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琰禮大抵也是習慣了住在平西巷的小宅院。
這里離皇宮遠,離青云巷、平步巷等那些個權貴圈也遠。
住在這里,安靜、安逸。
攝政王府已經解封,府里他也新找了人看著。
但他不想回那里住了。
一住進攝政王府,他就得整天頂著那個名頭,被各方勢力暗中盯梢。
時時刻刻。
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
最令他頭疼的,還是恨不得一天八十封送進王府的邀帖。
不管是同朝為官的,還是各個世家、巨賈,都想憑借一個帖子,與攝政王府攀上關系。
他應接不暇。
不能全拒,又不能全見。
光是應付人情世故就夠消耗掉他全部精力。
程書宜也深知這一點,她同樣抗拒住進攝政王府。
她只是想想都覺得累。
珠樓程書宜都不太敢常去,就是因為那些個夫人會以買東西的名義,來找她說話。
任何時候,手中有權力時,家門外都會有數不清、看不清什么目的的人,想方設法進到門里來。
或許還是年輕不知權力香吧,裴琰禮和程書宜都盡量躲著。
小宅院也有小宅院的好處。
至少孩子和父母親的關系,會更親近一些。
“王爺,要不我們去一趟云市吧。”
看著剛動工的泥瓦匠,程書宜屋里待不下、院子里也待不下。
既然如此,他們不如趁孩子不在時,回一趟云市。
“趁著期期許許打圍不在家,咱們也不用托人照看孩子,不如就趁這個時候去一趟。”
“一來咱們可以給期期許許買新的床和家具,二來也可以去看看房子,怎么樣?”
裴琰禮也想趁孩子不在,多和程書宜享受一下二人世界。
孩子若在隔壁,晚上他們都不敢放縱。
“也好,那便待到明日再回來。”裴琰禮說:“本王這就派人給宮里傳話,明日不去上朝了。”
一想到身邊沒孩子,晚上可以住酒店,他就心潮跳躍。
程書宜猶豫片刻,“要不要把莫霄也帶上?我看他最近挺郁悶的。”
莫霄最近常來程宅,但來一會兒又走。
每次來,他都興致不高的樣子。
也不知道上次小宋姑娘給他的信里,說了什么。
其實莫霄郁悶,并不是因為小宋姑娘,而是因為……
裴湘!
那丫頭也不知是吃錯了什么藥,一天到晚往將軍府跑。
還給他送帖子。
不是請他去莊子里賞景,就是請他去茶樓品茶。
以前他去攝政王府的時候,也沒見裴湘這個丫頭對他如此熱絡。
更奇怪的是!
每次他說去程宅看孩子、看裴琰禮的時候,邀請她一同去,畢竟是自己的兄長嘛。
可裴湘一聽,全都找理由拒絕了。
莫霄百思不得其解。
裴琰禮一聽有個礙事的,他的笑容立刻掉了下來。
“不帶!”
礙事的為什么要帶?
兩人交代了泥瓦師傅,讓他們自己看著辦。
裴琰禮找了個侍衛來看著,二人就動身去云市了。
-
護國寺。
白馬書院的馬車停在護國寺山下。
隨行的夫子們前來叫起馬車里昏昏欲睡的學子。
護國寺離京城有些遠,車馬又慢,平時來寺里燒香拜佛的人,常會在寺中住上一晚,明天才下山回去。
也不知是為了彰顯護國寺的地位,還是為了考驗禮佛人的心性。
護國寺前的石階,足有一千零八十八階!
石階均以石板鋪成,帶著歲月的痕跡,被前來禮佛的人踩得光滑。
白馬書院這個受氣包,打圍時還得落于應天書院之后。
石階前,被應天書院的馬車停滿。
白馬書院的馬車只能遠遠停在后方,離石階得有一里路遠。
孩子們背著自己的大包袱小包袱上山。
期期許許兩個年紀小的,這會兒已經落后許多。
林硯之和沈懷昌二人照顧弟弟妹妹,哪怕自己的包袱已經夠重了,他們還是每人替弟弟妹妹分擔了一個包袱。
四人爬得很慢,到山上時,已天色昏沉,出了一身大汗。
齋舍也被人選完了。
許許還好,兩個書院的女學子本來就少。
她在女學子的齋院里,和同書院的人住一屋。
至少大通鋪的位置夠寬,被子也夠。
哥哥那邊就慘了。
一個通鋪的位置得睡兩個人,一床被子也得兩人蓋。
他們來得晚,又被應天書院的人排擠,睡了一個門窗松動還漏風的小齋舍。
“先別收拾了,齋堂放飯了!”
不知誰喊了這么一句。
昌哥兒立即抓起如期的手,拉著他往外跑。
硯哥兒比兩人快,一溜煙竄到女齋舍的院子,站在門口焦急大喊:“如許妹妹,快出來!”
他是生怕這個小妹妹吃不上飯啊!
許許還在鋪床。
聽到硯之哥哥喊她,她從高高的炕鋪跳下,穿好鞋子跑出去。
小丫頭揚起甜甜的笑容,奶聲奶氣的聲音脆生生的,“硯之哥哥,你……”
硯哥兒轉身蹲下,兩只胳膊往后伸,做出背人的動作。
“如許,快上來!”
小丫頭歪著頭,只有一瞬的疑惑。
她不懂硯之哥哥要做什么,但還是聽話地爬到他背上。
林硯之拿出練武時的勁兒,背著妹妹死命往齋堂跑。
齋堂的齋飯有限,晚了就吃不到了。
“啊——硯之哥哥,你的木簪戳得我好痛……”
小丫頭抱得緊,腦袋就挨著林硯之的頭。
大盛朝男子束發也戴簪子,有金的、玉的,看家庭條件。
林硯之好動,還得習武,平時多戴木簪。
聽到許許被戳到了,他毫不猶豫:“妹妹替我拔了吧。”
自此之后,林硯之就再也沒戴過簪子。
護國寺的齋堂里。
中午在馬車里吃干糧的兩個書院學子們,在護國寺的頭一餐,大家都還能忍受,吃得津津有味。
昌哥兒和如期先到了,給硯哥兒和妹妹打了飯菜。
四人坐在一塊吃。
碗中,只有拳頭大小的飯,以及清水煮冬瓜、小蔥拌豆腐,還有清炒豆芽三樣菜。
實在清淡。
但兩個第一次參加打圍,第一次在寺廟里吃飯的崽崽。
都吃得很歡!
兩雙好奇的眼睛圓溜溜地轉。
嘴巴像小兔子一樣,一邊嘬一邊嚼,把豆芽吃進嘴里。
他們非常期待接下來的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