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驅逐艦在北大西洋互轟的消息,如同一聲晴空霹靂,震得全世界頭暈目眩。
各廣播電臺中斷了所有節目,緊急插播這條驚人的新聞:“……美國海軍一艘驅逐艦與英國皇家海軍一艘驅逐艦發生激烈交火!原因不明!雙方均受重創!”
消息通過越洋電報和無線電波傳開,各國媒體的反應出奇的一致:先是難以置信地反復確認,隨后便是一片嘩然。
你們不是在打著嘴炮嗎?怎么就真刀真槍地干起來了?
嚇死人了!
所有人都被這急轉直下的劇情驚呆了!
真打起來了!不是為了殖民地,不是為了霸權,就為了一艘……走私船!
什么走私船這么值錢??!值得英美各賠進去一艘驅逐艦?
就連莫斯科的決策者們,也瞇起了眼睛,仔細審視著這突如其來的資本主義世界裂痕。
華盛頓和倫敦更是措手不及,陷入了一片雞飛狗跳的混亂。
雙方都在第一時間嚴令幸存者不得對外透露細節,并火速派出調查組。
因為靠得太近,兩艦均遭重創,人員傷亡尤其慘重。
雙方的艦長,乃至當事人炮手,都被一炮轟上了天,究竟是怎么打起來的一時之間還查不明白。
但是包括英艦幸存者和走私船上的人員,都證明是美艦打響了那要命的第一炮!
倫敦被各種意外引發的怒火瞬間燃到頂點。
唐寧街十號發表了有史以來對美最強硬、措辭最嚴厲的聲明,痛斥美利堅海軍在公海上對皇家海軍軍艦發動的“卑鄙的、蓄意的偷襲”,是“徹頭徹尾的宣戰行徑”!
聲明進一步擴大打擊面,尖銳指責“美利堅海岸警衛隊長期以來在三海里領海線之外對外國船只進行登臨檢查和扣押,是對所有海洋國家航行自由的嚴重威脅!”
“大英帝國,作為海洋秩序的維護者,絕不容忍此類嚴重違反國際法和海洋自由原則的行徑,必將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維護自身權益與尊嚴!”
——依據當時的國際法,各國公認的領海界線為三海里領海線。
問題是,美利堅扣押的第二艘英籍走私船已經是在離海岸九海里以外了!
在大英看來,這不就是說你在公海上扣押了我的商船,還炮轟了我的軍艦???
這種事從來都是大英對別人干的,大英什么時候吃過這種虧?
造反了屬于是!
華盛頓已經知道自家戰艦捅了大簍子,但面對英國氣勢洶洶的指責,尤其是將其執法行為拔高到“違反國際法”的高度,也只能硬著頭皮頂回去。
白宮搬出新修訂的《海關法》相關條款,辯解稱“根據法規,前往美利堅的船只不得在距離海岸十二海里內的海域卸貨,因此我方有權在該區域內對疑似違反此規定的船只進行檢查和扣押……”
“至于雙方軍艦發生交火,在未查明真相之前,我方不做討論。”
一個咬死“三海里”的國際慣例,一個堅持“十二海里”的國內法。雙方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大西洋上的火藥味變得更加濃烈了!
歐洲其他各國的心態就有點糾結了。
一方面,老牌霸主英國和新晉豪強美利堅都不是什么好貨,看盎格魯-撒克遜人狗咬狗,有種莫名的爽感!
但另一方面,兩個龐然大物的碰撞也很有可能將他們卷入其中。
特別是,戰后脆弱的經濟恢復極度依賴跨大西洋貿易,一旦英美在大西洋開戰,就算不直接卷入,大家的日子也沒法過了。
其他國家的人民需要考慮很多,而英美兩國的普通民眾要考慮地就簡單多了。
報紙上自家軍艦被炸得稀爛的照片,極大地刺激了民族情緒。
“我們的船在家門口被打成這樣了!還能忍?必須讓英國佬付出代價!”——美利堅民眾怒吼。
“皇家海軍百年榮耀豈容美利堅暴發戶踐踏?以血還血!”——英國民眾叫囂。
就在這民意沸騰的當口,羅根再次展現了其無與倫比的攪屎棍功力。
太陽報趁勢推出《第二次世界大戰(迷你版)3:北線戰役》小電影。
電影開頭承接第二部的結尾,英國退伍兵在拼刺訓練后邀請美軍“來一場真男人之間最火熾的碰撞!”
然后話鋒一轉,法國士兵問他:“雖然你拼刺厲害,但你不是炮兵嗎?”
英國佬笑嘻嘻道:“對啊,所以我說來一場‘最火熾的碰撞’,你就說大炮火不火吧?”
“你知道這樣會誤導美國佬的吧?!?/p>
“那就沒辦法了,誰讓美國佬頭腦簡單呢?”
后面就是美利堅人熟悉的劇情:當美軍準備上刺刀時,遭到了英國佬狠狠的炮擊霸凌!
這不是最可恨的,最可恨的是英國佬在開炮時興高采烈地表示:“我們大不列顛早就想狠狠打這群美利堅不孝子的屁股了!”
此話讓其他國家的觀眾笑噴,讓美利堅的觀眾破防!
“原來他們從一開始就在耍我們!”
“陰險的英國佬!”
平時最多是嘴炮,但在這個關頭,效果堪比往烈火上潑灑汽油。
憤怒的觀眾甚至包圍了大不列顛駐美大使館,用爛番茄和臭雞蛋表達了對“祖宗”最關切的問候。
或許是被“美利堅孝子”氣昏了頭,皇家海軍隨后宣布,將派遣一支由一艘戰列巡洋艦、兩艘輕巡洋艦及若干驅逐艦組成的“護航艦隊”,護送一艘滿載蘇格蘭威士忌和英國金酒的貨輪“不屈號”,前往美利堅東海岸。
這支艦隊將在美利堅三海里領海線之外的國際公海海域停泊,然后——賣酒!
對,我帶英要武裝賣酒!
消息傳出,全世界:???
武裝……賣酒?!
這操作過于迷惑,超出了一般國際政治學者和軍事評論家的理解范圍。
話說你賣這一船酒,能賺回艦隊的油費嗎?
再說現在這劍拔弩張的局勢,哪個美利堅商人不要命了,會開著船來到公海上去買幾瓶威士忌?
要說還是法蘭西更懂大不列顛。
法國一篇分析文章樂觀的表示:“放心,英美掐不起來!”
“英國佬從來如此,嘴上喊著捍衛原則和國際法,心里全是生意?!?/p>
“他們根本不在乎能賣出多少酒,他們真正的目的是:用強大的海軍武力作為后盾,逼迫美利堅在實際操作中,承認并嚴守‘三海里領海線’的國際慣例?!?/p>
“一旦美利堅在此次事件中慫了,默認了英國在三海里外‘賣酒’的行為,就等于變相放棄了自己‘十二海里執法權’的主張?!?/p>
“這將為英國廣闊的海外殖民地(尤其是靠近美利堅的巴哈馬群島和加拿大)向美利堅走私酒精飲料,打開一道巨大的方便之門?!?/p>
文章最后酸溜溜地表示:“屆時,滾滾而來的私酒利潤,將遠遠超過這次艦隊出航的成本。英國這是在用軍艦為他們的走私貿易‘護航’和‘開拓市場’呢!”
媽的,我也很想向美利堅走私酒水啊!
那么,美利堅會慫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