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沙盤推演 元城釣大魚
夜,陜北吳起鎮早已陷入沉寂,唯有鎮西頭獨立團團部所在的那座大院,依舊透出昏黃而堅韌的光亮。窯洞內,空氣因煙霧和凝思而顯得厚重。巨大的軍事地圖幾乎覆蓋了整個桌面,上面山川河流、城鎮要道勾勒分明,更有紅藍兩色鉛筆標注出的無數箭頭、圈點和符號,仿佛一幅未完成的戰局畫卷。
王林,站在地圖桌的首位。他身姿挺拔,目光如炬,手指正穩穩地點在地圖上一個名為“元城鎮”的點上。圍繞在他身邊的,是政委王光道、輜重營營長林火旺,以及從各防區緊急召回的營級主官:一營長陳阿海、二營長黃木生、三營長周志明、四營長李云龍,偵察連長張紅土、炮兵連長劉根勝、騎兵連長沙馬爾格等一眾核心指揮員赫然在列。這不是一次簡單的敵情通報會,而是一場決定根據地命運的戰略戰術研討會。
王林用鉛筆輕輕敲了敲地圖,打破了窯洞內的沉默,聲音沉穩而清晰,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同志們,馬鴻賓在邊境線上擺開的陣勢,大家都清楚了。敵人磨刀霍霍,企圖東西對進,壓縮甚至摧毀我們辛辛苦苦建立的吳起根據地。被動挨打,不是我們獨立團的風格!把戰火引到家門口,讓鄉親們擔驚受怕,更不是我們紅軍該做的事!”
他目光掃過每一張堅毅而熟悉的面孔,語氣陡然提升:“所以,今天這個會,咱們不討論怎么守,只研究怎么攻!怎么把敵人從他堅固的據點里調出來,怎么在他自以為必勝的路上,給他設下一個他鉆進去就再也出不來的口袋陣!今天,咱們就開個諸葛亮會,都放開想,大膽說,咱們要在沙盤上,先把馬鴻賓這頭隴東的土皇帝給扳倒!”
他頓了頓,拋出了核心議題:“大家都說說,如果我們想調動馬鴻賓,他最想要什么?我們又能用什么做誘餌,讓他覺得風險可控而利益巨大,不得不來,甚至迫不及待地來?”
性子最急的李云龍立刻接話,嗓門洪亮:“馬鴻賓這老小子,上次吃了虧,在老蔣那兒丟了臉,現在最想的就是找咱們報仇,撈個大功勞把面子掙回來!”
政委王光道微微頷首,補充道:“但我們還要考慮馬鴻賓其人性情多疑,雖求功心切,卻也懼憚我軍戰力。因此,這個誘餌,光‘肥’還不夠,還必須‘真’。要讓他通過他自己的渠道‘確認’這是一個真實的、千載難逢的機會,而非陷阱。要充分利用他既驕且疑的心理?!?/p>
王林贊許地點點頭,手中的鉛筆精準地落在元城鎮上:“政委和老李的分析都很有道理。那么,我們就假設,把這個誘餌設在這里——元城。大家看,其位置相對于我吳起核心區較為突出,但距離環縣、慶陽的敵軍主力也不算太遠。這個地方不在我軍控制下,它是我根據地的邊緣前哨;在馬鴻賓眼里,如果我‘主力’聚集于此,它就是一塊孤懸在外的‘飛地’,是極易被切割包圍的目標?!?/p>
他環視眾人,繼續引導:“如果我們的‘主力部隊’不僅出現在這里,而且并非緊張地構筑工事,反而是在大規模地、熱火朝天地開展‘土地改革運動’,召開群眾大會,分配財物,顯得完全沉浸在群眾工作之中,對外部軍事威脅‘疏于防范’。各位指揮員,請你們站在馬鴻賓的角度想一想,這會傳遞給他什么樣的信息?”
