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博士,能否對韋師傅做一場全面的身體檢查?”
林毅勇說道。
“林部長,您說的全面身體檢查是指的什么?”
全面身體檢查完全可以去獅城中央醫(yī)院去檢查,沒必要來這兒啊?
可既然林毅勇親自帶著人來,那這事顯然就沒那么簡單。
“對,進行全面評估以及SE檢查。”
林毅勇立即確定了楊博士的猜測。
楊博士明白了,可又有點不明白。
SE檢查是特殊檢查,即是針對特殊訓練隊的身體健康與訓練跟蹤,給韋穆做這種評估,等于入隊前的資料建檔,這也沒什么奇怪的,奇怪在于,這人是誰?不像是精銳士兵,倒像是普通平民。
有必要讓林部長親自帶人前來嗎?
不管怎樣,既然林毅勇親自帶人前來,看樣子還要呆在這兒不走,楊博士也不廢話,第一步開始對韋穆進行抽血,來一個全面的血常規(guī)、以及生化檢查。
隨后,又進行了一番身高、體重、超聲波、X光等系列身體檢測。
血常規(guī)和生化檢查還要等一會兒,超聲波和X光檢測很快就能拿到報告,楊博士看了眼,對林毅勇以及韋穆說道:“韋先生的超聲波和X光檢測很正常。”
這是理所當然的結果。
那么接下來,就是真正的特殊檢查項目了。
楊博士讓人拿來柔性可穿戴醫(yī)學監(jiān)測設備,先是一個黑色的柔軟背心,然后則是覆蓋小腿的橡膠環(huán),通過這套醫(yī)學監(jiān)測設備,他們就能通過顯示器,實時看到韋穆的一系列身體指標狀況。
韋穆覺得很有趣,他還是第一次看到,以全面數據的方式來評估一個人的體能指標。
那些健身房中的評估,一般都是教練隨意計時以及憑借經驗來判斷,哪怕有些所謂的評估機器,準確性相比醫(yī)學儀器等同于玩具性質,哪兒可能用上這么精密的醫(yī)學監(jiān)測設備。
恐怕連尋常運動員的體能評估,也用不起這么精密的設備。
至于如何評估?
即非疲勞性測試,如身高、體重、柔韌性、皮褶和圍度測量,垂直縱跳等。
靈敏性測試,如T測試、Pro靈敏性測試。
最大爆發(fā)力和力量測試,如1RM高翻,1RM臥推。
短跑測試,如40碼短距離奔跑。
局部肌肉耐力測試,如半仰臥起坐測試。
疲勞性無氧能力測試,如400米跑步,275米不斷來回往返。
總的來講,便是對身體成分(體脂率)、柔韌性、爆發(fā)力、下肢力量、上肢力量、背部力量、核心力量、速度、耐力,進行評估。
這個評估的總分一共300分,若是能達到240分,大概便是奧運會運動員的水準。
“體脂率居然有5.5%?”
楊博士忍不住抬頭看了眼韋穆。
一般馬拉松運動員能達到8%的體脂率就屬于很優(yōu)秀水平了。
如果能做到5.5%的程度?難怪眼前這年輕人脫掉一身衣服后,肌肉這么明顯,且還不是那種大快肌肉,而是非常流線型的肌肉,看起來特別符合亞洲人的審美觀。
等真正展開一系列評估測試后,看著數據,楊博士等人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韋穆的有氧能力居然達到了144.3±2.4mL/kg/min,這是什么概念?
克羅地亞最精英的足球運動員,有氧能力也就是在64.3±3.9mL/kg/min,而韋穆直接超過了最精英足球運動員124%的有氧能力,這真的還是人類嗎?
要明白,每增加10%的有氧能力,足球運動員的跑動范圍就能增加20%,沖刺能力增加100%,韋穆的這個水平有氧能力,即在數據上表明,他比優(yōu)秀的足球運動員要增加2.48倍的跑動范圍,沖刺能力增加12.4倍……
楊博士等人面面相覷,反復確認數據的真實性,再看著場中的韋穆,難以置信,內心不停發(fā)問,這真的是人類嗎?
“我記得……世界上有氧能力最強的人,最大攝氧量世界記錄是97.5ml/kg/min對吧?”
有人喃語道。
“一般精英足球運動員攝氧量在60-65左右,我們特殊訓練隊的平均水準在57,最強的是金士翔,攝氧量是78.8……”
另外一人搖頭:“金士翔感覺都快是怪物了,但是和這位相比……”
兩者完全沒有比較性了。
差距實在太恐怖了。
若說有氧能力就把眾人震撼住了,那么接下來的各種體能評估,徹底把眾人震驚得快麻木了。
韋穆的每一項指標全部超越世界最高水準,合計300分的評估表竟然不合理了,因為300分完全限制了對方,不是對方的極限。
楊博士人都麻了,連忙追問旁邊的林毅勇:“林部長,這位……到底是什么來歷啊?”
他開始還以為這位年輕人是什么關系戶,又覺得不對,關系戶用的著來參加訓練極端刻苦的訓練隊嗎?
沒有這個必要啊。
后來,他又覺得這名年輕人應該有什么特殊之處,沒想到,還真的挺特殊的,不是身份和來歷的特殊,是身體指標的全面特殊。
這真的是人類嗎?
難不成是美軍那邊的最新實驗品?
若是他知曉韋穆根本沒有動用“真氣”,只是憑借提升的身體素質來參與測試評估,一旦動用“真氣”,其身體指標就不是現如今這種程度,而是飆升人類極限的十幾倍時,恐怕更要懷疑自己的醫(yī)學常識了。
不,其實他此時已經有些懷疑自己的常識了。
“他是什么來歷?”
林毅勇嘆了口氣:“我也很想知道啊……目前來說,他是一位炁功大師。”
“哈?”
楊博士以為自己聽錯了,下意識追問:“你說什么?炁功大師?”
“你沒聽錯,他是炁功大師。”
林毅勇很確信地說。
楊博士:“……”
這段話的信息過于復雜,讓楊博士覺得沒有比這個更燒腦的存在了。
作為一名醫(yī)學專家,楊博士對什么中醫(yī)針灸什么的,還勉強覺得有經驗傳承,只是缺乏現代醫(yī)學論證和研究,但對炁功什么的,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騙術。
因此當他反應過來后,不免哭笑不得,以為林毅勇在開玩笑,等看到林毅勇面色嚴肅,不似開玩笑后,他的臉色僵硬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