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們聽不得她左一句小娼婦,右一句小娼婦的罵,有幾人故意沖腳底下啐了兩口,撇了撇嘴,目光鄙夷。
隨后便三五成群的各自散開,無一人再搭理王氏。
王氏臉皮極厚,也不覺得有什么,腳步匆匆的回了院子。
找到納鞋底的兒媳,王氏催她回村一趟。
“你回去跟你那姐姐說說,這事咱們雖說沒辦成,可也沒少跟著操心和受罪。
尤其是你,竟是被那小娼婦毒打了一頓!你將這事跟你姐姐說清楚,先前許諾的好處咱也不說全要了,給一半也行。總之就是不能什么也不給!”
如今那丫頭自己主動回了村,這算計也只能落空了。
但她王氏不是那么好打發的,張氏許諾的東西,怎么著也得給一半!
“唉!”
小張氏應了一聲,放下手里的鞋底,回屋加了件衣裳,之后出來問王氏要銅子坐牛車。
王氏臉陰了一瞬,好懸沒一巴掌扇過去。
小張氏瑟縮著,小心翼翼的說著:“從城里回村路太遠,不坐牛車的話,怕是要走一天的路。您先拿些銅子與我,回頭讓我姐姐多給些銅子補上。”
這話讓王氏緩了緩臉色,不情不愿的從懷里掏出五個銅子,一臉肉疼的遞給小張氏。
“五個銅子足夠了,快去!”
接過銅子,小張氏抿了抿唇,她想雇車回村的,這樣能快些。
可眼下只給五個銅子,這根本就不夠雇車的。
這五個銅子只夠到城門口問問,看有沒有到齊家村或是路過齊家村的牛車,花幾個銅子搭個順路車。
一路各種等人送人,同樣要磨蹭個半日一日的才能回到村里。
這比自己走回去稍微好些,沒那么累。
小張氏心里不怎么樂意,但她心里也清楚,能從婆母手里摳出五個銅子,這已經婆母最大的讓步,若是敢嫌少,怕是要被搶回去不給了。
拿上銅子,小心地塞到袖子內的暗兜里,小張氏跟王氏說了一聲,便匆匆出了院子。
王氏也沒送她,這湯還沒燉好,一時半會兒的離不了人。
離開家的小張氏一路往城門口去。
這邊離城門口有些距離,小張氏身子不好,走的不快,走一會兒還要停下喘幾口氣,等她到城門口找到順路的牛車時,半個時辰都過去了。
這會子的齊歡一行,早已出了城,沿著官道一路往南走。
牛車的速度就是正常步行的速度,好處是顛簸感很輕,齊歡沒覺得有什么不適,只時不時地扒開被子看一眼老爺子。
齊秀才還在睡,眉頭舒展,也不像不舒服的樣子。
齊歡放下心來,掀開車棚的簾子,朝外叮囑著:“就這般走,可別快了,我家老爺子經不住顛簸。你們也別急,回頭我多給一些銅子,不會讓你們白辛苦的。”
“唉!多謝齊姑娘!您放心,一準不會顛到齊秀才。”
領頭的車把式回頭笑著應下,讓齊歡只管放心。
……
牛車是辰時三刻出發的,到未時末,車隊從官道上往西邊一條小路上拐。
進到這條小路上,算是進了齊家村的地界。
沿著小路一直往西走,盡頭就是齊家村。
地里的莊稼還沒到收的日子,很快,大片的莊稼出現在眾人眼前。
路兩旁全是田地,齊歡好奇的探出頭看了幾眼,發現種的多數是黍米和稷米。
也有種豆的,但不多,只有零星幾塊地,且漲勢非常不好,豆桿又小又瘦,上面都沒結多少豆莢。
眼看著前面就是村子,齊歡從車棚里出來,坐到車頭處,等會兒進村后要給車隊指路,告訴他們該往哪邊走。
原主早幾年回過一次村子,知道老屋在哪。
當然,就算不知道也沒事,齊歡只需要記住一點,齊家的老屋是一座仿建的磚瓦院子。
仿建的對象就是他們在永安城住的那座小院。
院子建在村子主路的北邊,緊挨著主路,坐北朝南。
高大的院墻內,建有三正兩耳,左右廂房,所有的屋子都用長廊銜接,一直通到院門口。
雨雪天的時候,能方便人行走。
屋前的院子全用石磚鋪地,同樣是為了方便行走。
除了這些,后面還有一處極為寬敞的后院,那邊建了茅廁,菜地,還修了豬圈、羊圈和柴房等。
最重要的是,后院有口井,是前兩年齊秀才回來請人修的。
原是想著,再過個幾年,等把原主嫁出去后,老爺子便回村養老,打口井吃水方便些,不用跟村里人一起去擠村里的老井。
領頭的車把式牽著牛車,按著齊歡的指引一路進村,沿著村里這條主路繼續往西走,齊家的位置靠村尾。
眼下不是農忙的時候,村里家家都有人,低矮的茅草屋,配著稀疏矮小的籬笆墻,擋不住人,也擋不住視線。
牛車一進村,許多人都看到了,一個傳一個,沒多會兒便圍上來一大群老老少少。
放眼望去,所有人都灰撲撲的,又瘦又干,身上的衣裳也是補丁套補丁,望著車隊的目光幾乎全是貪婪!
這一幕,看得齊歡一顆心發沉。
怪不得齊秀才會這么不放心原主。
一旦齊秀才咽氣,就原主這種手握房子和銀子的孤女,若沒人公開護著,能被村里的人生吃活吞了!
齊家村是個大村子,除了十幾戶外來的,余下二百來戶全是一個族宗的!
這要論起來,家家都能與原主攀上親戚關系。
在這種情況下,加上原主的身體又不好,真要回到村里,那絕對是個死!
“你是誰家的?咋往我們齊家村來?”
一位面目尖酸的婦人擠在人群中,扯著嗓子沖齊歡問道。
齊歡一面低聲叮囑牛車不要停,繼續往西走,一面笑著回道:“我是齊秀才的孫女,我爺想家了,搬回來住些日子。”
這話猶如一記驚雷,驚得眾人安靜了一瞬。
待車隊走遠,人群像是水滴進了油鍋,噼里啪啦的全炸了起來——
“齊秀才孫女?齊秀才回來了?!”
“不是說齊秀才快死了?這是回來打算安葬的?”
“胡說個啥!你看那丫頭的模樣,哪是死了人的樣子?”
“就是!前些日子傳話回來,說病好了大半,今兒回來估摸是因為張氏對外放出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