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京硯看她變了臉色,語氣緩和了一些,“乖,吃一點,這是我專門讓廚房弄的,你以前不是最愛吃了嗎?”
以前?
沈佳期清冷漂亮的眸子里閃過細碎的寒意。
他真是一點也沒有變!
習慣了用上位者的姿態去俯視這個世界,主宰別人的一切,掌控別人的命運。
就算他有那個資本。
但那又如何?
他就算能呼風喚雨,可她已經不是以前那個愿意為了他忍氣吞聲的李朝朝。
死而后生,那些過去早就已經爛在了回憶里。
她不會再被他用同樣的招數挾持。
她冷笑一聲,白皙清美的臉上染上一層薄霜,漂亮的唇角是浮上一抹若有若無的譏諷,“五年了,周書記還是一點也沒有變。”
“還是那么的惡劣!”
周京硯面色一沉,眸中的冷意瞬間凝結成霜。
連帶著,周圍的空氣似乎都下降了幾度,“你說什么?”
沈佳期冷笑一聲,站起來把前面的餐盤往前一推。
無比冷淡的道:“我吃好了,周書記請慢用。”
她穿著得體的工作制服,身上有一種很獨特的清美氣質,叫人難以移開目光。
內搭的白色的高領毛衣更是襯得她那張臉清美晶瑩,膚如凝脂。
在這煙火十足的食堂,她站在那里,如一株清晨沾了露珠的白玫瑰一般動人和清美。
馬上就引得周圍人看了過來。
當看到坐在她對面的人是周京硯時,不免又更加好奇。
“這人是我們單位的嗎,怎么以前沒見過?”
“新來的?不可能,和周書記認識?”
“不是我們單位的, 你看她的制服……”
“好像是秘書辦唐笑的朋友,我剛看到她們一起進來。”
“ 她怎么和我們老大坐在一起啊?”
……
彼時這些好奇的目光似乎成了沈佳期的保護傘。
她從來都不是一個喜歡把自己暴露在眾人視線之下的人,但此時她卻豁了出去,賭他不會當眾做出什么。
她輕輕的瞥了他一眼。
看到他正一動不動的盯著自己。
那目光中有著熟悉的不動聲色和平靜。
但沈佳期卻知道他生氣了。
他放在餐桌上的手半握,手背上青筋乍現。
她唇角輕輕勾起一抹冷笑,拿過旁邊的手機,轉身就走。
周京硯騰的一下站了起來,“沈佳期!”
“李朝朝!”
同一時間,另外一邊也有人叫她。
在這個城市,沒有幾個人知道她以前的名字。
所以,當聽到李朝朝三個字時,沈佳期下意識的看了過去。
看到一個看起來有些眼熟的男人,正驚喜的向她走過來。
那人年紀和她相當,身上穿著市委的制服。
不等沈佳期想起他是誰,男人已經抓住了她手腕,“真的是你,我還以為看錯了!”
“你是?”
男人異常激動,“我是肖不凡,小學和初中我們都是同學,還做過同桌,你不記得我了?”
沈佳期在腦海中搜索了好一會兒 ,恍然大悟:“是你,班長肖不凡?!”
“是我,就是我!”
男人激動得難以控制自己,“我這條命還是沈老師救下來的!”
“要不是沈老師,我早就死在了那場地震中!”
“這么多年了,我經常夢到那場地震!”
“我們全班都被困在教室里,是沈老師用身體擋下了掉下來的天花板,換取了我們逃出去的機會……”
往事太過痛苦,年輕的男人紅著眼眶,哽咽不已。
“我們全班23個人,只有你弟弟李暮云沒有出去……”
“可是他是有機會的,是沈老師命令他不準和同學搶機會,讓他最后一個出去……”
“沈老師,她,她和暮云一起長眠在了我們的教室里……”
……
沈佳期一下紅了眼,身子劇顫,哽著聲音道:“你不要說了,肖班長,不要說了……”
肖不凡繼續哽咽道:“對不起,又讓你難受了,我只是沒忍住……”
“這些年你去哪里?每年我們去祭拜沈老師和暮云的時候,你都不在……”
“有人說你和你小姨去了京市,說你考上了京師大。”
“我們和學校聯系過,可是學校卻說你注銷了學籍……”
……
肖不凡說得斷斷續續,泣不成聲,引得周圍傳來小聲的討論。
旁邊的周京硯也沉沉的看著她。
眼底是從未有過的深深震驚。
沈佳期顧不得這些,遞出紙巾給肖不凡,“這里是食堂,我們找個安靜一點的地方吧,影響不太好。”
肖不凡這才意識到周圍的同事都在看著他,趕緊擦了擦眼睛,“不好意思,失態了,我實在太激動了。”
“我得馬上在班上群里通知,說找到你了……”
“你還不知道, 我們全班22個同學,全部都考上了不錯的大學。”
“要么做生意,要么就是在體制內,都出息了呢!”
“對了,我們還成立了一個小小的公益的組織,專門幫扶災區兒童……”
“唉 唉唉,你看我,一說起這些,又開始了……”
“我們單位外面有一家咖啡廳還不錯,去那里坐一下吧……”
……
兩人一前一后走出食堂,留下震驚不已的周京硯。
沈老師?
大地震?
他在楓城工作兩年,知道沈星河這個名字在楓城家喻戶曉。
十多年前的那場大地震,楓城在震中不遠。
地震發生時,她用血肉之軀換來二十二個學生活著,自己卻犧牲在了那場舉世聞名的災難中。
后來,被追授一等功和英雄教師。
她是沈佳期的母親?
可是這么多年了,沈佳期為什么從來沒有提起過?
那場地震距今十來年了,他也認識她這么多年了,竟然一個字都沒有聽她透露過!
心如同在海水中浸泡過一般,苦得讓周京硯喉頭發顫。
他只知道沈佳期是楓城出來的女孩,而那個小縣城很偏遠。
從京市飛到那邊的省城要兩個多小時,還要再坐四個小時的大巴,才能到達縣城。
那里是勞動力輸出大縣,卻連一個火車站也沒有。
加上干旱和水資源稀缺,那邊留下來的,百分七八十都是中老年和留守兒童。
地震后國家給了很大的援助,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因為沒有真正拿得出手的資源,民眾的收入依舊很低,出去打工依舊是大部分年輕人的選擇。
他在楓葉當了縣委書記的兩年,對這些非常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