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下意識地伸出手。
一只翅膀寬大,尾部有著奇特突起的鳳蝶,從他眼前翩然飛過。
“寬尾鳳蝶!”
周暢的眼睛一亮。
那是蝴蝶中的活化石,極其罕見。
還沒等他從發現寬尾鳳蝶的驚喜中回過神來。
一只翅膀上有著黑黃相間條紋,尾部拖著三條細長尾突的蝴蝶,落在了他的袖口上。
周暢的動作瞬間凝固了。
他連呼吸都放輕了許多。
無人機非常懂事地將鏡頭對準了他的袖口,給了那只蝴蝶一個大大的特寫。
“兄弟們,看到了嗎?”
“三尾鳳蝶。”
“這是我們龍國特有的物種,非常珍稀。”
他頓了頓。
“同時,它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什么?蝴蝶也是保護動物?”
“我以為只有熊貓、老虎那種才是……”
“二級保護動物?那豈不是跟穿山甲一個級別?”
“長見識了,我一直以為蝴蝶隨便抓的。”
周暢看著彈幕,表情認真。
“大家千萬不要有這種想法。”
“自然界中的每一種生物,都有它存在的價值。”
“很多我們看似常見的物種,其實種群數量已經非常稀少。”
“像這只三尾鳳蝶,私自捕捉、買賣、或者制作成標本,都是違法的,會受到法律的追究。”
那只三尾鳳蝶似乎聽懂了他的話,也或許是休息夠了。
它輕輕扇動翅膀,從周暢的袖口上飛起。
他轉過頭,目光再次投向那條清澈的溪流。
他剛想開口,跟直播間的觀眾們說。
在這座百草山里,你所看到的物種,百分之八十可能都是帶編制的保護動物。
然而。
他突然看到了河里的生物。
幾條青黑色的鯉魚正在石縫間悠閑地游弋。
然而,就在那幾條鯉魚的下方,溪水的稍深處。
一片白色,闖入了所有人的視野。
“我眼花了嗎?水里那是什么玩意兒?”
“白色的?好像是魚?”
“我去,好大一片!那得有多少條啊?”
“不對勁啊兄弟們,在野外,白色不是活靶子嗎?這么顯眼,還不早被吃光了?”
彈幕瞬間被一連串的問號和驚嘆刷屏。
他向前走了兩步,站到了溪流的邊緣,身體微微前傾,試圖看得更清楚一些。
跟在他身后的瓜哥似乎也感受到了氣氛的變化,好奇地扒拉著周暢的褲腿,探出個腦袋往水里瞅。
就連不遠處那頭帶著幼崽的母棕熊,也停下了舔舐爪子的動作,警惕地望了過來。
“大家說的沒錯。”
“在自然選擇的法則下,動物為了躲避天敵,或是為了更好地捕獵,它們的體色通常會向著兩個方向演化。”
他伸出一根手指。
“一是保護色,讓自己和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比如我們常見的枯葉蝶,還有變色龍。”
“二是警戒色,用鮮艷奪目的顏色警告捕食者,自己有毒或者不好惹,比如某些毒蛇和毒蛙。”
“但無論是哪一種,像這種純白色的體色,在野生動物里都極為罕見。”
“因為它不具備任何偽裝能力,在水里簡直就像是黑夜里的探照燈,會第一時間吸引來所有天敵的注意。”
“所以,我們眼前看到的這些白色生物,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情況。”
他示意無人機,將鏡頭再一次拉近。
那是一群魚。
通體雪白,沒有一絲雜色,在水流中緩緩游動,身形顯得格外優雅。
它們的頭部扁平,嘴巴寬大,嘴邊還長著幾根長長的胡須。
“臥槽!是鯰魚!”
“白色的鯰魚?這玩意兒也能是白的?”
“主播不說我還沒認出來,這不就是我們常吃的埃及塘鱧嗎?”
“樓上的,埃及塘鱧胡子一大把,你再看看水里這些。”
周暢的眼神變得銳利起來。
“大家還記不記得,之前我們在大集上,我教過你們怎么分辨野生鯰魚和養殖鯰魚?”
他像個老師一樣,開始現場提問。
這個問題立刻勾起了老觀眾們的回憶。
“記得記得!主播說過,野生鯰魚顏色是土黃或者青黑色的,而且顏色不均勻,身上有斑點!”
“對!養殖的鯰魚顏色就比較淡,而且很均勻。”
“還有胡子!野生鯰魚一般就兩根胡子,最多不超過四根!”
“養殖的胡子就多了,最少四根,多的能有八根!”
看著滾動的彈幕,周暢滿意地點了點頭。
“看來大家上課都聽得很認真,沒有白學。”
他指了指屏幕里的特寫畫面。
“現在,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水里這些白色鯰魚,有幾根胡須?”
無人機的鏡頭非常配合地鎖定在其中一條離水面最近的白色鯰魚身上。
它嘴邊的兩根細長胡須,在水中清晰可見。
“只有兩根!”
“真的是兩根胡須!那這么說……這些是野生的?”
“可野生的不是黑黃色的嗎?這純白色的也太奇怪了吧?”
“我腦子已經亂了,這到底是野生的還是養殖的?難道是養殖場跑出來的變異品種?”
周暢深吸了一口氣,終于揭曉了答案。
“它們是野生的。”
“之所以呈現出這種純白色,是因為它們得了一種病。”
“更準確地說,這是一種基因層面的異常。”
“這種情況,在生物學上,我們稱之為——白化。”
“白化動物!”
這個名詞一出,直播間瞬間炸開了鍋。
“白化病?我只在人類中聽說過,動物也有嗎?”
“就是那種全身慘白,連毛發都是白色的那種?”
“我想起來了!以前看新聞,說神農架那邊發現過白色的熊,白色的猴子,是不是就是這個?”
“原來是這樣!我說怎么長得這么奇怪!”
周暢看著彈幕恍然大悟的反應,繼續解釋道。
“沒錯,白化現象,就是因為動物個體的基因鏈中,缺少了合成黑色素所必需的那種‘酶’。”
“沒有了黑色素,它們的毛發、皮膚、眼睛都會呈現出白色或者粉紅色。”
“這是一種偶發的基因突變,在任何一種脊椎動物身上都有可能發生。”
他頓了頓,拋出了一個更重磅的信息。
“但是,這種突變的概率,在全世界范圍內,通常只有幾十萬甚至百萬分之一。”
“只有在極少數環境特殊的地方,白化動物的出現率才會顯著提高。”
“而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座百草山……”
“根據不完全統計,這里是目前全球已知的,白化動物出現率最高的地方之一。”
“這里的白化率,高達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八。”
“至于為什么會這樣,至今,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