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逃亡之路
關(guān)、張兩軍皆潰,劉備引數(shù)十騎奔回沛城,劉備急喚城上軍士放下吊橋(性命攸關(guān)之際,做決定一定要慎重)。
呂布隨后也到,城上欲待放箭,又恐射了劉備(投鼠忌器,既是保命之法又是攻敵大忌)。
呂布乘勢殺入城門,把門將士,抵敵不住,都四散奔避。
呂布招軍入城,劉備見勢已急,只得棄了妻小(事急從權(quán),但輕易舍棄妻小者,非善類也),穿城而過,匹馬逃難。
呂布趕到劉備家中,糜竺向呂布替劉備妻小求情。
呂布念與劉備舊情,令糜竺引劉備妻小,去徐州安置。(凡事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關(guān)、張二人亦各自收得些人馬,往山中住扎。
在孫乾建議下劉備投奔曹操,途中絕糧,嘗往村中求食。
聽說是劉豫州,皆爭進飲食(人的名,樹的影,有個好名聲,好處多多)。
劉安聞豫州牧至,欲尋野味供食,一時不能得,乃殺安妻以食之(為一己之私,以禽獸之法對親密同類,天誅地滅也)。
劉安騙劉備吃下了安妻之肉,劉備知道后稱謝而別(毫無人性之人,即便對己有恩,不除已是恩典,“稱謝”則視其為同類也),取路出梁城。
二、戲虎奪城
劉備與曹操相見,具說失沛城、散二弟、陷妻小之事,操亦為之下淚。
聽說安殺妻為食之事,操乃令孫乾以金百兩往賜之(投其所好,拉攏人心之良方)。
軍行至濟北,夏侯淵等迎接入寨,言兄夏侯惇損其一目,臥病未痊。
操臨臥處視之(親自慰問有功之人,贏得人心,激勵部下,探聽虛實,百利無一害),
令先回許都調(diào)理。
探得呂布近況后,操即令曹仁引三千兵打沛城,操親提大軍,與劉備來戰(zhàn)呂布。
前至山東,路近蕭關(guān),泰山寇孫觀、吳敦、尹禮、昌 豨領(lǐng)兵三萬余攔住去路,操令許褚迎戰(zhàn),許褚奮力死戰(zhàn),四將抵敵不住,各自敗走。
操乘勢掩殺,追至蕭關(guān),布已回徐州,欲同陳登往救小沛,令陳珪守徐州。
陳登臨行與珪商定了應(yīng)對呂布的計策。
陳登向呂布建議:將錢糧移于下邳。
布答應(yīng),并將妻小移去,一面令宋憲、魏續(xù)保護妻小與錢糧移屯下邳;一面自引軍與陳登往救蕭關(guān)。
到半路,登主動請纓先到關(guān)探曹操虛實,布許之,登乃先到關(guān)上,陳宮等接見。
登謊稱:溫侯深怪陳宮等不肯向前,要來責罰。
宮建議:宮等緊守關(guān)隘,呂布深保沛城。
陳登表面答應(yīng),乘夜連寫三封書,拴在箭上,射下關(guān)去(雙方合作,互通有無,最為關(guān)鍵)。
次日辭了陳宮,陳登來見呂布謊稱:關(guān)上孫觀等皆欲獻關(guān),已留下陳宮守把,建議呂布于黃昏時殺去救應(yīng)。
呂布聞言深信不疑(孤證不立,重大事宜,切不可只聽一面之詞),便教陳登飛騎先至關(guān)上約陳宮為內(nèi)應(yīng),舉火為號。
登徑往,向?qū)m謊稱:曹兵已抄小路到關(guān)內(nèi),恐徐州有失,宮等宜急回。
宮遂引眾棄關(guān)而走(軍政大事,豈可不加核實,便做決斷!生死大事,不可兒戲)。
登就關(guān)上放起火來,呂布乘黑殺至,陳宮軍和呂布軍在黑暗里自相掩殺。
曹兵望見號火,一齊殺到,孫觀等各自四散逃避去了。
呂布直殺到天明,方知是計,急與陳宮回徐州,到得城邊方知糜竺奪了徐州,布遍尋軍中,卻不見陳登。
宮勸布急投小沛,布從之,行至半路,見高順、張遼因陳登之言來救呂布。
