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桃園楊家莊人,從小在農村長大,農村留給我太多太美好的回憶!”聽完楊老師講的故事,張銀芳老師接著說道:
楊家莊是個怎樣的地方?直觀感受是,遠離塵囂,美好愜意。有夏日的微風,有午后的蟬鳴,有溫柔的陽光,有皓月之下的流螢……
春天,剛經歷冬天冰凍的泥土開始融化,整片地里似乎都是濕漉漉的,像是澆著一片油,難怪春天是最適宜植物生長的季節。春天的樂趣,應該就是在菜地里,在一顆顆青菜白菜上,循著菜葉被啃食的痕跡,翻開菜葉去尋找躲在菜葉后的菜青蟲,玩弄著一只只在手掌中蜷曲的軟軟的小蟲,這對于幼時的我來說也是一件十分新奇有趣的事。
夏天如約而至,太陽火辣辣的,就連好不容易吹過來的一點點風都是熱的。躲在樹中間的知了鬼哭狼嚎,撕心裂肺地嚎叫著。讓人更加感覺燥熱難耐,心煩意亂。這時門口成了我們嬉戲的場所,瘦弱的小桃樹上也掛起了長滿細密絨毛的小毛桃,摘下一顆,清水洗凈,酸甜脆爽,吃完毛桃,和弟弟脫光衣服,就光著腚子在門口打水仗,炎熱的夏日,清水的洗滌,好不快活。
那時候還沒有電風扇。奶奶總是不緊不慢地搖著那把大蒲扇為我們扇風,盡管汗水順著她的睫毛往下滴,奶奶只是是用毛巾擦一下,卻不肯停下手里的扇子,還笑著說:“一人扇風二人涼”。飯后,奶奶把地上掃得干干凈凈后,然后把擦洗晾干后的涼席鋪在地上。我們午睡時奶奶都要在我們的肚子上蓋上衣服,說地上涼,肚子上不蓋東西容易凍著。直到現在,夏天不管多熱,我睡覺的時候都要在肚子上蓋點東西,因為肚子是不能凍的……
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枇杷熟了,杏子黃了,葡萄架上的葡萄渾圓飽滿,甜蜜的味道已經透過紫色的表皮滲了出來,掛滿了白色的糖霜,幼時的我只能踮著腳去采矮處的葡萄,矮處的葡萄成長不是很好,丟一顆進嘴里,酸的我眉頭都皺成一團。
到了冬天,田地里都是綠的發黑的“趴地菜”,經歷過霜打雪凍的菜葉子,肥厚得像流油的培根,在強烈的光合作用下,菜葉里飽含糖分,甜得似乎能榨出糖出來。
雪后初晴,村子前面的河堤上立馬便成了打雪仗的戰場。孩子們各歸陣營,木頭刻的土槍只是擺擺樣子,只有用手捏出的雪塊才是可以戰斗的武器。趁伙伴不注意,抓起一把雪灌進他的脖子,然后你追我趕,歡笑不斷。
在聲嘶力竭的吶喊和無拘無束的笑聲中,空中飛舞的雪塊也滿含野性和激情,“硝煙“最終在汗水中散去,雙方握手言和,再進行下一輪滾雪球比賽。
晚上回到家,坐在火盆邊,一邊烘干棉褲棉鞋,一邊吃奶奶烤好的黃豆花生。黃豆在火中會裂開,終究沒有花生的香。
外婆離我家不遠,她的后院里有一株梅樹,外婆格外重視她,有次我好奇地問:“外婆,你說這梅花是什么顏色的呢?我還從來沒有看過她綻放的樣子呢。”
外婆慈祥地看著我,摸了摸我的頭說:“梅花的顏色,是最美的顏色。希望你以后也像梅花開出最美的顏色。”
外婆沒有繼續往下說,只是微笑地注視著這株梅樹。我心里想著一定要目睹她最美的顏色。
那年寒假去外婆家,路旁的花兒都被冰雪所覆蓋,原本蒼綠的大樹只留下光禿禿的樹干,目光所及,一片蒼茫。
外婆家門前的石板路,經過多年的風霜,已經破裂,老院子的墻也已經開裂,仿佛一碰就會倒塌,一片蕭條破敗之感。
正當我覺得一切索然無味之際,一抹絢麗的色彩映入我的眼簾——是之前的那株梅!
