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劉賀意氣風發地跨坐在那匹威風凜凜的浩門天馬上,準備瀟灑地越過天池之際,突然間,一陣驚天動地的巨響打破了原本寧靜祥和的氛圍。
只見那座火山猛然噴發,熾熱的巖漿如火龍般噴涌而出,直沖天際。而與此同時,天池中的水也像是被激怒了一般,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化作一道道巨大的水柱沖天而起。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著實把毫無防備的劉賀嚇得不輕,他臉色煞白,心臟仿佛要跳出嗓子眼兒來。胯下的浩門天馬也受到驚嚇,嘶鳴著揚起前蹄,險些將劉賀掀翻在地。
劉賀趕忙拉緊韁繩,穩住受驚的浩門天馬。此時,只見池中沖出一股巨大的水柱,仿若蛟龍騰空。那水柱裹挾著熾熱的氣息,似有靈智一般,竟朝著他奔涌而來。
劉賀眼見池水撲來,他猛地一拍馬身,浩門天馬長嘶一聲,高高躍起。但池水來勢洶洶,如同一面巨大的水墻,瞬間將他和鐵穆爾淹沒。劉賀只覺一股大力拉扯著自己,手中韁繩也險些脫手。
就在此時,浩門天馬周身泛起一層柔和的光芒,光芒迅速擴展成一個透明的護盾,將洶涌的池水擋在外面。劉賀大喜,他知道這天馬通靈,定有不凡之處。
透過護盾,劉賀看到天池水中隱隱浮現出一張巨大的人臉,人臉張開嘴,發出一陣沉悶的聲音:“汝乃何人,竟敢擅闖此地?”
劉賀強壓心中恐懼,高聲回道:“吾乃劉賀,身負要事需從此經過。”
那巨臉沉默片刻后道:“此路不通,速速離去。”
劉賀心中不甘,還欲再言,“我若退回,必誤大事,望行個方便。”
巨臉聽了,似是惱怒,“吾已警告,汝仍不聽,休怪吾無情。”話落,巨臉一斧劈來,那斧頭帶著毀天滅地之勢,仿佛要將空間都劈開一道裂縫。
劉賀身旁的浩門天馬感受到危險,前蹄揚起,發出清亮的嘶鳴。它身上的光芒愈發強烈,沖向那巨大的斧頭與之相抗。一時間,光芒與斧刃碰撞之處火花四濺,強大的氣流沖擊得劉賀幾乎睜不開眼。
劉賀深知不能坐以待斃,他抽出腰間佩劍,口中念起古老的咒語。剎那間,劍上也涌起一股力量,化作一條金龍纏繞劍身。劉賀看準時機,驅使浩門天馬向前沖去,舉劍向著巨臉刺去。
巨臉沒想到劉賀竟敢反擊,微微一愣。就這一瞬的空隙,金龍攜劍直直刺入巨臉額頭。巨臉發出痛苦的怒吼,那滔天的池水緩緩退去,它的身影也漸漸消散。卻不曾想,鐵穆爾的身影也跟著漸漸消散。
劉賀伸手欲拉住鐵穆爾,但鐵穆爾卻消失不見了,劉賀從夢中驚醒,眼前出現王妃娜菌關心的臉龐。
“夫君可是夢魘了?”娜菌輕聲問道,手中拿著手帕輕輕擦拭劉賀額頭的冷汗。
劉賀一把抓住她的手,急切地說道:“本王剛剛夢到鐵穆爾消逝,這怕是不祥之兆。難道他沒找到浩門天馬,卻陷入危險之中?”
