天地爭霸美猴王。
“悟空,你且過來。”
正在傳授小六耳法門的孫悟空,聽到師父喚他,一個閃身就到了近前。
見了唐三藏之面,悟空心中一驚,“師父何故落淚?”
只見這圣僧臉上有兩行清淚,雙眼滿是愧色。
聽到孫悟空的話,圣僧2號沒有回答,招招手,“再近些。”
聞言孫悟空上前,以為師父有什么要緊話要秘傳于他,卻不料唐三藏只是摸上了項上緊箍兒。
微微用力晃動,這落肉生根的緊箍兒就被摘了下來。唐三藏確實不知道解開這緊箍兒的咒語,因為根本就沒有咒語。
孫悟空不喜反驚:“師父你要趕我走?”
由不得他不多想,畢竟多想己一開始提了幾百上千次,唐三藏沒有一次松口。如今緊箍兒摘下,是不是要把自己攆走?
西行這么久了,師徒五人早已培養出深厚的感情,孫悟空也舍不得離開。
看到唐三藏的淚水,孫悟空連忙喊了起來,“師父,弟子哪里惹了你。
盡管直言,但可千萬不要把我趕走。”
說罷,又主動拿向那緊箍兒,要往頭上戴去。
而周圍的豬八戒、沙悟凈和六耳獼猴聽到動靜,也走近過來,想看看是怎么回事。在一旁的白龍馬,亦是一口掙脫了韁繩,悄咪咪湊到幾人旁邊。
唐僧見狀知道眾人誤會了,擦干眼淚道:“悟空無需如此,是為師要跟你說聲對不起。”
見眾人疑惑,唐僧摩挲著手中緊箍兒又道:“為師近日得一大師點悟,明白了‘為師者,當以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的道理。
此前以這緊箍兒將悟空你束縛在身邊,對你我二人都是禍非福。”
孫悟空明白了唐僧的意思,終于松了口氣,不是要趕自己走就行。被趕走和自己想走,這可截然不同,乃是面子問題。
孫悟空眼睛一轉,雖說不想走,但緊箍兒既去,以后倒是自由不少。心猿沒了外物束縛,自是躁動起來。
唐三藏心思通透,孫悟空屁股一撅他就知道這猴子想拉什么屎,自然看出這猴子猿形畢露。
眼睛一擠,又流下兩行淚來,“悟空若是想走,為師也不強留。
只是請徒兒提前告訴為師,為師哪里做的不夠好。也好日后仔細教導六耳、八戒、悟凈與烈兒,免得再受師徒離別之苦。”
情真意切帶著些許哭腔,而這版的孫悟空又正好是個心軟的。
孫悟空頓時冷靜下來,心猿平復,連忙道:“師父!”
“你我師徒共事這么多年,弟子之心日月可鑒。如那白骨精一難,若非師父趕我,弟子斷不會離開師父半步。”
同時心里琢磨,莫不是師父想好好培養這只小猴子好替代自己?
早不摘、晚不摘,偏偏在這小六耳開始修行的時候,給自己摘下這緊箍兒。
孫悟空覺得自己在這取經團隊中的地位,不再是那么穩如泰山。一種危機感從心底萌發,這種不受重視的感覺比緊箍兒還要讓他難受。
果然在接下來幾天,唐三藏對孫悟空一如既往的愛護。
但對剩下的猴豬魚龍也是呵護備至,讓八戒這厚臉皮的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六耳獼猴更是涕淚橫流,表示師恩大過山海,此生不離不棄。
又是一日,在唐三藏講經后對六耳獼猴道:“這么久還沒給你起個法號,倒是為師不好。
你也是猢猻,也和你師兄一并姓孫,法號悟明可好?”
“明者,燈火也。”
“覆燈火,金盞光華,玉臺吐艷,照日月不照之地,明天地未明之時。”
“為師望你可明心見性,悟得本心。”
六耳獼猴孫悟明喜不自勝,一蹦三尺高。
六耳獼猴:(??ω??)y!!!
“我有名字了!我叫孫悟明了!”
撒完歡心,將身子埋進唐三藏懷里,頭伸到手下,怎么都不肯離開。
而唐僧也是一臉寵溺的摸著懷里的猴頭。
“好一副師慈徒孝的美景。”豬八戒吃著燒餅點評,他這么大只豬,自然是不會和孩子爭寵,“還是從小養的猴子最體人。”
“大師兄怎么了?臉怎么青了?”沙悟凈嘴里也有一個燒餅,給白龍馬嘴邊放了點水果,眼見的看到了孫悟空狀態。
豬八戒瞇瞇眼一瞇,歷經百世情劫的他早就對人心了如指掌,如今看破了一切,“吃醋了唄,你什么時候見過師父這么對大師兄。”
“討打!”
孫悟空眼睛一瞪,被道破心聲的他對豬八戒一陣拳打腳踢。
另一邊的唐三藏連忙上前將其攔下,拉著孫悟空的手情真意切地說道:“悟空,畢竟六耳他還小,為師自然要悉心教導。
你也知道,為師向來一視同仁。要是你心里不適,定要和為師說。”
“怎么會呢。”孫悟空擠出笑容,“悟明的功法也是我教的,算是咱們共同的弟子。
您可不要信了這肥豬的胡言。”
唐三藏連連點頭,對著孫悟空一頓夸贊,讓著猴子身后的尾巴一搖一搖的。
‘欲擒故縱加上捧殺。’地上的豬八戒沒事人一樣拍拍灰塵站起來,咂嘴看著唐三藏表演,‘好一個陽謀啊。’
只要孫悟空不想整個三界都知道他被一只名不見經傳的小猴子替代,就永遠不可能跳出這個圈,也不可能看出師父的謀劃。
‘好手段,以前怎么沒看出師父還是一個縱橫家?’
另一邊唐三藏哄好猴子,嘴角不由一勾,他這幾天終于明白圣僧1號的快感了。
把猴子撩撥起來,再用情義和關愛將他的情緒壓下。一張一弛,如同文武火鍛煉,慢慢磨練悟空的心性。中間摻雜一些私貨改造一下悟空的三觀,這樣的西行路對悟空無異于一次心性進入八卦爐的淬煉。
這是他和圣僧1號交流經驗后想出的計劃,圣僧1號的手段是嘮叨,而他用的‘道具’就是小六耳。
據小施主所說,圣僧的悟空雖不如陳玄奘師弟的殘虐,但亦是頑劣不堪。一開始就沒有束縛的悟空,這么久既沒有一棒打死圣僧,也沒有一走了之,足見圣僧玩弄猴心的手段之高明。
不愧是前輩,以后定要常常請教馴猴的經驗。
——
在那七絕山近千里外,毗鄰朱紫國又有一名山,沖天占地,礙日生云。
山中有一妖王,身長丈八,膊闊五停,面似金光,聲如霹靂。
此時正在飲酒吃肉的他,聽到階下小妖之言,眉頭頓時蹙起,“你是說,唐三藏有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