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還不知道啊。”
沈周氏輕輕敲了下自己的腦袋,“哎呀這事兒怪我,我應該早些將書院的一些事跟妹妹說說的。”
程書宜剛搬到平西巷半年多,兩個孩子也是頭一次就讀白馬書院。
白馬書院的一些傳統,她不清楚也是應該的。
沈周氏說:“白馬書院每年放冬假之前,都會帶學子們到山里進行打圍,這不眼瞧著書院下次休沐就放冬假了,打圍應該就在這幾日了。”
程書宜弄好炭,又給沈周氏倒了杯熱茶。
兩個女人邊烤火邊喝茶聊天。
“打圍是要去山里打獵的意思嗎?”
程書宜完全不清楚,“去哪座山啊?要給孩子準備什么東西?去幾天?”
沈懷昌已經參加過兩次打圍,沈周氏對此非常清楚。
“一共要去三天兩夜,去城外的護國寺。”
沈周氏伸出一只手,給程書宜清點需要的東西。
“因為要過夜,山里風大,孩子的衣服、鞋子,保暖的東西都要多備兩套,被子寺里有了。”
“另外還有弓箭和傷藥,書院學子去打圍,雖算不得危險,但孩子上了山之后難免頑皮,有備無患吧。”
還得帶弓箭和傷藥?
程書宜不禁皺眉,聽起來有點危險。
“對了!”沈周氏放低聲音,做賊似的,“還得給孩子的包里放些吃食,最好有葷的。”
這是白馬書院的家長們心照不宣的事兒。
護國寺的齋飯太素,清淡無油。
要在山上住三天兩夜,孩子們肯定難以忍受。
所以大家都會偷偷在孩子的包袱中,塞些肉食。
此事,書院知道,護國寺也知道。
但學子們均不是弟子,且佛家慈悲,以人為本。
便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只要不在寺里吃,去山里吃他們就不管了。
程書宜聽了半天,“怎么聽起來,好像沒我們這些做爹娘的什么事,我們不用去嗎?”
沈周氏笑了起來,“我的傻妹妹,這是去游學,當然沒我們什么事啦。”
還真是讓兩個孩子自己在山上待三天兩夜啊!
程書宜的眉眼間透出一抹擔憂。
兩個崽崽在現代的游學都是去公園、去科技館什么的,當天就回來了。
這次要去城外的山上過夜,而且還是去打圍!
她難免有些擔心。
沈周氏看出了她的擔憂,她握住程書宜的手,安慰說:“妹妹可知,白馬書院的打圍為何要選在護國寺?”
“名義上說是打圍,又帶兵器又帶傷藥的,但其實就是一群孩子在山里瞎轉轉,夫子再說一些圍獵的規則與技巧而已。”
沈周氏說:“護國寺,那是不可殺生的地方。”
這打圍,說白了就是京城孩子的一項游樂罷了。
日后若是得以入朝為官,和皇上出去圍獵時,也好有經驗。
對啊!
那可是寺廟啊!
這么說的話,程書宜就能理解了。
而且晚上裴琰禮回來的時候,她也問了他關于書院去打圍的事兒。
裴琰禮也叫她別擔心。
雖然他們不能跟著一起去,但官府會派人跟著,在寺里保護孩子們的安全。
“官府也會派人去啊?早說啊!”
程書宜這次是真正的放心了。
在她的潛意識里,‘警察蜀黍’是可以相信的。
兩人才聊完,哥哥就從隔壁跑來過,把一份書信一樣的東西拿給程書宜。
“娘,這是夫子說要給你的東西。”
書信上面,夫子的字龍飛鳳舞,還有許多他不認識的字。
哥哥看不懂。
程書宜打開看了一眼,是書院通知三日后出發去護國寺打圍的通知。
“我知道了,快回去睡覺吧。”
三天的時間,夠她做準備了。
只是沈周氏說孩子在山上可能吃不慣齋飯,要她備一些能偷偷吃的東西。
可是這天寒地凍的,不管備什么東西都是冷的。
就算有暖寶寶,第二天也冷了。
孩子們總不可能自己在后山燒火熱了吃吧?
程書宜想了想,還是覺得給兩個崽崽帶泡面比較靠譜。
護國寺別的沒有,熱水總有吧?
跟寺里要一壺熱水,回房就能自己泡著吃了。
而且兩個孩子喜歡吃泡面,喜歡得不行。
-
兩個崽崽得知要出去‘冬游’了,從出發前兩天就興奮得睡不著覺。
到了出發前一夜,更是鬧。
可勁兒地往自己的包袱里裝想要帶的玩具。
程書宜很無奈,把他們裝進去的玩具揀出來,“你們包袱里要裝衣服鞋子,還要裝吃的,不能塞太多東西。”
光是衣服鞋子她都怕兩個崽崽背不動。
盡管他們是坐馬車去。
可上山的時候還得自己爬階梯。
“有方便面!”
妹妹看到程書宜拿出泡面,眼睛都放光,“娘,我要吃方便面!”
程書宜把東西塞到包袱里,想辦法用衣服把泡面藏起來。
“這個是要給你們帶去護國寺吃的。”
“娘,我現在就想吃。”
妹妹拿了一桶包面,癟嘴哀求:“好不好嘛,我和哥哥分一碗,一碗就行。”
程書宜還沒說話,小丫頭就往外跑去。
一邊跑一邊喊爹。
要裴琰禮給她泡。
罷了。
她現在沒空去管孩子,還是先把東西準備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