冰天雪地當中,只有她獨自盛開在那里,細長而優美,她為冬日的白雪抹上了艷麗的色彩。
傍晚時分,月光披著一層薄紗,朦朦朧朧。月光的雪白打在梅上,竟一絲悲涼都不顯,而襯得梅更加艷麗。晚上的北風一直呼嘯著,雪似乎要把一切都吞噬,窗上都結上了一層厚厚的冰,但透過窗,那抹紅卻格外清晰,但我還是忍不住為她擔心,這漫長的隆冬,她小小一枝,怎熬的過去?!
早晨起來,還是一樣的冷,窗外的雪似乎更多了。我連忙來到梅的跟前,她雖覆上了雪,卻仍昂著頭。風仍呼嘯,可梅的枝條卻不曾倒下。我突然想起王安石的詩,這一刻突然具象化了起來,她小小一枝,竟熬得過這漫長的隆冬?!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梅,不懼冬日寒冷的雪,不懼蕭瑟凜冽的風,不懼漫長黑夜的孤獨,在一片雪白中開出自己最美的顏色。
我覺得我就是梅花。
楊家莊除了一條南北向的龍游河之外,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里河。所謂里河是指那些不通外河或半通外河的老河道,大多天然形成,年代久遠,河面彎曲狹小,河里水草蘆葦密集。水質碧綠清澈,一眼見底。記得小時候上學從河邊走,常常會看到清澈的河水中,悠悠蕩蕩徘徊著無數小魚小蝦,最大的也難過三寸。那時經常用碗瓷瓦片打幾下水漂,驚得小魚四處亂竄。有時站在水邊便能摸幾只田螺。如果看見有明顯從水底爬上來的一條印痕,伸手到靠近水邊的印痕盡頭,必定會掏上來一只河蚌。如果運氣好,還能撈到三角蚌。我曾見到有人摸到一只五斤多的大蚌,開出了一大把珍珠。除了田螺河蚌,河里還有一種叫做“蜆子”的東西。(蜆子:軟體動物,介殼形狀像心臟,表面暗褐色,有輪狀紋,內面色紫,棲淡水軟泥中。肉可食,殼可入藥。亦稱“扁螺”。)小如指甲,大如銅錢,密布河床。蜆殼的顏色繽紛多姿,因環境而異,大體由白、黃、黑等色彩構成。兒時生活貧瘠,一年半載難見葷腥,對于我們來說,吃上蜆子肉是彼時生活的需要,也給我們的兒時記憶增添了許多歡快。每年立夏一過,村莊的男女老少,或卷起褲腿、或僅穿內衣、或脫得精光赤溜地鉆到清澈的河水里,一個猛子下去,能撈上來一捧;一個小時便可以撈上幾斤。將這些蜆子拿回去用水煮了,挑出肉來。清炒熬湯紅燒均可,不過無論何種做法,那鮮美的風味總是讓你垂涎無比。有時我們還把摸到的蜆子拿到集市上換幾個小錢,貼補窘困的家庭。由于里河既淺又小,到了冬天很容易結冰,這里便成了天然的溜冰場。城里的孩子買溜冰鞋在水泥路上穿梭,我們小時候穿著球鞋便可以溜冰,而且是真正的溜冰。到了夏天,因為河水既清又淺,中間也難沒人頭,這里又成了天然的游泳館。特別炎熱的中午,村里男女老少都到河里洗澡、游泳,不擔心會被淹死。
朱祝和老師是我的愛人,也是我的小學、初中老師。他的個子很高,頭發貼在額前偏向一邊,衣著比較隨便,但極愛干凈。他的眼睛不大,但深邃而又有神,總是那么慈愛而又略顯嚴厲地望著我們。
我們那時候學的都是翻越夾金山,飛奪瀘定橋,小英雄雨來,雪山雄鷹,老隊長王國福。和現在的孩子一樣,我們那時候也會電影大串聯:我叫《阿福》,住在《鮮花盛開的村莊》,爸爸是《軋鋼工人》,媽媽是《南江村的婦女》,上述電影沒有一部是國產的,全是越南朝鮮進口大片。咱們只有八個***。***有個特點,所有人物沒配偶。柯湘有過老公,來的路上被殺了,她整天和雷剛、溫奇久他們打家劫舍,就是單身不結婚。李玉和家最神,奶奶不是親奶奶,爹也不是親爹,但表叔數不清。最神秘的是他家的密電碼,沒送出去時柏山游擊隊躲得遠遠的,連老李被捕都不來救。一旦送出去,柏山游擊隊殺回來辦了鳩山。至今我也不知道那密電碼是啥?肯定是一革命神器,可不能落在敵人手上,如果是現在,最好存在云里。