布得知大怒,急驅(qū)馬至小沛,只見小沛城上盡插曹兵旗號,布正待攻城,張飛領(lǐng)兵來戰(zhàn)。
布親自接戰(zhàn),正斗間,曹操親統(tǒng)大軍沖殺前來,呂布料難抵敵,引軍東走,曹兵隨后追趕。
呂布走得人困馬乏,關(guān)羽攔截,呂布慌忙接戰(zhàn),背后張飛趕來,布無心戀戰(zhàn),與陳宮等殺開條路,徑奔下邳(三十六計,走為上)。
關(guān)、張相見,各灑淚言失散之事,兩個敘話畢,一同引兵來見劉備,哭拜于地。
劉備悲喜交集,引二人見曹操,便隨操入徐州,糜竺接見,具言家屬無恙,劉備甚喜。
陳珪父子亦來參拜曹操,操設(shè)一大宴,犒勞諸將,宴罷,操嘉陳珪父子之功,加封十縣之祿,授登為伏波將軍(有功必賞,以小博大)。
三、虎不離山
曹操得了徐州,商議起兵攻下邳。
程昱表示:布今止有下邳一城,若逼之太急,必死戰(zhàn)而投袁術(shù)(將敵逼至絕境,不智)。布與術(shù)合,其勢難攻。今可使能事者守住淮南徑路,內(nèi)防呂布,外當袁術(shù)(遇大事當防護為先,防范為上)。
操與劉備商量:操當山東諸路;淮南徑路,請劉備當之。
劉備答應(yīng),留糜竺、簡雍在徐州,帶孫乾、關(guān)、張引軍住守淮南徑路。
曹操自引兵攻下邳,呂布在下邳,自恃糧食足備,且有泗水之險,安心坐守。
陳宮建議:乘曹兵寨柵未定,以逸擊勞(兵貴神速,出其不意,易于得手也)。
布因?qū)覕。J為不可輕出(勝敗乃兵家常事,看不透勝敗,不可為將也)。
曹操勸降呂布,布本意讓曹操且退,尚容商議(局勢不利之際,拖延暫緩,不失為良策)。陳宮在布側(cè)大罵曹操奸賊,一箭射中操麾蓋(上下異心,自尋死路也),操遂引兵攻城。
宮向布建議:曹操遠來,勢不能久(遠來之敵,避其銳氣,耗之)。呂布以步騎出屯于外,宮將余眾閉守于內(nèi),操若攻呂布,宮引兵擊其背;操若來攻城,呂布為救于后,此乃犄角之勢也(內(nèi)外夾擊,牽制、速勝之法)。
呂布同意,遂歸府收拾戎裝,布妻嚴氏聞之, 出言勸阻呂布外出。
布躊躇未決(做大事者,猶豫不決乃大忌),三日不出。
宮再獻計策:呂布可引精兵往斷曹兵糧道。
布然宮言,復(fù)入內(nèi)對嚴氏、貂蟬說知此事(向無謀之人問計謀,自尋煩惱)。
嚴氏、貂蟬皆不讓呂布外出,呂布乃出,拒絕了陳宮的計策(英雄氣短,兒女情長!)。
布終日不出,只同嚴氏、貂蟬飲酒解悶(廢物就是這樣養(yǎng)成的!)。
四、求援未果
謀士許汜、王楷見布,獻計:袁術(shù)在淮南,聲勢大振,呂布舊曾與術(shù)約婚,今可仍求之(危難之際,利用舊交求援,可也)。
布從其計,即日修書,就著二人前去。
布令張遼、郝萌兩個引兵一千,送出隘口,抹過劉備寨,眾將追趕不及,已出隘口。
郝萌將五百人,跟許汜、王楷而去,張遼引一半軍回來,到隘口時,云長攔住。
高順引兵出城救應(yīng),接入城中去了(無論出入,有人接應(yīng),事半功倍),許汜、王楷至壽春,拜見袁術(shù),呈上書信。
術(shù)因呂布反復(fù)無信,要呂布先送布女,然后發(fā)兵(對于言而無信之人,能遠離則遠離。無法遠離時,以其實物相押,不失為一良方)。
許汜、王楷只得拜辭,和郝萌回來,許汜等打算像上次突圍一樣,夜過劉備寨(計謀首次使用為出其不意,再次使用便是冒險為之,三次以上者乃送人頭也)。
許汜、王楷先過去了,郝萌被張飛生擒過去,五百人馬盡被殺散。
張飛解郝萌來見劉備,劉備押往大寨見曹操(借花獻佛,送人情的好辦法)。
