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信息科的燈光永遠亮如白晝,空氣中彌漫著電子設備運行散發的微弱熱量和臭氧味,以及無數熬夜加班同仁杯中濃茶的苦澀氣息。巨大的顯示屏墻上,數據流如瀑布般無聲傾瀉,鍵盤敲擊聲此起彼伏,構成了一首獨特的現代刑偵交響樂。
張九黎坐在一臺終端前,屏幕冷白的光映在他棱角分明的臉上,更添幾分肅穆。他幾乎一夜未眠,眼白布滿了血絲,但眼神卻銳利如刀,緊緊鎖定著屏幕上調取的企業信用信息系統界面。
“光影設計工作室”——這個名字如同一個幽靈,縈繞在他的腦海。它關聯著宏宇大廈13樓那個令人不寒而栗的鏡陣,關聯著三條年輕生命的莫名逝去。
他的手指在鍵盤上飛快操作,調出了該公司的全部注冊檔案。屏幕上的信息看似完整:注冊號、成立日期、注冊資本、經營范圍,含糊地寫著“裝飾設計、咨詢服務”,以及法定代表人:張偉。
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
張九黎蹙起眉頭。這種過于普通的名字,有時反而是一種刻意的偽裝。他點開“張偉”的詳細信息欄。身份證號碼、戶籍地址、聯系方式……一應俱全。表面上看,沒有任何立刻能發現的破綻。
但他辦案多年的直覺卻在尖銳地提醒他——這太“干凈”了,干凈得像一套精心編排的劇本。
“小劉,”他喚來旁邊一位年輕的技術警員,“用這個身份證號,交叉比對一下人口戶籍數據庫、社保繳納記錄、銀行開戶信息,還有……前科記錄庫。我要這個‘張偉’最完整的畫像。”
“是,張隊!”小劉立刻坐下,雙手在鍵盤上舞動,多個數據庫窗口在屏幕上依次彈出。
等待結果的時間里,張九黎靠進椅背,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他想起物業王經理那驚慌失措的表情和冷汗,想起那個匆忙離職、下落不明的工程師老劉。這一切都指向一個經過精心策劃的陰謀,“光影設計”無疑是關鍵一環。找到這個“張偉”,或許就能撕開突破口。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信息科里只有機器運行的嗡鳴和鍵盤的敲擊聲。
突然,小劉那邊傳來了疑惑的聲音:“咦?張隊,有點奇怪……”
張九黎立刻坐直身體:“怎么?”
“這個身份證號碼……在人口戶籍數據庫里能查到,基本信息吻合,照片也有。但是……”小劉指著屏幕上的幾個空白或顯示“無記錄”的窗口,“社保系統里,近五年沒有任何單位給他繳納過社保的記錄。各大銀行的聯網核查系統里,也沒有他以這個身份證號開立的一類賬戶記錄。前科記錄倒是沒有,但這干凈得……有點過分了。 就像一個……從來沒有正式工作過、也沒有進行過任何大額金融活動的人。”
一個有能力注冊公司、承接工程的法定代表人,卻沒有社保和主要銀行賬戶記錄?這本身就極不尋常!
張九黎的心猛地一沉。一個可怕的猜測浮上心頭。
“查一下這個身份證號最近一次辦理業務的記錄,比如住宿、交通、甚至網吧上網記錄!”他聲音急促地命令道。
小劉再次快速操作,接入更多的社會面數據資源。幾分鐘后,他的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張隊,最近一次能查到的、使用這個身份證號的記錄是在……一年半以前,一家快捷酒店的入住登記。之后再無任何有效使用記錄。”
仿佛一盆冰水從頭澆下,張九黎感到一股寒意順著脊椎蔓延。
身份冒用。
這個念頭變得清晰無比。幕后黑手不知道通過什么手段,獲取了一個真實存在的普通公民“張偉”的身份信息,并用其注冊了這家空殼公司。而真正的張偉,可能對此一無所知,或者早已不再使用這個身份
“光影設計工作室”從注冊之初,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虛假軀殼!它的存在,只是為了完成那個邪惡的鏡陣工程,然后便迅速注銷,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留下一個根本無法追查的假身份
對方的狡猾、謹慎和反偵察能力,再次超出了他的預料。這絕非常規罪犯所能為。
挫敗感如同冰冷的藤蔓纏繞上心頭,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強烈的憤怒和決心。他絕不允許兇手如此戲弄法律和逝去的生命!
他拿起桌上的內部電話,直接撥通了技術偵查部門的號碼:“是我,張九黎。立刻對已注銷的‘光影設計工作室’的所有已知信息進行深度挖掘!查它的注冊代理機構、當時留下的任何聯系電話或郵箱、甚至注冊地址的租賃記錄!我要知道是誰在背后操縱這個空殼!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可能,也要把那只黑手給我揪出來!”
