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為何,本來要調防五原城的后隊5千騎并沒有按期出發,劉飛龍的特戰小隊已派人潛入朔方刺史傅介子的府邸,進行偵查。
根據阿布將軍的布置,烏拉山的大樺背軍事據點由梅超風部的先鋒部隊接管駐防,繼續派出斥候偵知朔方城漢軍情況。張志群部全力建設大青山軍寨和九峰山軍部“五當召”駐地。第9騎兵營換防灰騰梁軍事據點。第10騎兵營前出偵知五原城北部的白音敖包山并建立軍事據點,以策應九峰山軍部。
朵顏記得父親烏海曾告訴她,白音敖包山,蒙古語,譯為“富饒的神山”,是他們部落的神山圣地,祖父在投降漢朝之前曾將部落的寶藏秘封在此山的一個秘洞內,并留下包氏族人看護秘洞,父親臨終前將接頭秘語告訴了朵顏,并將貼身的藏寶圖交給朵顏縫在衣服內側。
正如明月長老所說,有神明祐護,朵顏順利在白音敖包山上建立了軍寨,留下龍珠的騎兵小隊看守,也順利找到了祖父留下的秘洞和看洞人包綺及其妻子曹雨,沿著藏寶圖的安全路線躲開護洞機關而有驚無險地拿到寶藏,并將洞內財寶啟運回青山村。
朵顏還帶回秘洞周圍撿到的一些鐵礦石,之前她陪劉賀查勘北典新城選址時,王曾順路探得此種礦樣,并告訴她此物可用于制造比銅制兵器更為鋒利的鐵制兵器。
由于思念情郎心切,朵顏快馬加鞭,連夜趕路。當朵顏趕回青山村的時候,已經是9月30日的清晨了。
草原獨有的藍天,白云很有質感,厚厚的,逍遙地飄在天上。沒什么風,云朵飄得并不快,像是一幅凝固的畫,很美。但朵顏此時無心欣賞,她只想快點見到自己的情郞。
臨近中午,她終于趕到他們的愛舍,跳下馬時,卻聽到“嘭”的一聲炸裂,好像是什么東西炸開了,她趕緊“跳”進院子,卻見面前站著一個只剩下兩只眼睛的“黑人”,本能地被嚇了一跳,如果不是昌邑七暗衛和摩梭十八騎在旁邊,朵顏根本認不出來這個“黑人”就是劉賀。
朵顏接過諸葛亮遞過來的臉盆和毛巾,為王擦干凈“黑臉”,重新露出王那張帥氣的臉。
細細查問,才得知王在試驗的煤球中加入了微量的火藥,點燃時引爆了,炸了自己一臉,護衛們根本來不及救駕。
朵顏這才注意到整個院子有幾百個各式各樣的煤球,王身邊有幾個應該是剛做不久的“上面兩個洞洞,下面一個裂開的嘴”的笑臉煤球,其他煤球有的已經曬干、風干,或半干,只有這幾個是濕的。
王說這幾個“笑臉”煤球是早上剛做的,要送給朵顏的。等最好燃燒比例一確定,他會找工匠做模具,這樣就可以成批做出來,在即將到來的冬天,顏兒就不怕冷了。
王讓諸葛亮將一個簡易的用鐵皮敲打成的長筒狀煤爐拿過來,底部用小鐵網隔開,小鐵網下面放著已經燒紅的木炭,小鐵網上面的煤球已經部分燒紅,雖有點嗆人的煙氣,但手放在上面烘著,很溫暖。
朵顏很開心,說她喜歡王送她的禮物,還送給王一個香吻。小別勝新婚,王情不自禁地回吻過去。兩個人纏綿激吻了好一會,方才相擁坐下說起悄悄話來。
落座后的朵顏興奮地將這一個月內的事情跟王作了匯報,特別重點講了包綺報告的昔日部落族人在其祖父被殺后的去向和現狀,并將包綺夫婦叫進來拜見王上。
王認真聽完之后,說那十幾箱金銀是朵顏部落全體族人的,就留給朵顏復興部落之用。
對于朵顏帶回來的極品鐵礦石,王很詳細地詢問了相關細節,既然在地表上就能“撿到”品質如此上乘的鐵礦石,說明那里應該是有一個大型的鐵礦富礦床。如果是這樣的話,他要給朵顏記大功一件,并讓包綺明日就帶他去查勘一番。
還沒等包綺來得及張開嘴巴說話,一旁的朵顏便迫不及待地搶先一步說道:“我愿意陪著大王一同前去!”
大王聽到朵顏這么積極主動,心中不禁有些擔憂起來,他輕聲問道:“此去路途遙遠,你會不會太過辛苦了?”
然而,朵顏卻毫不猶豫地搖了搖頭,眼神堅定而自信地回答道:“大王莫要擔心,臣妾可是來自那馬背上的民族?。◎T馬對于臣妾來說,簡直就是小菜一碟?!?/p>
說完,她的臉頰微微泛起一抹紅暈,像是熟透的蘋果一般誘人可愛。只見她輕咬著嘴唇,悄悄湊到大王耳邊,用如同蚊子哼哼般細微但又充滿柔情蜜意的聲音說道:“而且呀,臣妾好想能與大王您共乘一匹駿馬,一同在這廣袤無垠、綠草如茵的大草原上縱情馳騁……感受那風馳電掣般的速度和自由奔放的快樂?!?/p>
大王聽后,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揚,露出了一絲寵溺的笑容。他伸出手來,輕輕地刮了一下朵顏那小巧玲瓏的鼻子,柔聲說道:“既然如此,那就依了你吧!”
隨后王轉向包綺問道:“除了被休屠王擄走的和跟隨日逐王部落往北遠遁高車國的族人,你可與逃往東北方向‘青色的城’以及更遠的鮮卑部落的族人有所聯系,他們的現狀怎么樣,各部大約都有多少人?”
“回王上:原部落有4萬余戶約十五萬人。
被休屠王擄走的大約有一萬戶,后被分散于‘五屬國’,聽朵顏居次說在休屠王被殺后,已有部分族人回歸金山村,但這部分族人較為分散,不易聯絡;北遁高車國的族人人數不詳,且因為路途遙遠,聯系不到,不知近況如何;
‘青色的城’以及云中郡塔布托村、清水河、托克托、和林格爾等地的族人約有近萬戶2萬余人,這些年基本都有接觸,他們大部分為漢朝移民和當地豪族的奴隸或佃戶,生活艱難;
逃往更遠的依附于鮮卑部落的族人約有七萬余人,以青壯為主,因於單太子活著的時候,與這個部落的首領交好,所以他們愿意收留於單部落的族人。”
“你對這個鮮卑部落可了解?”
“回王上:聽說這個族群是源于原中山國的白狄鮮虞氏族,中山國被趙國滅國后,白狄一族在部分王族成員的帶領下北逃,過境陰山時,於單太子的祖上曾給予幫助,后依附于東胡,成為東胡部落聯盟的一員。
東胡被冒頓單于打敗后,東胡的其他部落基本上被團滅,只有這個鮮卑部落被保留下來,替匈奴據守原東胡領地。在匈奴被漢朝擊敗并西遁之后,這個鮮卑部落逐漸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