三營長周志明摸著下巴,沉吟道:“這會給他造成幾種判斷:第一,我軍連勝之后可能產生輕敵情緒;第二,我軍政治工作優先,軍事戒備暫時松懈;第三,我軍或許正急于鞏固新占區,兵力分散。無論哪種,在他看來,這都是一個巨大的戰略機遇,一支脫離堅固根據地、處于運動和非戰備狀態的‘主力’,是極其誘人的獵物。”
“光是我們看到、推斷還不夠。”偵察連長張紅土冷靜地補充,他的思維總是帶著情報人員特有的縝密,“必須有一個他極度信任的消息源,去替他‘眼見為實’,并主動向他報信。比如,一個在我們召開的‘斗爭大會’上,因為我們的‘疏忽’而‘僥幸’逃脫的,在當地有頭有臉且與他或他的部下有密切聯系的士紳。這個人的哭訴和告密,將比我們故意泄露的任何假情報都更具說服力?!?/p>
“妙!”王林眼中精光一閃,“‘示形’于外,再加以‘證實’于內,雙管齊下,不怕他不上鉤!那么,下一個問題:這支足以以假亂真的‘冒牌主力’,由誰來扮演?需要多大的規模?如何才能演得逼真?”
所有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輜重營營長林火旺。林火旺性格沉穩,心思細膩,管理后勤井井有條,正是執行這種需要極度耐心和細節任務的最佳人選。
林火旺感受到眾人的目光,并未立刻回答,而是沉思了片刻,才抬頭沉穩地說道:“團長,政委,各位同志。若要、(令人信服地)扮演主力,規模小了絕對不行。馬鴻賓的探子也不是瞎子,人煙稀少、裝備簡陋是瞞不過去的。我建議,由我輜重營全體九百五十人作為基干和指揮核心,再從各區縣赤衛隊中,緊急抽調一千名政治可靠、身體健康、受過最基本軍事隊列訓練的骨干隊員。全部換上我們庫存的軍裝,統一裝備,至少從遠處看,軍容要整齊?!?/p>
他頓了頓,繼續細化:“裝備方面,把我們庫存以及各營暫時閑置的那些重機槍、迫擊炮,挑狀態好的,拉出去二三十挺(門),分散布置在營地外圍,時不時打上一兩發壯聲勢。宿營時,帳篷要多搭,炊煙要更盛,電臺信號(可模擬)要頻繁。白日里,工作隊要大張旗鼓地下鄉,宣傳、開會、登記造冊,把‘紅軍主力在此鬧革命’的聲勢徹底造起來??傊?,要從一切細節上,讓敵人相信,這就是我獨立團指揮機關及至少三四個步兵營的主力所在!”
“好!考慮得非常周全!”王林一拳輕輕砸在掌心,“火旺同志,這個‘唱空城計’的任務,艱巨而關鍵,就交由你全權負責!你的任務不僅是把戲做足,還要確保這支特殊的‘部隊’在完成誘敵任務后,能夠隨時有序、安全地撤離戰場,避免無謂損失?!?/p>
他接著將目光轉向所有人,語氣變得更加凝重:“好,現在我們假定,誘餌已經精心布置完畢,馬鴻賓也確實咬鉤了。那么,以諸位對隴東敵情、地形以及馬鴻賓用兵習慣的了解,他會如何出兵?他會僅僅派出一路部隊直撲元城嗎?”