我們那時的文藝作品很少有愛情,我看到的第一段愛情描寫是《敵后武工隊》里的汪霞愛上了魏強,說是除了打鬼子就想他,一想他臉就紅。就這么點描寫,我都記了50多年了,擱現在還不如一條短信口味重呢。春苗、紅雨、趙四海,不是光棍就是剩女,反正革命需要他們,他們也不著急,待到山花爛漫時,想嫁哪個嫁哪個。
我們那時候買米要糧票,買布要布票,不知道什么緣故。記得有一天放學回家,太陽在上頭一照,頭暈眼花,走路搖搖晃晃的。當時的桃園橋是用幾十塊木板鋪起來的,很窄。我走到中間腿肚子直打顫,看到河里的水,心發慌,頭皮發麻,嚇得蹲了下來。后來與同學們相互攙扶著才敢過橋。過了橋腳步便拖不動了。后來我看到浩然的小說《艷陽天》中有一句:“餓得連自己的影子也拖不動了”,我很佩服浩然的這句話,覺得他了解農村。那時候,我們便是看著自己在太陽下的影子,走不動了,看著,看著,眼就花了。
到了六月,生產隊里收麥,婦女們拿著鐮刀,一把一把地往前割,“割麥不回頭,回頭無后程”,后面是本隊的男人,負責往大場挑麥。等大人挑走麥穗后我們便一轟而上,在麥茬里尋找遺留下來的麥穗。這樣一天也能拾二、三斤麥穗,回家后磨了煮粥。多年后,我看到米勒的名畫“拾穗”,便想起拾麥的日子,引發我對當年的思索。我覺得米勒畫得不象,因為他畫得太美了,他那融渾的色彩,顯得太深沉、太冷靜了,特別是婦女很悠閑地彎腰拾穗,太富于詩意。米勒不了解災荒的歲月,拾麥穗哪有他的畫那樣美啊!
朱老師的課上得豐富多彩,說話朗誦很有感情,語調抑揚頓挫,一個個漢字,在他嘴里都成了妙不可言的音符。我們入迷地聽他解讀課文,爭相回答他提的問題。不管我們如何作答,他一律微笑著說:“真聰明,老師咋沒想到這么答呢?”有時我們回答得太離譜了,他也佯裝要懲罰我們,結果卻是罰我們唱歌,于是教室里的歡笑聲一浪高過一浪。那時上語文課,在我們是期盼,是幸福,是享受。記得有一次學到《祖父的園子》,課后作業有一道填空題,我和祖父去(),正確答案應該是割麥,可是有個同學寫的是割脈,朱老師看到這個答案后哭笑不得,他說:你自己想不開就算了,還拉上祖父一起去割脈。在歡聲笑語中,同學們恐怕永遠都記得割麥不是割脈。
朱老師還引導我們閱讀。當時學校的課外書極其匱乏,他就用自己的工資給我們買回很多書,諸如《艷陽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野火春風斗古城》之類。他說:“只有不停地閱讀,人才能走到更廣闊的天地去。”春天的時候,他領著我們去看桃花。他說:“大自然是用來欣賞的,不欣賞,是一種極大的浪費,而浪費是可恥的。”我們“哄”地一聲笑開了,跟著他蹦蹦跳跳地走進大自然,農民們稀奇地看著我們,我們也成了風景。
我們愛他的方式很簡單:掐一把野地里的花兒,插進他辦公桌的玻璃瓶里;送上自家烙的餅,自家包的粽子,悄悄放在他宿舍門口。他總是笑問:“誰又做好事了?誰?”我們搖頭,佯裝不知,看向他的,是一張張葵花般的笑臉。
初三時朱老師教我們語文,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女生有時會悄悄說話,相互間遞個小紙條;男生會你打我一下,我掐你一下,互相之間斗個嘴。當你以為朱老師正在黑板上奮筆疾書,無暇顧及后面的學生,慶幸自己調皮搗蛋沒被朱老師看到的時候。猛抬頭,一雙嚴厲而有洞察力的目光就會像劍一樣透過前排的同學向你射來。犯了錯的孩子們立刻心慌膽怯,急忙低下頭老老實實地坐好,一臉崇拜地把目光投向朱老師,聽著他忽高忽低、抑揚頓挫地朗讀課文。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這是高爾基的散文詩《海燕之歌》,十分感人,而他的面部表情也是豐富多彩,變化不一,讀到興奮處,他眉開眼笑,手舞足蹈。