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豐年獻禮 軍民魚水迎新春
臘月的陜北,北風卷著干冷的黃土,刮在臉上生疼。但吳起鎮及其周邊鄉村,卻沉浸在一片前所未有的火熱與期盼之中。土地改革的星火已成燎原之勢,打土豪、分田地的熱潮讓每一個貧苦農家的炕頭都暖了起來,心里更是揣著一團火。
獨立團團部里,炭火燒得正旺。王林、王光道正主持著一次臨近年關的各營工作匯報會。剛從各處防區趕回來的營長們風塵仆仆,卻個個精神抖擻。
“團長,政委!”二營長黃木生率先開口,他負責的西線環縣方向壓力最大,“這一個月沒閑著!馬鴻賓的崽子們不服氣,派了小股騎兵和民團來摸了好幾次,都被我們敲回去了!打了七次小規模接觸戰,殲敵大概六十多,繳獲戰馬二十一匹,騎槍四十多條!咱們犧牲兩人,傷七人。現在咱們的防線往前推了十里,控制了兩個關鍵埡口,老百姓都說心里踏實多了!”
“好!”王林點頭,“打得靈活,代價小,戰果不錯。繳獲的馬匹優先補充你們營的騎兵排。”
接著是一營長陳阿海,他負責西北鹽池、定邊方向:“我們那邊相對平靜,馬鴻逵部比較謹慎,主要是偵察和小規模騷擾。我們趁機把群眾工作做深了,又新成立了三個村蘇維埃,發展赤衛隊員一百多人。我們還組織工作隊,幫老鄉修復了被土匪破壞的灌溉渠,開了兩百多畝荒地,準備來年種糧。對了,剿了一股三十多人的流竄土匪,繳獲糧食不少,都登記造冊了。”
王光道贊許道:“阿海做得對,軍事壓力小時,就要全力發動群眾,夯實根基。幫老百姓搞生產,這比打十次小勝仗還管用。”
三營長周志明負責北面靖邊方向:“我們營防區土匪窩點多,這一個月端了四個大小匪巢,繳獲最多!光糧食就搞回來近三萬斤,還有大批布匹、鹽巴、大牲口。現在北面幾條商道都清凈了,有幾個村的鄉親主動要求參加咱們的赤衛隊。就是……就是繳獲的酒也有幾十壇,嘿嘿……”周志明憨厚地笑了笑。
王林也笑了:“酒可是好東西,能消毒御寒,也能慶功!按規定上繳一部分,留一些給戰士們過年驅寒,但不準喝誤事!”
最后是剛從南邊華池趕回來的李云龍,他嗓門最大:“團長,政委!咱四營那邊可是唱了大戲了!不光揍了馬家軍的巡邏隊,繳了十幾條槍,最主要的是,咱按團長說的,分化瓦解!華池那邊有個保安團,團長是個老油條,咱把他小舅子帶的一個連給包圍了,沒強攻,喊話勸降,把咱們的政策一說,再把槍一亮,嘿,全連八十多號人愣是沒放一槍就投誠了!現在正進行訴苦教育呢,我看起碼有一半能轉化過來!糧食?少不了!抄了倆通敵的土財主,糧食夠咱四營和當地老鄉過個肥年!”
“好你個李云龍!”王林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這仗打得漂亮,攻心為上,這才是大將之風!給你記一功!”
各營匯報完畢,輜重營長鐘光邦匯總了數據,臉上樂開了花:“團長,政委,各位營長,咱們這回可是真‘發財’了!各營上繳加上團部直接繳獲,光是糧食這一項,除開已經分給群眾和留足咱們自己過冬、開春的軍糧,庫里還堆著足足八萬斤余糧!還有大批的臘肉、粉條、干菜、鹽巴,牛羊牲畜,以及那幾十壇子土燒酒!”
這個數字讓在場所有人更加振奮。在物資極度匱乏的蘇區,這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李云龍咂咂嘴,眼睛放光:“好家伙!八萬斤!這下咱們獨立團能過個肥年了!天天白面饃饃管夠!”
王光道政委笑著搖搖頭:“老李,光咱們自己吃可不行。咱們紅軍能有今天,能在這吳起站穩腳跟,靠的是誰?是千千萬萬擁護我們、支持我們的老百姓!沒有他們給我們帶路、送糧、抬傷員、保守秘密,我們打不了這些勝仗,也繳獲不了這些物資。”
王林贊同地點頭,接口道:“政委說得對。取之于敵,更要用之于民。這豐收年景,是戰士們用血汗換來的,更是老百姓和我們同心同德斗出來的。我看,這批多余的糧食和物資,正好派上大用場。”
他站起身,走到墻上那幅日漸詳盡的吳起地區地圖前,手指劃過上面標注的一個個村莊:“新年快到了。這是咱們紅軍來到陜北,和老百姓一起過的第一個年!意義非凡。我們要讓鄉親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跟著紅軍走,不光能分到土地,還能過上好日子!這些繳獲,來自敵人和土豪,就應該用在百姓身上!”