二營長黃木生長期負責西線防務,對環縣方向敵軍最為熟悉,他盯著地圖,手指從環縣劃向元城,緩緩搖頭分析道:“以馬鴻賓的謹慎和多疑,加上他手握兵力優勢,他絕不會孤注一擲。最大可能,也是最具威脅的打法,就是兵分兩路,進行鉗形攻擊?!?/p>
他的手指堅定地點在環縣:“一路,以其步兵主力,即馬玉麟的第103旅兩個主力團3000人,輔以部分地方保安團,總兵力約五千人,從西面的環縣、曲子鎮出發,正面壓向元城。這股敵人是主攻拳頭,任務是與我所‘主力’進行正面決戰,企圖一舉擊潰或至少牢牢粘住我們。”
接著,他的手指又從慶陽方向劃出一個巨大的弧線,迂回指向元城鎮的東北方向:“另一路,則以其最精銳的快速機動力量,即冶成章的第105騎兵旅合馬培清的騎兵團,總兵力約三千騎,從東面的慶城出發。這支騎兵集團的任務是憑借其速度優勢,進行遠距離戰場迂回,企圖穿插至元城以東或東北方向的交通要道,徹底切斷我‘主力’退回吳起核心區的退路,完成合圍?!?/p>
黃木生最后總結道:“如此一來,他東西對進,步騎協同,自覺占盡了優勢,進可攻,退可守,可謂萬無一失。這符合他一貫‘求穩貪功’的用兵心態。”
“判斷得非常精準!這正是我希望他采取的進攻路線!”王林重重地點點頭,用藍鉛筆在地圖上將黃木生所說的兩條進攻路線清晰地標注出來,一個巨大的鉗形攻勢躍然圖上?!澳敲?,下一個問題,也是最核心、最關鍵的戰術問題:如果敵人真的如此分兵兩路而來,我們真實的主力,應該部署在哪里?我們的拳頭,應該先砸向哪一路敵人?”
窯洞里頓時安靜下來,只有油燈燃燒的噼啪聲和人們粗重的呼吸聲。所有指揮員都緊盯著地圖上那兩條藍色的箭頭,眉頭緊鎖,大腦飛速運轉,推演著各種可能。
“先打西路的步兵!”李云龍率先打破沉默,揮舞著拳頭,“步兵速度慢,裝備相對差,依托地形好包圍!咱們集中三個營,再配上根勝的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上去,先把他馬玉麟這五千人砸爛吃掉!只要干掉他這一路主力,剩下冶成章的騎兵獨木難支,要么滾蛋,要么過來送死!”
“不行?!蓖趿志従彄u頭,語氣果斷,“老李,你這個打法,能贏,但無法實現最大的戰略價值。你想想,我們先打西路步兵,戰斗一旦打響,即便形成包圍,東路的冶成章騎兵旅不是傻子,他們是四條腿,機動性極強。他們發現西路遇襲,會怎么做?是立刻不顧一切沖過來救援,還是見勢不妙,掉轉馬頭就跑?如果是前者,我們就要面臨兩面夾擊的風險,雖然我們不怕,但傷亡和變數會增大。如果是后者,我們兩條腿的步兵如何追得上四條腿的騎兵?一旦讓這支精銳騎兵跑掉,我們就是擊潰了馬玉麟,也只是打斷了馬鴻賓的一條腿,他回去舔舐傷口,憑借騎兵的機動騷擾,依然是心腹大患,我們無法達成一戰定隴東的戰略目標!”
他拿起紅鉛筆,在地圖上代表東路騎兵迂回路線的那條藍色弧線上,畫了一個巨大的、凌厲的叉。
“所以,我的意見是:我們必須優先打掉、而且是徹底殲滅東路的冶成章騎兵集團!”
王林的聲音斬釘截鐵,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力量:“理由有三:第一,騎兵機動性強,沖擊力大,對我軍防線和后勤線的威脅最大,是敵軍的‘眼睛’和‘快刀’,必須先除掉這根最毒的刺!第二,打掉了騎兵,西路馬玉麟的步兵集團就成了真正的孤軍,失去了戰場感知、快速增援和逃竄的最大本錢,只能困守待斃。第三,騎兵是馬鴻賓的心頭肉,是他的起家資本和核心戰力,徹底殲滅這支騎兵,不僅能最大程度地削弱其軍事力量,更能對其心理造成毀滅性打擊,從根本上粉碎其東犯我蘇區的野心和能力!這將為我們贏得至少一年以上的穩定發展時間!”
“團長說得對!”騎兵連長沙馬爾格激動地附和,他對騎兵的優劣勢有著最深切的體會,“必須先砍掉他的馬腿!沒了騎兵,馬鴻賓就像老虎沒了牙,野牛斷了角!剩下的步兵再多,也只是等著咱們去收割的莊稼!”