而讀到悲憤激動處,他眉眼低垂,語調委婉。就在這一動一靜、一松一弛之間,我們深深感受到語文學科的重要性,也深深地喜歡上我們的朱老師。那種愛是純潔無瑕的,發自內心深處的師生之愛。甚至個別女同學跑到校長那兒,請求把一堂語文課從四十五分鐘延長到一個小時。最后還是朱老師打了圓場,"語文固然重要,可數理化也很重要。哪一項發明創造都離不開理科,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同學們不應該厚此薄彼呀!"聽著朱老師甚有道理的提醒點撥,同學們眾星拱月般地圍繞在他的身邊,頻頻點頭,笑意盈盈。
國慶節快到了,班上想給每位老師買些小禮物表達我們的心意,前提是不必太貴,但要貼心,而且要根據每個老師的特點準備。于是班長讓同學們各抒己見,我說孫老師有咽炎,我們可以給他準備水杯和咽炎片。當他看到這些的時候感動得有些語塞,而我心里卻很高興。
他總是能游刃有余地處理著和我們的關系,遵守著來而不往非禮也的古訓。中秋節我們沒能趕上國慶節放假,每個同學都垂頭喪氣唉聲嘆氣。而他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月餅,還有花生、瓜子、糖果等。有個男同學跑過去抱著他說著心里話,我在心里想我要是那個男生該有多好。
單戀的過程循序漸進,也許起初并沒有這種感覺,覺得人與人之間是一種友善的關系,當他某一舉動感染了你,一個轉身的問候,一個擦肩而過的笑容,冥冥之中,你會覺得這樣的男人很靠譜,他在自己心中的形象漸漸高大,似乎依附著一種被愛的感覺。
假如有一天朱老師沒來,我會很焦慮,擔心他家里是不是有事,當他進了學校的大門,看著他高高大大的背影,一直進了學校的辦公室,我才放下自己的心情;看見他關心其她女生或者跟女老師談笑,我心里竟然有些生氣。
單戀是一種獨特的體驗,它既充滿了甜蜜的幻想,又充滿了苦澀的無奈。在單戀的世界里,我們可以盡情地去想象對方的笑容,去想象對方的聲音,去想象對方的一切。我們可以在心中描繪出一幅幅美好的畫面,可以在心中編織出一個個美好的故事。但是,當我們抬起頭來看向現實時,卻發現這一切都只是我們自己的幻想,只是我們自己的世界。
單戀是一種小小的思戀,像輕輕劃過指尖的流水,像佛過枝頭的微風,有時也像一杯經常續泡的香茶,會變得越來越淡,但它在心里一直存在,就把單相思看作一片白云,讓它在天空中縹緲輕柔,雖然距離遙遠,但偶爾抬頭還能望見它。
中考前幾天,我們幾個住在一間寢室里的女生,都同時染上了皮膚病,褲襠里奇癢難忍。上課時我們把手插在褲子口袋里使勁抓,下課后我們跑到廁所里脫了褲子抓。我們以為是不經常洗澡造成的,于是在睡覺前用熱水泡,誰知道越泡越癢,越癢越抓,抓得皮屑紛飛,抓得血肉模糊。朱老師知道后,告訴我們那叫疥瘡。是他到醫院給我們買了許多硫磺軟膏。我們止癢后,他把自己房間的鑰匙給了我,讓我們幾個離校遠的同學睡到他的房間,而他自己則騎著一輛破自行車早出晚歸。
我后來考上了如皋師范學校,畢業后分回到桃園中學教書。
我上學時就很喜歡朱老師,很自然地和他談起了戀愛。
朱老師的家緊靠龍游河,我們那時嫁人的流行語是“寧向南一丈,不向北一尺”,老媽最終不情不愿地說了一句“你是瞎子碰了個熱狗屎!”也不反對我和他戀愛。
桃園中學有個校辦廠,楊校長兼任廠長,朱老師時任技術員。我們談戀愛期間,楊校長讓朱老師去黃石出差,朱老師提出讓我同去,有的老師覺得不合適。校長說:人家快結婚了,沒事。我覺得校長就是想給我們一個“聚”的機會,心里十分感激。我們坐火車在武漢轉車。天黑到達武漢。