他轉過身,目光掃過眾人,下達了決定:“我提議,并報團黨委批準:從這批繳獲物資中,撥出五萬斤糧食,以及部分臘肉、粉條、布匹,作為咱們紅軍獨立團送給吳起地區所有鄉親們的‘年禮’!各營匯報上來的困難戶、軍烈屬,要重點照顧,標準加倍!”
“好!”
“同意!”
“就該這么辦!”
在場干部紛紛叫好,神色興奮。
王林繼續部署:“這件事,由政委總負責,輜重營和各級政工干部具體執行。各營、各工作隊,就按照你們匯報的區域和情況,立刻行動。東西不多,但務必保證每家每戶都能分到一份,感受到咱們紅軍的心意。”
“分送的方式要講究,”王光道補充道,“不要搞成簡單的發放救濟糧。要以各營、各工作隊和村蘇維埃的名義,敲鑼打鼓,熱熱鬧鬧地送到老鄉家里去!這是喜糧,是紅軍和老百姓一起斗爭得來的勝利果實,要送出喜慶,送出軍民一家親的熱乎勁兒!”
“明白!”干部們轟然應諾,摩拳擦掌,準備立刻回到自己的防區,將這份特殊的新年喜悅帶給每一位鄉親。
命令很快傳達下去。整個獨立團和剛剛建立起來的各級蘇維埃組織立刻忙碌起來。統計戶數、分配物資、組織人手……一股歡快而緊張的氣氛彌漫在根據地的上空。
大年三十一大早,各村的鄉親們剛打開門,就看到了令人驚喜的一幕:一隊隊戴著紅袖章的紅軍戰士和工作隊隊員,推著獨輪車,挑著擔子,臉上洋溢著笑容,正挨家挨戶地送來年禮。隊伍里還能看到本營熟悉的指揮員身影。
“張大爺,過年好!我們是二營的!這是咱們打馬家軍繳獲的,團里讓送給大家過年!您老嘗嘗鮮!”
“李大娘,您兒子是我們一營三連的兵,這是部隊給軍屬的優待,您收好!過個熱鬧年!”
(三營戰士)“王嬸子,家里孩子多,這點粉條和布拿去做件新衣裳!我們是端了黑狼寨的三營!”
(四營戰士)“趙老弟,今年咱紅軍來了,日子不一樣了!這是咱四營在華池繳獲的,團長命令,見者有份!”
戰士們和工作隊員們的嗓門亮堂,話語暖心。他們不僅送來東西,還幫著老鄉掃院子、貼春聯(內容是“翻身不忘**,幸福全靠**”、“紅軍萬歲”等)、挑滿水缸。
許多老鄉捧著沉甸甸的糧食和平時難得一見的肉食,看著眼前忙活的紅軍戰士,激動得不知說什么好,只是一個勁兒地抹眼淚,嘴里反復念叨著:“這怎么使得……這怎么使得……紅軍真是咱窮苦人的大救星啊……”
“娃他娘,快,把咱家那點棗糕拿出來給同志們嘗嘗!”
“同志,進屋喝口熱水,暖和暖和!”
寒冷的黃土高原上,從未有過這樣一個溫暖的新年。村子里,鑼鼓喧天,孩子們穿著難得的新衣(哪怕只是補丁少點的舊衣洗凈)追逐嬉戲,空氣中飄蕩著燉肉的香氣和歡聲笑語。軍民圍坐在一起,嘮著家常,講述著打土豪分田地的暢快,展望著來年春耕的希望。
王林和王光道也帶著團部人員,走訪了鎮上的幾家軍屬和困難戶。看著家家戶戶門上的新聯、碗里的油腥、臉上的笑容,兩人相視而笑,心中充滿了成就感。這一切,都源于各營將士們的英勇奮戰和扎實工作。
夜幕降臨,團部院子里也擺開了幾桌簡單的年夜飯。王林舉起一碗土燒酒,對全體指戰員高聲說道:“同志們!過去的一年,我們從湘江邊一路血戰,走到這陜北高原,打下了這塊根據地!新的一年,我們要在這里扎得更深,長得更壯!今天的年禮,送出去的是糧食,收回來的是民心!要讓所有敵人都知道,吳起鎮是紅軍的吳起鎮,陜北是人民的陜北!干杯,祝我們新的一年,革命成功,百姓安康!”
“干杯!”
“革命成功!”
“百姓安康!”
洪亮的口號聲和歡笑聲,融入了吳起鎮千家萬戶的守歲聲中。各營的捷報和成果,最終化作了這份送給百姓的厚重年禮,也將獨立團的根,更深地埋進了這片溫暖的黃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