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第八天正好是七夕節(jié),港城現(xiàn)在的七夕還是偏向乞巧的“七姐誕”而非后世的情人節(jié)。
巧媽全名黃盼巧,之所以叫這個名字,就是因?yàn)槌錾谄蚯晒?jié),這一天也是她的生日。
現(xiàn)在許多港城出生的人過的是陽歷生日,但巧媽翠媽這一輩還是更習(xí)慣農(nóng)歷。
乞巧加上盼巧,所以在這個小家里,這一天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幾個日子之一。
面包店的生意忙,所以準(zhǔn)備乞巧的大部分事情都被托給了芳姐。
芳姐名字叫王芳芳,十來歲就在滬上葉家主宅做傭人,后來被派到巧媽翠媽身邊,一干就二十多年。跟著巧媽翠媽從內(nèi)地到港城,從十三四歲的豆蔻年華到現(xiàn)在年近四十,她已經(jīng)把大半輩子都放在家里幾個人身上了,怡人姐和葉盛鴻剛出生的時候也都是她一起照顧的。在葉家,她也是家中的一份子,是真正的家人。
芳姐相貌中等,個頭也不高,識字不多,算數(shù)只會加減,但她有一點(diǎn)很是厲害,就是從來都沒想過去結(jié)婚,哪怕旁人說得再好,她都不去結(jié)婚。
用她的話說,她在葉家伺候人可是包吃包住有錢拿,得了病三太太四太太都給出錢,小姐少爺也都和和氣氣的。她吃得多,也喜歡吃,但沒人說過她,在這家她更是從沒吵過架,她嫁去哪個家里能有這么好?
她對現(xiàn)在的生活很知足,一點(diǎn)都不想變。
七夕前幾天,芳姐就去紙扎店買了“七姐衣”,香燭是去仙姐廟買的,臨近七夕,仙姐廟都是人,她好不容易才搶到。乞巧用的荷包也是她提前做好的,最后留了幾針給葉怡人和葉念念,讓她們收口做個樣子。
說是拜織女,但這一家子也就芳姐的女紅還過得去。
巧媽學(xué)的糕點(diǎn),翠媽什么都不太精通。小的兩個也是這樣,怡人姐寫字潦草,畫畫也不怎么樣,醫(yī)學(xué)筆記弄得跟天書一樣,不想學(xué)臨床的一大原因就是縫線一直不夠漂亮。葉念念看上去倒是乖巧聽話,但問她會什么?家事廚藝那是一點(diǎn)都不會,真就像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小姐了。
好在巧媽和翠媽也都不在意這些。
兩個女兒都會讀書也都是學(xué)習(xí)的年齡,怎么能把時間花在家務(wù)上呢?不會就不會,自己以后能賺錢請人做就行。
家里倒是葉盛鴻手比較巧,他會修些東西,會搗鼓點(diǎn)機(jī)器。
他在家里作為頂梁柱的一大作用就是修電器當(dāng)半個電工使,有些重物要搬也要他使力氣。
這七夕乞巧,也就只是風(fēng)俗,兩個媽都沒指望著女兒真的能手巧。嗯,要是巧媽知道葉怡人在頭痛手術(shù)實(shí)操說不定還能真情實(shí)意一點(diǎn)。
因著家里開了蛋糕店,這個七夕生日,葉念念準(zhǔn)備了點(diǎn)特別的東西。就是她一直想要的店里賣的生日蛋糕。
生日蛋糕上沒有蠟燭缺少氛圍,她就和葉盛鴻一起融大蠟燭來做小蠟燭,這個還挺簡單的。還有準(zhǔn)備氣球彩帶,港城商貿(mào)發(fā)達(dá),這個東西很好買。
畢竟是給巧媽過生日,蛋糕不能讓巧媽來做。
葉念念就和店里的另一位蛋糕師傅孫姨定了蛋糕坯,奶油也是從店里拿的。
實(shí)際做蛋糕的時候,葉念念沒想到用奶油把蛋糕坯抹均勻也是個技術(shù)活,她雖然工具齊全,但她抹來抹去蛋糕上的奶油還是不聽話,最后還是芳姐出手幫忙。
葉念念準(zhǔn)備做的是水果蛋糕。
切水果倒是不難,葉念念特地去選的高檔水果,價格貴,形狀好,顏色漂亮。怡人姐縫線不行,刀工倒是還好,切得也很漂亮。切完之后,她們一起把水果片貼到蛋糕上,一圈黃桃一圈葡萄還有整顆的草莓。
一起做出來的蛋糕在這樣的裝飾下,總算有模有樣了。
原本葉念念還準(zhǔn)備用巧克力在蛋糕上寫上祝福的話,后面果斷意識到自己做不來,就改成插小紙片了。
翠媽一張、三個孩子一張還有芳姐一張。
翠媽和芳姐都不太會寫字,葉盛鴻的字不錯,她們的紙條是他幫著寫的,都是些簡單的祝福話。
這一天面包店的生意還是很忙,巧媽都有些不想太早回來,不過她知道今天是自己生日幾個孩子還準(zhǔn)備了特殊禮物,再多的錢也比不過自己的孩子們啊,所以今天她還是提前回來了,留幾個員工在店里撐場面。
巧媽打開門已經(jīng)聞到一股霸道的牛肉味。
她愛吃牛肉,小時候家里的牛摔傷治不好,家里就把牛給殺了,肉和皮全部賣了出去,骨頭就留下來熬湯,大骨頭加上丁點(diǎn)牛肉熬出來的湯又濃又香,對那時候的她來說是難得的美味。后來很多年,她都沒有喝過牛骨湯,一直到進(jìn)了葉家。葉家富裕,但牛肉也不是她隨便能吃的,不過還好,偶爾她還是能吃上。
到了港城,雖然她有錢了,但牛肉的價格高,她還是有些舍不得,每個月只準(zhǔn)芳姐買一兩次牛肉。
芳姐知道她喜歡這一口,還特意找葉家主家的大廚問過烹調(diào)牛肉的方法,現(xiàn)在是越做越好。
巧媽還帶著疲憊的臉上涌出笑容。
五太太單水兒死乞白賴也要待在四房,跟在葉興德身邊,她卻找機(jī)會和明翠一起帶著孩子搬出來了。
她知道有不少人說她傻。
港城的生活可不容易,哪怕房租不用自己給,葉興德那邊每個月也給錢,但搬出來之后花銷肯定大。住在四房那邊開銷可都是公中,吃飯用電可都不用花錢,買衣服也能掛賬。而且在葉興德面前露臉多,更容易從他手里掏錢,以后孩子跟他親近也更容易分遺產(chǎn)。
而她——甚至光是搬出去住還不夠,都自己開起了店,做起了生意。
一家小小的面包店,她不是坐在門口收錢的老板娘,而是烤箱前揉面的師傅。
有哪個姨太太會去干這種費(fèi)力氣的活?