王林的分析得到了絕大多數指揮員的認同。思路明確后,接下來的討論更加具體和熱烈。
王林再次將問題引向深入:“那么,具體怎么打?主力設伏地點選在哪里?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各部如何協同配合?殲滅騎兵之后,又如何擴大戰果,解決西路的步兵集團?”
一場激烈的、高水平的戰術頭腦風暴在窯洞內展開。
炮兵連長劉根勝盯著地圖上慶陽至華池之間的地形,沉聲道:“伏擊地點的選擇至關重要。必須利于我軍隱蔽集結和發揚火力,同時要最大限度限制敵騎兵的機動空間。最好是峽谷、河流拐彎處、或者必經之路上的險要隘口。我需要帶觀測班提前秘密勘測,確定幾個預設陣地,并精確計算所有火炮的射擊諸元,確保首輪火力急襲就能覆蓋敵行軍縱隊的關鍵部位,打亂其建制,摧毀其指揮系統?!?/p>
偵察連長張紅土立即接口:“團長,我立刻親自帶最精干的小組,對慶陽至元城之間的所有可能路徑進行精細化偵察和篩選。重點勘察地形、道路狀況、植被覆蓋、水源地,找出兩到三個最理想的伏擊區,并評估敵軍可能的偵察習慣和開進路線。保證為主力選擇最佳的屠場?!?/p>
各營長則開始討論主力三個營的配置和戰術:
“伏擊圈要設成口袋陣,二營、三營負責掐頭去尾,扎緊口袋!”
“四營和老子的炮兵連,負責正面猛攻,就像鐵錘砸核桃!”
“各營的機槍一定要配置在制高點,形成交叉火力網,先打人,這些馬可是寶貝!”
“突擊隊要準備好,炮火一延伸,立刻沖下去分割包圍,不給他們重新組織的機會!”
“傷員救護點和俘虜收容點要提前選定……”
李云龍道:“干掉騎兵后,戰場別打掃了,補充基礎彈藥后!主力立刻揮師向西,急行軍!玩命地跑!包抄馬玉麟的后路!不能讓他縮回去!東邊戰場留給火旺的輜重營和赤衛隊去打掃收尾,咱們得去西邊吃那塊更大的肉!一口氣把他兩顆門牙都敲掉!”
王林認真傾聽著每一位下屬的發言,不時在地圖上添加標注,或提出關鍵問題引導大家思考。一個原本宏觀的構想,在集體智慧的碰撞下,逐漸填充了血肉,變得脈絡清晰、細節豐富、環環相扣。
最終,他綜合了所有人的意見,用紅鉛筆在地圖上畫出了一個極其宏大的連環包圍圈,然后進行了總結性部署:
“好!根據大家的意見,我們的基本作戰構想就此確立!”王林的聲音沉穩有力,帶著一種即將破釜沉舟的決絕:
“第一階段:示形于元城。由林火旺同志統一指揮輜重營全部及一千赤衛隊,精心設計,大張旗鼓,務必引動敵軍主力來攻。
第二階段:阻步殲騎。以沙馬爾格騎兵連、張紅土偵察連一部,配屬少量步兵,負責襲擾、遲滯西路馬玉麟步兵集團的進軍速度,為主力殲騎爭取寶貴時間。主力——即二營(黃木生)、三營(周志明)、四營(李云龍),配屬劉根勝炮兵連全部,秘密預先設伏于選定區域。集中全部火力,發揮最大突然性,務求在最短時間內,徹底殲滅冶成章騎兵旅主力!此戰關鍵,在于隱蔽、突然、猛烈!
第三階段:西進圍殲。東線騎兵殲滅戰基本結束后,主力部隊不惜一切代價,克服疲勞,以最強意志進行急行軍,全力西進!匯合前期遲滯部隊,對西路的馬玉麟步兵集團實施堅決的反包圍,力爭全殲,最次也要予以殲滅性打擊!”
“而北線,”他看向一營長陳阿海,目光嚴峻,“阿海,你的任務同樣艱巨。你的一營要像釘子一樣釘在北面,廣泛開展游擊活動,虛張聲勢,堅決遏制寧夏馬鴻逵部任何可能的南下企圖,保障我主力側后的絕對安全!”
