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棚角落里的陳衛(wèi)紅,更是徹底呆若木雞,手里洗了一半的青菜掉回盆里都渾然不覺,目光在那條油光锃亮、象征著難以想象的富足與油水的火腿上流連忘返,眼神里只剩下純粹的、巨大的、幾乎要溢出來的羨慕。
三層閣曬臺上,正在晾衣服的何彩云,動作猛地僵住,如同被施了定身法。
她半個身子下意識地探出曬臺欄桿,脖子伸得老長,眼珠子像生了根,死死釘在陽光明手里的東西上,尤其是那條巨大的火腿!
她臉上的表情像是被一道驚雷劈中,瞬間扭曲,混合著極度的震驚、**裸的貪婪和……無法抑制、幾乎要燒穿理智的嫉妒!
那眼神,真的像是淬了毒,快要滴出血來!
她下意識地狠狠咽了口唾沫,喉嚨里發(fā)出“咕咚”一聲輕響,在這突然死寂下來的天井里,竟顯得格外清晰刺耳。
“明明!你個小赤佬!”
張秀英的聲音帶著劇烈的顫抖,是驚喜過度、幾乎要暈厥的顫抖。
她幾步上前,伸出手想去接那沉甸甸的火腿,又像怕碰壞了似的縮回,在洗得發(fā)白的圍裙上用力擦了幾下,聲音又急又慌:
“這……這許多物事!怎么回事?你哪搞來的?”
巨大的驚喜之下,一個母親本能的對兒子安危的擔憂,瞬間爆發(fā)。
所有人的耳朵都豎了起來,屏住了呼吸,整個天井落針可聞。
陽光明深吸一口氣,臉上恰到好處地露出一種“說來話長”的沉穩(wěn)表情,聲音清晰而平穩(wěn),開始講述那個早已在心中打磨了無數(shù)遍的故事:
“姆媽,你不要急。聽我講。
今朝上午,我跟同學碰好頭,回來的路上,在公園后門那條僻靜的小馬路浪,看到一位老爺爺,大概七十多歲年紀,突然就昏倒在地上,沒人管,看著老嚇人的。
我也顧不上多想,趕緊跑過去,看他還有氣,但臉色煞白,嘴唇發(fā)紫。
我也不懂醫(yī),不敢亂動,就趕緊背起他,一路跑,送到最近的醫(yī)院急診室。
還好送得及時!醫(yī)生講是啥個……急性心絞痛?再晚點送過來,就真真危險了!
我?guī)退麎|付了一塊錢掛號費,一直守在急診室門口,等到他稍微緩過來點,能斷斷續(xù)續(xù)講出屋里廂的電話號碼了。
我趕緊幫他聯(lián)系了屋里人。
結(jié)果你猜怎樣?”
陽光明刻意頓了頓,目光沉穩(wěn)地掃過一張張聽得入神、充滿期待的臉,“來接他的,是他大兒子!
開著一輛烏黑锃亮的小轎車來的!旁邊還跟著一個穿四個口袋中山裝、拎公文包的秘書!
一看就是頂頂大的干部!”
天井里響起一片壓抑的、倒抽冷氣的聲音。
小轎車!大干部!秘書!這些詞匯組合在一起,如同重錘敲在每個人心上,沖擊力無與倫比。
“那位干部同志老客氣了,緊緊拉著我的手,千恩萬謝,講我是他阿爸的救命恩人!硬要塞給我一百塊錢鈔票,我怎么好意思要?
推脫了老半天,他看我實在不肯收鈔票,就講……”
陽光明適時地抬了抬手,展示了一下手中的咸水鴨和那條震撼全場的金華火腿:
“他講,這點東西是他外地老戰(zhàn)友剛送來的土產(chǎn),屋里廂一時也吃不完,放著也是浪費,硬要我拿回來,給屋里廂人嘗嘗鮮,表表心意。
他還講,他父親還有其他子女,都在外地工作,等他們回來曉得了,肯定還要再鄭重感謝我的!”
他最后壓低了聲音,帶著一種鄭重其事的嚴肅感:
“那位干部同志還特意叮囑我,講他的身份是機密,讓我千萬不要對外頭講他的名字和單位,省得惹出不必要的麻煩。我當然一口答應他了。”
故事講完,天井里陷入一片短暫的寂靜。每個人都在消化著這跌宕起伏、如同傳奇般的情節(jié)。
張秀英捂著心口,巨大的喜悅和榮耀感讓她臉上放出光來,聲音都帶著顫:
“哦喲!哦喲!原來你做了這么大的好事體!救了人家老父親的命!這是積大德啊!
人家干部同志感謝我們,也是應該的!應該的!”
她看著那火腿和咸水鴨,眼神徹底從最初的擔憂變成了無上的驕傲,腰桿都挺直了幾分。
李桂花更是激動得滿臉通紅,聲音又高又亮,充滿了揚眉吐氣的味道,仿佛這榮耀是她自己掙來的一般:
“明明你真是!運道好,心腸更好!這種天大的好事都碰得上!還碰到這么懂道理、講情義的大干部!
這火腿……
阿拉活到這么大歲數(shù),還是頭一趟親眼看到整只的!老價鈿了!金子也換不來!”
陳阿婆連連點頭,雙手合十,仿佛在念佛:
“是格是格,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明明你好人有好報!
這火腿香是香得來……聞聞這味道,骨頭縫里都透出鮮氣!”
馮師母藺鳳嬌也由衷地贊嘆,眼神里帶著欣賞:“明明這個孩子,真是不得了!有膽識,有善心,關鍵時刻靠得住。秀英啊,你福氣好,養(yǎng)出這么爭氣的兒子。”
曬臺上的何彩云,臉色一陣紅一陣白,剛才那股子恨不得滴出血來的嫉妒,此刻被一種巨大的失落和難以言喻的酸楚徹底取代。
整條金華火腿!
那得值多少錢?多少肉票?夠她家吃多久的葷腥?
她死死盯著那條暗紅色、油汪汪、象征著潑天富貴的巨物,手指下意識地摳緊了曬臺粗糙的竹竿,指節(jié)都泛白了。
她嘴唇囁嚅了幾下,終究沒敢再像往常那樣陰陽怪氣地刺上幾句,只是那眼神,依舊像生了銹的鐵鉤子,死死釘在那條火腿上,幾乎要將它洞穿。
這條七斤多重、形如琵琶、暗紅油亮的龐然大物,被張秀英和李桂花如同迎請圣物般,小心翼翼地“請”進了陽家前樓最顯眼的五斗櫥頂上——這是家里最干凈、最體面、最不容褻瀆的位置。
它往那一放,瞬間成了整個石庫門當之無愧的焦點。
那股霸道而醇厚的咸鮮肉香,無孔不入地彌漫開來,仿佛給整個空間都鍍上了一層金貴的油光,連空氣都變得“值錢”起來。
鄰居們進進出出,有意無意地放緩腳步,目光總?cè)滩蛔⊥柤页ㄩ_的門里瞟,壓低聲音的驚嘆和議論,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