下達完指令,他重重放下電話,胸口因怒氣而微微起伏。對方布局精密,幾乎不留痕跡,但他相信,只要行動過,就必然會有蛛絲馬跡。
冷靜片刻后,他意識到需要聽聽另一個視角的意見。他拿出手機,走到信息科相對安靜的角落,撥通了陳玄的電話。
玄機茶館里,陳玄剛送走一位熟客。午后陽光透過窗欞,在茶海上投下溫暖的光斑,空氣中茶香裊裊,寧靜祥和。但這份寧靜,很快被桌上震動的手機打破。
看到來電顯示是張九黎,陳玄立刻接起電話:“張隊長。”
“陳先生,”張九黎的聲音透過聽筒傳來,帶著一絲壓抑不住的疲憊和緊繃,“‘光影設計’那邊,有進展,但也是壞消息。公司的法人代表‘張偉’,身份信息是假的,很大可能是被冒用的。這家公司從根子上就是空的,現在徹底斷了線。”
陳玄握著手機的手指微微收緊。這個結果,既在意料之外,細細一想,卻又在情理之中。能布下“血鏡引煞局”如此陰毒且隱秘風水局的人,怎么可能在世俗身份信息上留下輕易被追查的破綻?
他沉默了片刻,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冷靜:“張隊長,對方行事如此周密,絕不會只有‘光影設計’這一個偽裝。你這樣大張旗鼓地追查這個已經明確是虛假的身份,動靜必然不小……”
他頓了頓,語氣帶上了一絲警示的意味:“我擔心,這會打草驚蛇。”
電話那頭的張九黎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呼吸聲沉重了幾分。
陳玄繼續分析道:“幕后之人顯然極其警惕,且很可能有某種方式監控著你們的調查進度。你們如此執著于追查一個他早已拋棄的假身份,無異于明確告訴他——‘我們已經發現了鏡陣,正在追查你’。這可能會促使他采取幾種行動:要么徹底隱匿,切斷所有可能殘留的線索;要么……加快行動步驟,或者狗急跳墻,做出更極端的事情。”
陳玄的擔憂并非空穴來風。左眼那隱約的刺痛感再次浮現,仿佛在應和著他這種不祥的預感。窺破天機帶來的反噬,有時也會以這種隱約的警兆形式體現。
電話那頭陷入了短暫的沉默,只能聽到張九黎粗重的呼吸聲。顯然,陳玄的話戳中了他內心的擔憂。破案的緊迫感有時會讓人急于抓住眼前任何線索,但也可能忽略掉背后更大的陷阱。
“你說得對……”張九黎的聲音再次響起,已經恢復了往常的冷靜和決斷,“是我心急了。這條明線恐怕就是對方故意留下,甚至可能是用來試探我們調查進度的誘餌。”
他的思維迅速轉換方向:“既然從公司本身和法人代表這條線難有突破,那就換個思路。我會立刻讓人重新重點排查宏宇大廈內部的所有監控錄像,尤其是13樓附近區域,時間跨度擴大到‘光影設計’所謂施工期間的前后數月,尋找任何可疑的人員或物資進出記錄!同時,加派人手,盡快找到那個離職的工程師老劉!他絕對是關鍵人物!”
陳玄聞言,稍稍松了口氣。張九黎沒有被挫折沖昏頭腦,反而迅速調整了策略,這讓他對這位刑警隊長多了幾分敬佩。
“內部排查確實更為緊要。”陳玄表示贊同,“布置鏡陣需要時間、需要搬運鏡子等器材,不可能完全避開所有監控和人員的耳目。那個老劉,既然能配合對方通過物業審批甚至可能協助施工,他必然知道些什么,甚至可能見過幕后之人。”
“嗯。”張九黎沉聲道,“我這就去安排。陳先生,多謝提醒。”
掛斷電話,張九黎立刻轉身,走向信息科的指揮臺,開始下達新的指令,聲音果斷而清晰,之前的挫敗感已被全新的行動方向所取代。
而茶館這邊,陳玄放下手機,目光投向窗外車水馬龍的街道。
城市依舊繁華喧囂,但他卻仿佛能看到,在這光鮮的表象之下,一股冰冷的暗流正在加速涌動。對手隱藏在暗處,狡猾而危險。張九黎的追查,如同投入暗湖的石子,漣漪已蕩開,驚動的,不知是潛伏的惡獸,還是更深的謎團。
他端起一杯早已涼透的茶,輕輕呷了一口,清苦之味溢滿口腔。
左眼的刺痛隱隱約約,持續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