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之上,八百黑甲騎士如同一道移動的鋼鐵城墻,緩緩向南推進。
馬蹄踏在官道上,發出的不是雜亂的蹄聲,而是一種沉悶如鼓點,整齊劃一的轟鳴。隊伍所過之處,飛鳥驚散,路邊的行人商旅無不駭然色變,早早地便躲進林中,或是跪伏于道旁,連頭都不敢抬。
這便是饕餮衛。
他們甚至不需要拔刀,僅僅是沉默地行軍,那股子從尸山血海中凝練出的煞氣,便足以讓尋常人肝膽俱裂。
范統騎在牛上,看著這副場景,心里卻沒什么得意的感覺。他一勒韁繩,湊到朱棣身邊,壓低了聲音。
“王爺,前面不遠就是河間府了。”
朱棣聞言,那張被風霜雕刻得愈發堅毅的臉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他只是沉默了片刻,點了點頭。
隊伍在河間府外的一處驛站休整,朱棣只帶了范統和寶年豐,三人換上尋常的布衣,牽著馬,一身煞氣收斂得干干凈凈,朝著記憶中的方向走去。
吳家村。
幾年過去,村口那棵老槐樹似乎又老了一些,只是村里的景象,卻比朱棣上次來時好了不少。泥濘的土路被鋪上了碎石,不少人家都翻蓋了新房,多了幾分生氣。
三人來到吳家門前,那座青磚瓦房依舊立在那里,只是門前的籬笆修得更齊整了些。
范統上前,整理了一下衣衫,這才抬手,輕輕叩響了院門。
“誰啊?”
門“吱呀”一聲開了,一個身影從門后探了出來。
還是那位老大爺,可他的腰背,比上次見到時佝僂得更厲害了,滿頭的白發在風中亂顫,像是一蓬枯敗的野草。他渾濁的老眼警惕地打量著門口三個陌生的壯漢,手下意識地握緊了門框。
“你們是?”
“老丈,還記得我嗎?”朱棣上前一步,聲音放得格外溫和。
老大爺瞇著眼,湊近了些,仔仔細-細地打量著朱棣的臉。看了半晌,他那渾濁的眼睛里,才閃過一絲恍然。
“哦!哦!記得!記得哩!”他干瘦的臉上擠出一絲笑意,連忙拉開院門,“你是……你是俺家莽兒的同袍!快,快進屋坐!兒媳婦,倒水!”
他一邊熱情地招呼著,一邊回頭朝著屋里喊。
可屋里,靜悄悄的,沒有半點回應。
老大爺臉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隨即化作一片黯然,他擺了擺手,聲音低了下去。
“人老了,記性差……她……她不在了。”
范統和朱棣的心,同時往下一沉。
“老人家,這是怎么回事?”范統連忙問道。
“唉……”老大爺領著三人走進堂屋,給他們倒了三碗粗茶,這才拄著拐,顫巍巍地在一條板凳上坐下,“莽兒他爹走得早,就剩下莽兒他娘,一個人把兩個孩子拉扯大。前幾年,莽兒的信兒來了……她心里那根弦,就斷了。撐了不到幾年,人就跟著去了……”
老人說得很平靜,就像在說一件旁人家的事,可那雙布滿皺紋的手,卻死死地攥著拐杖,指節因為用力而泛出青白色。
堂屋里的空氣,瞬間變得沉重。
朱棣看著眼前這位風燭殘年的老人,想起他上次見面時,聽到兒子戰死的消息,還能仰天大笑,高喊“壯哉我吳家好兒郎”。可如今,那份豪情,早已被歲月和接連的打擊,消磨得一干二凈。
“那……吳莽的弟弟呢?”朱棣問道。
“猛子啊,在后院劈柴呢。”老大爺渾濁的眼睛里,總算透出了一絲光亮,“這幾年,多虧了你們這些莽兒的同袍,時常托人送錢送糧過來,日子才算過得下去。猛子也爭氣,小小年紀,就能幫襯家里了。”
正說著,一個約莫十歲左右,身材瘦削,皮膚黝黑的半大孩子,抱著一捆比他還高的干柴,從后院走了進來。
他看到屋里三個陌生的男人,腳步一頓,警惕地看著他們,懷里的柴抱得更緊了。
這孩子,正是吳莽的弟弟,吳猛。
他的眉眼之間,依稀能看到幾分吳莽當年的影子,只是那雙眼睛里,沒有吳莽的憨直,反而多了一種與年齡不符的沉靜與倔強。
“猛子,快過來!這是你哥的袍澤,是貴客!”老大爺連忙招手。
吳猛這才放下柴,走到爺爺身邊,卻依舊不說話,只是用那雙黑白分明的眼睛,好奇又警惕地打量著范統和朱棣。
范統看著這孩子,心里莫名地有些發酸。他從懷里掏出一個沉甸甸的錢袋,放在桌上。
“老人家,這是我們兄弟們的一點心意,您拿著,給孩子扯幾身新衣裳,買點好吃的。”
老大爺連連擺手,把錢袋推了回去。
“使不得!使不得!這幾年,你們送來的東西,夠俺們爺孫倆嚼用好幾年的了!你們在軍中也不易,這錢,俺不能再要了!”