娜菌聽聞也是一驚,“夫君莫急,許是近日勞累所致。鐵穆爾武藝高強,應不會輕易有事。有時候現實是與夢境相反的,說不定不久即有好消息傳來呢。”
正當劉賀心有余悸的時候,韓國相譴人來告知一個好消息:梁清波已找到疑似無淚之城的外城,位于水洞溝。
劉賀聽聞心中大喜,他記得禹皇寶鏡神示“水洞溝”為羌人先祖的發祥地之一,宗政明月還提及此處疑似為羌人先祖建立的齊家古國之都城所在,無淚之城與龍骨腰牌或與天庭龍族亦有關系,說不定在無淚之城就能找到天庭龍族的信息或線索。
但也有一個壞消息:梁清波及手下目前被困于該外城要進入內城的通道中的土林,不得而出。韓國相派出的救援力量也未能與梁清波會合,而是也被陷入陣法之中。
劉賀想起來,當初土林附近的“鬼城”鬧鬼時,宗政明月曾前往查探,雖未曾破陣前進之,但可以脫困而出,并提及該土林陣法可能與“驚鴻飛舞”有關。劉賀馬上派人請宗政明月一起前往土林幫助梁清波破陣。
當明月長老率隊到達外城附近時,只見一片土林矗立,霧氣繚繞其間。梁清波被困于其中,周圍似有神秘力量流轉。
宗政明月繞著土林走了一圈,神色越發凝重。“此陣的確與驚鴻飛舞舞譜有關聯。這舞譜或是古時羌人先祖的一種獨特文化傳承,蘊含著天地至理與奇門遁甲之術。”宗政明月解釋道。
劉賀皺眉問道:“可有破解之法?”
宗政明月凝眉沉思須臾,緩聲道:“王上,臣依憑上次土林脫險后對陣法的記憶,遍查典籍,略有感悟,臣即刻入陣嘗試能否尋得陣眼。覓得陣眼,便可暫且穩住陣法不啟動,先救出梁長丞,然此過程或需時頗久。若能與驚鴻飛舞舞譜相互印證推演,當會輕松不少。”
劉賀告之留守煙云洞的龔代仁已派義女劉葉萍攜帶禹羌秘洞中取出的驚鴻飛舞舞譜、九韻九歌琴譜以及龍骨琴和瑤琴前來賀蘭山,不日即可到達。
“王上,那老臣先將梁清波救出土林再說。”說完,宗政明月便踏入土林。
眾人緊張等待之時,土林中突然傳出陣陣悠揚樂聲,似是從遙遠古代傳來。宗政明月順著樂聲尋找,發現一處巨石下有奇異符文閃爍,他斷定這便是陣眼。宗政明月拿出隨身攜帶的特殊器具,按照特定順序破解符文。隨著最后一道符文被解開,土林陣法光芒漸弱,梁清波終于脫困而出。
梁清波向宗政明月拱手謝道:“多謝太常大人搭救。”
宗政明月擺了擺手,說道:“莫急稱謝,我們雖暫穩陣法,可進城之路仍困難重重,前面的機關我上次經多次嘗試,卻無法破解。”
眾人圍聚過來,目光落在那通往內城的道路上。
宗政明月依據腦海中對驚鴻飛舞的模糊記憶再次嘗試破解前方的機關,但還是失敗了。
正在沮喪之時,梁清波突然想起來了什么,大呼道:“太常大人,我在通往無淚之城的外城的斷腸崖外曾探得一神廟,該神廟有些奇怪,沒有供奉神像,但殿中卻隱藏一有神秘刻符的石門,因為看不懂,故我沒太在意。現在想想,不知此石門可有破解前方機關的信息。”
宗政明月心中一動,脫口而出:“極有可能!請梁長丞前方引路,我們馬上去看看。”
梁清波率領眾人朝絕情谷的斷腸崖挺進,沿途怪石林立,宛如巨獸盤踞。兩時辰后,一座古老神廟映入眼簾。進入神廟,一道古老石門赫然橫在前方。門上布滿晦澀難辨的符號與圖案,仿佛在訴說著昔日的滄桑與秘密。
梁清波上前凝視,手指輕觸紋路,沉聲道:“太常大人,此石門上的符號,與我曾在一本古籍殘卷中所見略同。”
梁清波立刻從隨身推薦的包裹中翻找那本古籍殘卷。打開殘卷,里面的紙張脆弱泛黃,上面的字跡和符號也有些模糊不清。
梁清波仔細對照石門上的符號,眉頭緊皺,額間漸漸滲出汗珠。
一旁的宗政明月忍不住問道:“梁長丞,可是有何不妥?”