王林放下鉛筆,目光如電,掃過每一位戰意昂揚的指揮員:“這,目前還只是一個基于當前情報和地形提出的戰役構想。但它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接下來,各部隊要立即依據此構想,展開針對性極強的偵察、訓練和細化預案。偵察連要拿出最詳細的地形和敵情報告;炮兵要完成精密測算;各營要研究伏擊戰術和步、炮、騎協同;火旺你要詳細規劃佯動和撤離路線。我們要把每一種可能發生的意外都考慮到,并準備好應對方案。我們要讓這個‘紙上談兵’,經過充分的準備,變成將來戰場上敵人無法逃脫的天羅地網!”
“同志們!”王林的聲音陡然提高,“這一仗,如果打成,將一舉奠定我吳起根據地的穩固基礎,徹底打掉馬鴻賓的囂張氣焰,為黨中央和主力紅軍減輕側翼壓力,意義極其重大!有沒有信心,把這個構想變為輝煌的現實?”
“有!保證完成任務!”所有指揮員齊聲低吼,激昂的聲音幾乎要掀翻窯頂。每個人的眼中都燃燒著渴望勝利的火焰。
會議結束,各位指揮員懷揣著明確的假想目標和沉甸甸的責任,匆匆離去,融入陜北的夜色中。他們要將地圖上的箭頭和決心,轉化為緊鑼密鼓的戰前準備。
一份由王林、王光道聯合簽署的、極其詳盡的《關于誘殲隴東馬鴻賓部主力之作戰構想及預案》的急電,擺在了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中央)的作戰會議上。
窯洞內煙霧繚繞,氣氛莊重。老總等領導人傳閱著電文,地圖上被參謀人員根據電文內容標注出了相應的態勢。
良久,首長說道:“這個王林,膽子很大嘛。胃口也不小。想吃掉馬鴻賓一個騎兵旅再加一個步兵旅,這可是一個大仗、惡仗?!?/p>
仔細看著預案中關于“示形”、“誘敵”、“打騎”、“圍步”的各個環節,沉吟道:“計劃很大膽,但也相當周密。充分利用了敵人的心理和地形條件。如果成功,隴東局勢將為之一新。但風險也同樣存在,關鍵在于部隊的執行力和戰場應變。獨立團經過半年休整擴充,戰斗力確有極大提升,但此役要求極高,容錯率很低。”
指著地圖上的伏擊區:“地形選得是好的。關鍵是保密和突然性。一旦泄露,滿盤皆輸。部隊的隱蔽機動和戰前準備,必須做到萬無一失?!?/p>
老總性格直率,說道:“我看這個計劃可行!王林這小子,是從槍林彈雨里鉆出來的,他敢提這個方案,心里應該是有幾分把握的。部隊嗷嗷叫,需要一場大勝來進一步凝聚士氣,鞏固根據地。我同意批準這個作戰構想,讓獨立團放手去干!我們這邊,通知周邊友鄰部隊,做好策應準備,以防萬一?!?/p>
經過一番深入的討論和權衡,最終達成了共識。
很快,一份來自西北軍委的回電,送到了吳起鎮獨立團團部。
王林和王光道神情嚴肅地站在電臺旁,譯電員緊張地工作著。當電文最終被完整譯出時,兩人幾乎同時松了一口氣,隨即臉上涌現出激動和更加堅定的神情。
電文內容簡潔而有力:
“王林、王光道:電悉。爾部所呈作戰構想,經研究,基本可行。原則批準。望你部周密部署,充分準備,堅決果斷,捕捉戰機。務求必勝,一舉奠定隴東局面。此役關系重大,望慎之又慎,行之以果。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p>
王林緊緊攥著電文,看向王光道:“政委,中央批準了!現在,壓力和責任全都到我們肩上了!”
王光道重重點頭:“是啊,接下來,就是要把紙上的計劃,一絲不茍地變成戰場上的勝利!我們這就去分頭落實,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