接下來是住宿問題。我心里既忐忑又興奮,想著能不能住在一起……可是登記住宿的時候,旅社牌子上寫著夫妻同住需要結婚證。于是我倆各住分屬于男女的大通鋪。分別時朱老師千交代萬交代,叫我看好自己的東西。
到了目的地,機械廠給我們安排宿舍,我想這次不知能不能同住,但廠里還是安排他住男客房,我住女客房。旅館很冷清,大部分屋都閑著。我們在那里住了一周。?臨走時旅館服務員問我們是什么關系,我們說是情侶關系,回去就結婚了。大姐模樣的服務員一聽便說:“嗨,早說的話,我就給你們安排一間屋了?你們也太老實了。”我們一聽也覺得后悔,白白多花住宿的錢。回來時我們乘船而歸,飽覽長江兩岸的美景,但我們還是各住各的……
如今四十多年過去了,不過每每回想起黃石之行,我心里總是十分感慨:那個時代多么純潔啊!
朱老師對我始終如一地好:他不責怪我打掃衛生時的懶惰,不嫌棄我淘米做菜時的無能,不挑剔我人情往來時的自閉。人家是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我是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個村,我對楊莊村的感覺一直很好。
愛,真的是一種神奇的力量。它能讓我相信,無論經歷多少風雨,生活總歸是幸福的。每當我想到你,心情就會不由自主地變得愉悅,仿佛世間所有的煩惱都煙消云散。遇見你,是我這輩子最幸運的事,你就是我生命中的上上簽。
謝謝你走進我的世界,讓我感受到了愛情的美好與溫暖。有了你,我不再羨慕旁人,因為我擁有了這世上最珍貴的你。未來的路,或許會充滿挑戰,但我會堅定不移地選擇你,與你攜手同行。我希望我能成為你生命中最重要的牽掛,就像你是我生命中的全部一樣。
親愛的老公,生活不總是一帆風順,我們也許會遇到坎坷和挑戰。但請你相信,無論是在風雨中前行,還是在陽光下漫步,我都是你堅定的伴侶。我愿意與你一起經歷生命中的喜怒哀樂,直到時間的盡頭。
無論前方路途有多遠,有多苦難,我都會緊緊握住你的手,與你并肩前行。因為我相信,只要我們相互依靠,愛的力量就能讓我們克服所有困難。
我不需要任何回報,只想陪著你,讓你感受到,無論何時何地,我都與你同在。我不追求那些短暫的浪漫,不想給你虛假的承諾。我只希望在你平凡的生活里,能一直陪在你身邊。我愿意用我的全部,來守護我們的愛情,用我的行動告訴你,這份感情超越了所有華麗的言辭。我們的默契不需要用言語表達,只需要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感受到對方的心意。
親愛的老公,愿我的愛能春風化雨,滋潤你的心田;愿我的陪伴能如冬日暖陽,溫暖你的余生;愿我們的愛情能如璀璨星辰,照亮彼此前行的道路。無論未來如何,你都是我此生不變的愛戀,是我心中永恒的眷戀。
親愛的老公,你是我人生中的最珍貴的存在。今天我再次向你表達我深深的愛意,希望你能夠感受到我內心對你的深情。無論發生什么,我都會一直愛你,永遠只愛你一個人。
親愛的老公,我一直在你的身邊,不懼歲月,不懼風雨,和你一起走在人生的路上......
我愛我的工作,雖然多次被調皮的學生氣到心口疼,但更多的時候是被學生感動到流淚,更多的時候則是為學生的進步露出欣慰的笑容。我就這樣有喜有憂、有苦有甜地教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有的學生做了爸爸、媽媽,孩子又做了我的學生。我們在桃園無根無基,無權無勢,但走到外面會有不少人打招呼。人活一輩子求什么呢?不就是社會的認可和尊重嗎?能聽到一句“張老師好”,夫復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