梁清波搖了搖頭,“只是這殘卷上的記錄也是殘缺不全,不過我好像發現了些許頭緒。”他指著石門上一串環形的符號說道:“這幾個符號按古籍所說應是關鍵所在,如果將其逆向解讀,也許能開啟石門。”
宗政明月眼睛一亮,“不妨一試。”
于是,梁清波按照自己的推斷小心翼翼地觸動那些符號。突然,石門發出一陣沉悶的響聲,緩緩打開一條縫隙,一股陳舊腐朽的氣息撲面而來。眾人面面相覷,既興奮又緊張,不知道門后面等待他們的究竟是什么。
梁清波深吸一口氣,用力推開石門,一道幽光閃現,石門周圍亮起幽藍光芒,一個個虛幻身影浮現。
這些身影穿著古老服飾,面容模糊不清。其中一個看似為首者開口:“外來者,欲進此門,需解吾等謎題,否則性命不保。”宗政明月深吸一口氣,朗聲道:“但說無妨。”那身影抬手一揮,一道光影投射出一幅復雜星圖,謎題就此展開。
宗政明月凝視著星圖,緊鎖眉頭思考良久,卻毫無頭緒。
一旁的劉賀突然說道:“此星圖看似雜亂,實則暗合天干地支之數。”說著,他走上前去,指著星圖中的幾處亮點解釋起來。原來此星圖正是袁天師上昆侖山所得,研究心法記錄于焚天前由盧劍峰轉交劉賀的黃金秘匣之中。
眾人聽后恍然大悟,按照劉賀所說方法開始移動星圖中的光影。然而每挪動一處,就有一股力量沖擊而來,好似考驗眾人是否真的懂得其中奧秘。就在眾人咬牙堅持下即將完成時,意外突生,一只巨大的黑色手掌從地下伸出,欲破壞星圖。
宗政明月眼疾手快,一劍斬向黑手。劉賀則趁機穩住心神,快速將最后幾處光影歸位。隨著一聲沉悶的響聲,星圖謎題解開,那些虛幻身影紛紛消失,石門緩緩打開,露出里面一條幽深的通道,隱隱散發著神秘的氣息。
宗政明月與劉賀對視一眼,率領眾人謹慎地邁入石門之中,無淚之城的外城驟然顯現。
古城深處,一座黑沉的錐形高峰清晰可見,整座城池依山而建,城內道路蜿蜒曲折。
沿著道路向古城深處前行,入目皆是高聳的石峰和斷裂的巖崖,它們構成了無數筍狀石柱和煙囪狀的石叢。巖洞內相互連通,形成了彼此貫通的高大房屋,其下又分為數層,深度達數十米,分布著密如蛛網的通風道。
這座古城宛如原生的洞窟群,暗河綿延數千里。城壁內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石窟洞穴,溝壑交錯,深不可測,怪異的高大石人矗立其中,被風沙侵蝕得呈上粗下細之狀,宛如蘑菇,似乎隨時會騰空而起。
高達百米的古樹,多為“水杉、珙桐、水松、銀杏、禿杉、紅豆杉、鵝掌楸、香果樹”等孑遺植物的始祖,樹冠相互支撐依附,形成了洞窟的頂壁,一眼望去無邊無際。
然而,這座古城似乎早已無人居住,宛如一座沉睡的“地下死火山”,已然淪為一片廢墟......
那么,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帝賀和明月長老他們在無淚之城的外城能找到進入內城的秘道或者破譯土林機關的信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