郝萌備說求救許婚一事,操大怒,斬郝萌于軍門,使人傳諭各寨,小心防守:如有走透呂布及布軍士者,依軍法處治(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各寨悚然(上緊下松,組織管理之弊病也。危急之時,必先杜絕此弊病,以免因小失大)。
劉備回營,囑咐關(guān)、張:切宜小心在意,勿犯曹操軍令(在其位謀其政,頂風作案,愚蠢至極)。
張飛認為:飛捉了一員賊將,操不獎賞,反而下軍令約束,不公(有功之際,多思自失,以免居功自傲)。
劉備勸解:曹操統(tǒng)領(lǐng)多軍,不以軍令,何能服人?張飛、關(guān)羽勿犯之(管理之要——公平、公正、公開)。關(guān)、張應(yīng)諾而退。
許汜、王楷回見呂布,具言袁術(shù)先欲得婦,然后起兵救援。
汜建議:郝萌被獲,操必知呂布之情,預(yù)作準備(冷靜、客觀地分析敵情,是做出正確決斷的前提),請呂布親自護送。
次夜二更時分,呂布將女以綿纏身,用甲包裹,負于背上,提戟上馬。
將到劉備寨前,一聲鼓響,關(guān)、張二人攔住去路,大叫:休走!(對于偷摸之人,大肆張揚則奪其底氣)
布無心戀戰(zhàn),只顧奪路而行(時局不利之時,空費力氣無益,另尋出路,方是正途),劉備自引一軍殺來,兩軍混戰(zhàn)。
呂布雖勇,終是縛一女在身上,只恐有傷,不敢沖突重圍(不能全力以赴之際,智取為上,緩而圖之)。
后面徐晃、許褚皆殺來,布見軍來太急,只得仍退入城,劉備收軍,徐晃等各歸寨,端的不曾走透一個。
呂布回到城中,心中憂悶,只是飲酒(問題是用來解決的,憂悶和飲酒只會傷身、誤事,與解決問題毫無益處)。
五、猛虎被擒
曹操攻城,兩月不下(遲則生變,任何事情宜早不宜遲)。
河內(nèi)太守張楊欲救呂布,部將楊丑殺之,欲將頭獻曹操,卻被張楊心腹將眭固所殺,反投犬城去了。
操得知,遣史渙追斬眭固。
曹操鑒于北有袁紹之憂,東有表、繡之患,下邳久圍不克,欲舍布還都,暫且息戰(zhàn)(前功盡棄,不智)。
荀攸急止:呂布屢敗,銳氣已墮,軍以將為主,將衰則軍無戰(zhàn)心(兩軍僵持,先動搖者,敗也)。陳宮雖有謀而遲,今布之氣未復(fù),宮之謀未定(敵猶豫未決之際,乃我攻打之良機也),作速攻之,布可擒也。
郭嘉獻計:決沂、泗之水。操大喜,即令軍士決兩河之水。
曹兵皆居高原,坐視水淹下邳,下邳一城,只剩得東門無水,其余各門,都被水淹。
眾軍飛報呂布,呂布竟因布有赤兔馬而毫不擔心(危難之際,顯自私本性,速死之道也)。
呂布因酒色過傷,遂下令城中,但有飲酒者皆斬(世事無絕對,“一刀切”施政之大忌也)。
侯成馬匹失而復(fù)得,諸將與侯成作賀(非常時期,非常行事!時機不對,好事變壞事)。
侯成釀得五六斛酒,欲與諸將會飲,恐呂布見罪,先以酒五瓶詣布府(試探之事,虛實相間為上!對,則為實;錯,則為虛。實心相對,生死難料)。
布大怒,命推出斬之,宋憲、魏續(xù)等諸將俱入告饒,眾將又哀告,呂布打了侯成五十背花,然后放歸。
眾將無不喪氣(士氣乃成大事之要素,不可輕之),宋憲、魏續(xù)至侯成家來探視,侯成感謝眾人的救命之恩。
宋憲、魏續(xù)等皆談呂布不仁不義之舉,憲建議:棄呂布而走(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名主而侍。不仁不義之人,遠之為宜)。
魏續(xù)建議:擒布獻曹公(賣主求榮之輩,非良人也)。
侯成提議:先盜布所倚恃的赤兔馬(速勝之法,攻敵要害)。
三人商議定了。
