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
陸生在羅湖口岸匯合韓賓與黃文斌兩人。
等到了鵬城后先去銀行確認1600萬美金都到了潮流前線制衣廠的賬戶。
接著陸生便帶著兩人來到制衣廠。
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另外五座制衣廠就已經打完地基,在開始開工建設廠房。
“這就是中國速度啊?!?/p>
陸生發出感慨,真不是吹,基建狂魔在這個時候已初見端倪,建個制衣廠像玩一樣。
“臥槽,生哥你玩這么大?”
黃文斌與韓賓也被驚到,雖然早就知道,但親眼見到的感覺還是不一樣的。
要知道。
港島的制衣廠多為工業大廈,員工規模最多的也就四五千人,只與眼前的工廠相當。
“還好吧,這才哪到哪。”
陸生指著眼前這200畝的工業區,淡淡道:“等這里全部建起來才勉強看得過去?!?/p>
盡管知道靚生在裝逼。
但韓賓與黃文斌互相對視一眼,覺得這個逼還是被他裝到了,確實很牛逼。
“生哥。”
這時吉米帶著安全帽走了過來,他看了看韓賓與黃文斌兩人,打招呼道:“兩位斌哥。”
來之前陸生電話和他說過。
黃文斌他自然認識,韓賓雖沒見過,但作為洪興的話事人,吉米也聽過韓賓的名號。
“吉米,你也算是走上正軌了?!?/p>
黃文斌頗為感慨的拍了拍吉米的肩膀,他與吉米同輩分,知道他混社團只為做生意。
吉米聞言笑了笑。
確實。
制衣廠有他的一份,他干的很起勁,已經有兩個月沒有回港島,吃住都待在這里。
雖然他的大佬官仔森頗有怨言。
但是有生哥在前面罩著,吉米直接沒理,反正他是不愿意再跑去當古惑仔。
逛了一圈廠區。
吉米說道:“一號廠下個月就能開工,我大概估算了下,月產能只有20萬件左右,不過等車間運作一段時間,工人熟練度提高,30萬件不是問題。”
聽到這個數字。
韓賓在心里默默的估算了下,這些衣服拿到港島貼牌后,單件利潤應該在10到20塊。
正常來說沒有這么高。
最多就5塊左右。
但是高仿的名牌貨更能賣出價來。
也就是說單一個千人大廠,每個月帶來的利潤至少有兩百萬,等成本降低后翻倍都沒問題。
而港島有近千萬人口。
每個月吃下兩三百萬的貨輕輕松松。
如果這樣算的話,等靚生的另外幾個廠開起來,單月的利潤達到千萬不成問題。
草!
真尼瑪賺錢啊,比他和黃文斌干走私不知道要強多少倍,而且冒的風險更低。
另外還有臺島,澳島,日本,韓國等等市場。
只要生產出來就根本不愁銷路。
……
晚上。
政府家屬院里。
陸生一邊陪李衛國喝酒一邊道:“李市長,感謝您的大力支持,工廠才能建的這么快。”
“呵呵,阿生不用客氣?!?/p>
李衛國面帶微笑道:“應該是我感謝你,感謝你為鵬城帶來這么多工作崗位。”
老狐貍。
陸生心中吐槽,不見兔子不撒鷹。
第一次來投資規模只有300萬美金,李衛國雖然表面上熱情,但實際沒把他太當回事。
但這次聽說他又要注資1600萬美金。
于是約好的明天早上的會面改到了現在,連稱呼都由陸先生變為了阿生。
“阿生,除了按原定計劃建廠外……”
李衛國說著,主動與陸生碰杯,問道:“剩下的資金你有什么投資計劃嗎?”
他在打剩下1000萬美金的主意。
陸生沒有隱瞞,開口道:“我打算到北上廣等幾個一線城市與各省中心城市開設專賣店。”
頓了頓。
舉起杯向李衛國敬酒道:“到時候批條什么的還需要李市長多多幫忙。”
港島吃不下一個萬人工廠生產的A貨。
加上其他幾個地方也不行。
當然最重要的是陸生不想一直做違法生意,A貨只是幫他快速完成原始積累。
所以開店是必然的。
而且在往后十年間,中國最賺錢的行業絕對有服裝行業的一席之地。
“嗯……你的計劃書里說過這個事?!?/p>
“詳細展開說說,具體到哪些城市,你說的專賣店又是怎么回事,準備怎么操作?”
專賣店這個概念在內地還比較陌生。
這個年代的零售業仍以國有大型百貨為主,李衛國不清楚很正常。
“北京,羊城,滬市,武漢,西安……山城,鷺島,金陵,每個城市預計開設2到3家店。
當然。
具體哪些城市要考察過才知道。
我的計劃是第一輪總計開30家店,每家店的投資是30萬美金,總投資1000萬美金。
至于專賣店……
就是只賣潮流前線的服飾,門店統一裝修,統一管理,全部開在這些城市商業密集的地方。
具體怎么操作要和當地的商業局聯系。
初步的想法是。
我出錢買門店,提供貨源,出人經營,占股百分之四十九,剩下股份歸當地商業局所有。
但當地商業局只有分紅權沒有管理權,如果要轉賣股份的話,我有優先收購權。”
陸生一口氣說完自己的想法。
聽完。
李衛國點了點頭道:“不錯,你很有想法,而且考慮的也很全面,我看問題不大?!?/p>
他表面看似平靜,但內心難以置信。
不是對這個投資計劃震驚,而是對眼前這個還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感到不可思議。
很有膽魄,而且對時局洞若觀火。
要知道這個年代的內地可沒那么開放,對于私人經營的商店還有些那個。
但陸生的方案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弊端。
并且會得到招商局的全力支持,同時還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小小年紀。
可怕。
李衛國戰術性的泯了一口酒,道:“你是從鵬城走出去的愛國商人,這忙我肯定幫。”
“多謝李市長,阿生感激不盡。”
陸生連忙舉杯表示感謝,說道:“我肯定不會忘記鵬城的,第一家專賣店,也是總店,會開在鵬城市的中心,打造成標桿,然后再往全國推開?!?/p>
李衛國的意思他懂。
開店他支持,但資金要從鵬城走,最好是換成人民幣再走,這樣能算成他的政績。
由此可見。
這個年代的中國對外匯是極度渴求的。
很正常。
這時國產的商品放到國際上去掙外匯基本上是虧著本賣,然后國家對工廠進行人民幣補貼。
陸生這1600萬美金。
就算李衛國這個鵬城市長也做不到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