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穆心動的并非移民本身。
以他如今的實力,要移居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成問題。
真正讓他動心的,是袁博華提到的其中一個條件,即邀請他擔任獅城內閣的健康顧問。
這個職位表面看并無實權,卻能頻繁接觸獅城高層,背后所蘊含的影響力不可小覷。
更重要的是,一旦獲得這一身份,他便擁有了一個受認可的外籍身份,行事將更加便利。
否則,為何那么多企業家執著于移居發達國家?沒有實際利益,他們怎會輕易動身?
這些念頭在韋穆腦中迅速閃過,很快便有了決斷。
“多謝袁部長好意,我目前還沒有移民的打算。”
他婉拒了袁博華的提議。
李垚等人聽后略感不解,如此優渥的條件,竟被輕易推辭?
韋穆的拒絕自有其理由,他是什么身份?
他是全球唯一可以確認掌握超自然力量的真功大師。
這樣獨一無二的身份,又何必接受獅城的移民邀請?一旦成為內閣健康顧問,就等于被打上獅城的官方標簽,沾染了獅城官方色彩,反而會束縛他未來的全球布局。
他本身的力量就是最強大的身份象征。
無論身處何地,都是各國權勢爭相拉攏的對象,根本無需依附任何國家的體制來提升地位,那樣做未免格局太窄。
韋穆的拒絕讓李垚等人感到遺憾。
在親身體驗到炁功的真實不虛后,他們第一時間就想將他留下,作為己方獨有的資源。
可惜,韋穆并不容易被籠絡。
三人皆為內閣要員,政務繁忙,不便久留,便相繼客氣告辭。
林毅勇與湯賢輝也沒多做停留,稍后也起身離去。
鄧永安坐在一旁沏茶,紫砂壺嘴裊裊升起一縷細煙,水汽氤氳。
他全程靜默旁聽,目光在韋穆與幾位內閣大人物之間來回游移,心中早已感慨萬千。
那些平日只在新聞里見過的權勢人物,此刻竟齊齊拱手,言辭懇切,甚至帶著幾分近乎謙卑的恭敬,邀請韋穆出任內閣健康顧問。
這等殊榮,尋常人怕是做夢都不敢想。
可韋穆呢?他端坐如松,神色未動,拒絕的語氣淡得像手中泡的茶。
干脆利落,不留余地。
鄧永安心頭自愧不如。
換作是他,怕是早已被那層層疊疊的恭維裹挾得暈頭轉向,點頭如搗蒜,哪還顧得上什么原則與取舍?
可韋穆卻像站在山巔俯視塵世煙火,風過不驚,云來不擾,就像方才拒絕的不是利益驚人的邀約,而只是街口一碗不合口味的小吃。
“怎么了,覺得我為什么會拒絕嗎?”
韋穆并未起身離去,反而慢條斯理地端起茶杯,指尖輕撫杯沿,吹了口氣,抿了一口。
茶湯清亮,很是爽口。
鄧永安訕訕一笑,蒼蠅搓手:“咳咳,弟子不敢替師祖拿主意,只是……若是換作我,怕是連推辭的念頭都生不出來。”
他聲音越說越低,帶著幾分自嘲。
“名與利,世人又有多少真能看破?”
韋穆目光微垂,感慨不已:“那些汲汲于外在成功的人,一旦在名利場上跌了跤,便立刻原形畢露,內心空蕩,如荒原野草,風一吹就倒。”
他頓了頓,聲音低緩地說:“當然,一個人不想做金錢的奴隸,最好的辦法,就是擁有很多金錢。不想被名利支配,唯有真正擁有過名利的人,才有資格說‘我不稀罕’。一個連飯都吃不飽的人,談什么清高?那不是風骨,是笑話。”
說到這,韋穆抬眼看向鄧永安:“我能這么坦然地拒絕他們,不是因為我清心寡欲,而是我有這個底氣,我有這個資本,也有更大的事要去完成。”
鄧永安聽得若有所思:“不想做金錢的奴隸,最好的辦法就是擁有很多金錢?”
他咀嚼著這句話,越品越覺得有味道。
“師祖……您想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話音未落,他恍悟地一拍腦袋:“差點忘記了,師祖是讓真功發揚光大?”
韋穆聞言,哈哈一笑。
他放下茶盞,杯底輕叩桌面,發出一聲清脆的“叮”。
“哈哈,你也沒說錯。”
他站起身,目光已投向窗外:“我早在最初便說過,不僅要讓真功傳遍天下,更要讓中華傳統武術文化重見天日。不是作為表演的花架子,不是博物館里的古董,而是活生生的、能強身、能養性、能立國魂的真功夫。”
“這個任務對其他人來說恐怕很難,但對師祖您來說,其實輕而易舉。”
鄧永安笑嘻嘻地搓著手。
“您想想,就憑師祖這身板、這氣度,站那兒不動都像從武打片里走出來的宗師。要是真去拍幾部電影,像李小龍當年那樣,一拳一腳震碎銀幕,還不得立刻掀起全球熱潮?光是那個開場,您披著長衫站在雪地里,風一吹,衣角翻飛,一句話不說,敵人倒了一片,光這一幕,就能上熱搜三天!”
他越說越興奮,聲音拔高了幾分貝:“再上幾個國際訪談節目,談談您的真功,順便撂下一句:‘歡迎全世界來驗證真功,誰若能破我三招,真功從此改名。’您猜怎么著?不出三個月,各國搏擊高手就得排著隊往獅城跑。只要您贏下幾場,不靠炒作,不靠剪輯,實打實站著不動讓人打都傷不了分毫,那才叫真正的打假!”
鄧永安說得眉飛色舞,好似已經看見韋穆站在世界之巔,聚光燈如潮水般涌來,各國媒體爭相報道,“真功”二字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在街頭巷尾流傳。
他一拍大腿:“我敢打賭,只要一年,不,半年!真功的名號就能傳遍五大洲,連非洲草原上的土著部落都知道您的名字!”
鄧永安他說的確實沒錯。
按這條路徑走下去,借助現代傳媒的洪流,韋穆完全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將真功推上世界舞臺。
名氣會像被點燃的引信,轟然炸開,迅速膨脹,如熱氣球般騰空而起,遮天蔽日。
流量、資本、關注,一切都會主動涌來,只需順勢而為,便可成就前人未曾抵達的巔峰。
是該迅速打響名聲,先成為全球矚目的大師,再逐步推廣種氣之法?
還是繼續按原定節奏,低調積累,廣積糧后再穩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