朱棣看著這一老一小,一個念頭,在他心里不可抑制地生了出來。
他想起了自己南歸的那條路,想起了那些破碎的家庭。
他緩緩站起身,走到老大爺面前,鄭重地,深深地鞠了一躬。
老大爺被他這個大禮嚇了一跳,連忙拄著拐杖就要起身。
“軍爺,你這是做啥!折煞老漢我了!”
朱棣伸手將他按住,聲音沉穩,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
“老人家,吳莽是我的兄弟。”
“他為國盡忠,我不能讓他唯一的弟弟,在這鄉野之間,沒了依靠。”
他轉過頭,看著那個眼神倔強的少年,一字一句地說道:“老人家,隨我去北平吧。我們剛好在王府任職,那還缺一個看院子的老人,等猛子到年紀找個清閑的官身繼承。我們這些兄弟袍澤保你們爺孫倆,一輩子衣食無憂。”
“這……”老大爺徹底愣住了,他張著嘴,半天說不出話來。
去北平?去給王爺看院子?
這對他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鄉下老漢來說,簡直就像是天方夜譚。
“我不要清閑。”
少年開口了,聲音清脆,卻帶著一股子執拗。
他抬起頭,直視著朱棣的眼睛,那目光,像一頭小狼。
“我要當兵!像我哥一樣!”
“我要去北邊,殺韃子!給我爹,給我哥,給我娘報仇!”
此言一出,滿室皆驚。
老大爺急得直跺腳:“你個混小子!胡說八道些什么!你哥已經……”
“好!”朱棣打斷了他,聲音里竟帶著幾分激賞,“有志氣!不愧是吳莽的弟弟!”
他蹲下身,與吳猛平視,那張總是帶著威嚴的臉上,此刻卻露出了真誠的笑容。
“你現在還小,殺不了人。跟我回燕王府,我讓你讀書,讓你習武,管你吃飽穿暖。等你長到你哥那么高,那么壯,我親自帶你上戰場!”
“此話當真?”吳猛的眼睛,瞬間亮了。
“我朱棣,一言九鼎!”
老大爺看著眼前這一幕,渾濁的老眼里,淚水終于忍不住滾落下來。他張了張嘴,想說什么,最后卻只是轉過身,朝著堂屋正中那塊空蕩蕩的墻壁,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
“莽兒啊!………莽他爹娘……你們在天有靈,看到了嗎……”
“王爺大恩!老漢我……給您磕頭了!”說罷,他便要跪下。
范統一把將他扶住,嘆了口氣,將那個錢袋,硬塞進了吳猛的手里。
“拿著,小子。以后跟著我們,機靈點,別給你哥丟人。”
吳猛捏著那個沉甸甸的錢袋,又看了看朱棣,終于,重重地點了點頭。
離開吳家村的時候,隊伍里,多了一輛馬車。
老大爺坐在車里,掀開簾子,看著那片他生活了一輩子的土地,漸漸遠去。吳猛則被寶年豐扛在肩上,他沒有回頭,只是睜大了眼睛,好奇地看著前方那八百座如同山岳般的黑甲騎士,看著那面在風中獵獵作響的“燕”字王旗。
他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是怎樣,但他知道,從今天起,他的人生,將不再一樣。
朱棣騎在馬上,回頭看了一眼那輛馬車,又看了看范統,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范統,你給本王上的那堂課,本王今日,算是交上功課了。”
范統撇了撇嘴,嘟囔道:“王府的開銷,這下又得多兩張嘴了……”
話雖如此,他那雙小眼睛里,卻滿是藏不住的笑意。
這一路,去往應天府的路,似乎,也沒有那么難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