面包店生意還不錯,但這么辛苦值得嗎?她幾十年干下來賺的錢還買不起葉興德死后分出去的一棟樓。
可她不想,討飯的日子過多了,人就會忘記怎么昂首挺胸的站直。
她和明翠的三個孩子放在旬太太面前是一定要受委屈的,不是說旬太太不好,她是個場面人,平日里對所有孩子都和氣。只是她有自己的孩子,肯定偏向自己生的,家里的傭人也都是會看眼色,肯定會有所差別。
而分出來過,自己當(dāng)家做主哪怕日子辛苦一點(diǎn),但更像一個家的樣子。
就像現(xiàn)在——
要是在那邊,怎么可能這樣給她過生日?
黃盼巧脫下平底鞋換上室內(nèi)拖鞋,她正想著是不是開門的聲音太小里面沒人聽到,怎么沒人來。燈就忽然滅了。
她習(xí)慣性的想從鞋柜上面的盒子里拿出蠟燭,卻發(fā)現(xiàn)里面的蠟燭沒了。
芳芳忘記買了?那等會要提醒她,等下馬上就得去買,不然怎么吃飯。乞巧用的香燭應(yīng)該有,就是味道有點(diǎn)大。
這個時代的港城,電力偶爾會有不穩(wěn),所以停電并不稀奇。
生日這天停電可能有些掃興,但黃盼巧并不在意。
就在她摸索著想要看看哪里還有蠟燭的時候,蠟燭來了——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
葉怡人端著蛋糕站在最中間,兩個孩子和明翠芳芳都站在旁邊。
蛋糕上點(diǎn)著小蠟燭,小小的火苗點(diǎn)亮了周圍。
黃盼巧一下就懂了,原來不是停電,這是“驚喜”。
她沒想過黑暗下蛋糕上的燭火會有這樣溫馨的感覺,很溫暖。
蛋糕被簇?fù)碇偷剿拿媲埃钅钤谂赃吅爸按迪灎T許愿。”
黃盼巧只覺得一股股的暖流流入她的心田。
這是她的家,這是她的家人。
她們都愛著她。
雖然她這些年已經(jīng)早就知道了這個事實(shí),但這樣的形式還是更讓人感動。
她順從的吹滅蠟燭。
周圍一片黑暗,但很溫暖。
她在心里許愿,希望孩子們都有出息,家里越過越好。
等她許愿結(jié)束,燈又重新打開,黃盼巧看到了貼在墻上的氣球和彩帶,生日蛋糕被重新放回了飯桌的正中間。
大家還給她準(zhǔn)備了禮物。
怡人是一把名牌遮陽傘。
盛鴻送的是相冊。
念念送了一枚漂亮的胸針
明翠送了化妝品。
芳芳送的是她自己做的錢包。
黃盼巧都很喜歡。
念念把蛋糕上面的蠟燭給拿走,滴下的蠟也被清理干凈,然后又把刀送到她手上,嚷嚷著切蛋糕。
這個時候黃盼巧終于想起了自己的生意經(jīng)。
生日蛋糕應(yīng)該是念念的主意,只有她經(jīng)常去面包店能想到干這種事。港城這邊現(xiàn)在很少人弄這種生日蛋糕,但歐美好像不少,一些國外的電視電影上就有類似的情節(jié)。
她隱約記得有幾個富商給孩子們搞生日會就會用上好幾層的大蛋糕,不過因?yàn)榫蹠先硕啵瑸榱朔乐挂馔猓蠖紩÷缘絷P(guān)燈這一步。
如果自己的面包店也要做生日蛋糕,應(yīng)該要配蠟燭,最好還會送氣球。
只是會有很多人定嗎?
生日蛋糕的定價肯定不能低,還需要提前幾天定做……
黃盼巧還想繼續(xù)思考下去,但是她的手已經(jīng)開始切起了蛋糕。
旁邊芳芳在說這個蛋糕是幾個孩子親手做的,念念抹奶油,怡人切的水果,盛鴻也幫了忙。
蛋糕很好吃,就是吃完蛋糕已經(jīng)沒什么肚子吃飯了,她們只能多吃點(diǎn)菜。
雖然家里有冰箱,但冰箱里肯定放不下這么一大桌子菜,都是好菜可別浪費(fèi)了。
吃完飯,還有乞巧,擺上瓜果香燭,焚香祭祀,然后一起賞月聊天。月亮不圓,但一起聊天很高興。
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