是夜侯成盜了赤兔馬,飛奔東門來,魏續(xù)開門放出,卻佯作追趕之狀(做戲做全套,不可因小失大)。
侯成到曹操寨,獻上馬匹,言宋憲、魏續(xù)插白旗為號,準備獻門。
曹操聞此言,便押榜數(shù)十張射入城去。
其榜文內(nèi)容如下:大將軍曹,特奉明詔,征伐呂布。如有抗拒大軍者,破城之日,滿門誅戮。上至將校,下至庶民,有能擒呂布來獻,或獻其首級者,重加官賞。為此榜諭,各宜知悉(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zhàn)為上,兵戰(zhàn)為下)。
呂布責罵魏續(xù)走透侯成,失了戰(zhàn)馬,欲待治罪,城下曹兵望見城上白旗,竭力攻城,布只得親自抵敵(大敵當前,御敵為先)。
從天明直打到日中,曹兵稍退(知難而退,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
布睡著在椅上,宋憲趕退左右,先盜布畫戟(欲活捉猛禽,先去其爪牙,以免被其所傷),便與魏續(xù)一齊動手,將呂布繩纏索綁,緊緊縛住。
布急喚左右,都被二人殺散,把白旗一招,曹兵齊至城下。
魏續(xù)聲稱:已生擒呂布矣!
夏侯淵尚未信(敵方言論,慎之又慎),宋憲在城上擲下呂布畫戟來(以信物取信于人,可也),大開城門,曹兵一擁而入。
高順、張遼、陳宮等皆被曹兵所擒。
六、虎死狼不懼
曹操入城,即傳令退了所決之水,出榜安民(新得之物,止損為要),與劉備同坐白門樓上。
呂布雖長大,卻被繩索捆作一團,布嫌捆得太緊,要求松一松(身份、地位決定了話語權(quán))。
操表示:縛虎不得不緊。
布見侯成、魏續(xù)、宋憲皆立于側(cè),竟表示布對魏、宋等人不薄(睜眼說瞎話,自欺欺人也)。
憲表示:呂布只聽妻妾言,不聽將計,何謂不薄(撕破臉面,無須客氣)?布默然。
眾擁高順至,操問順:有何言?
順不答,操怒命斬之。
徐晃解陳宮至,操欲留陳宮,宮只是求死。
操以宮之老母、妻子相誘,宮以古訓(xùn)“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親;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絕人之祀”為由,言明老母、妻子之存亡,在于曹操。
宮被擒,請即就戮,并無掛念。
操仍有留戀之意,宮徑步下樓,左右牽之不住。
操起身泣而送之,宮并不回顧。
操下令:送陳宮老母、妻子回許都養(yǎng)老,怠慢者斬(人才能留則留,不能留宜當敬之)。
宮聞言,亦不開口,伸頸就刑(生死不懼者,當敬之),眾皆下淚。
操以棺槨盛宮尸,葬于許都。
操送宮下樓時,布請求劉備向曹操求情(恩情在心中,不在嘴上,說出來的恩情非真恩情也),劉備點頭。
及操上樓來,布表示愿意臣服曹操。
操問劉備意見,劉備以丁建陽、董卓之事對答(以史為鏡,可以知得失)。
布質(zhì)問劉備無信,操令牽下樓縊之,布向劉備提起轅門射戟之事(施人恩情無需記,與人結(jié)怨要記清),張遼鄙視呂布貪生怕死(貪生怕死之輩,人人鄙視)。
操令將呂布縊死,然后梟首。
操問張遼,張遼提起在濮陽城中不曾燒死曹操之事(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敢作敢當)。
操大怒,拔劍在手,親自來殺張遼,遼全無懼色,引頸待殺。
曹操背后一人攀住臂膊,一人跪于面前,請曹操且莫動手。
預(yù)知救張遼的是誰,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