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區的“月光潮汐帶”是跨服生態融合的奇跡之地。這里的海水在白天是清澈的藍,到了滿月夜就會變成流動的銀色,岸邊生長著融合了云絮草與珊瑚的“銀珊瑚”,連水里的魚群都帶著云朵海的輕盈和珊瑚海的斑斕。
“檢測到三種水域能量的融合反應!”羅輯的儀器屏幕上跳動著彩色的波形,“云絮草的浮力能量、珊瑚海的生命能量,還有起源河的純凈能量,它們在這里形成了共生循環!”
林舟蹲在岸邊,看著銀珊瑚在月光下輕輕搖曳,觸手般的枝條上既長著云絮草的絨毛,又開著珊瑚海的小花。他伸手觸碰,銀珊瑚竟輕輕彎下枝條,像是在回應他的觸碰。
“它們有智慧!”阿芷驚訝地拍下這一幕,“普通的植物不會有這么靈活的反應。”
三區的向導云輕揚帶來了一個消息:月光潮汐帶的中心有一座“共生泉”,但最近泉眼的能量越來越弱,銀珊瑚的生長速度明顯變慢,甚至有些開始枯萎。“可能是跨服能量融合不穩定導致的。”她指著枯萎的銀珊瑚,“如果泉眼關閉,這片潮汐帶會消失的。”
眾人決定前往共生泉尋找原因。潮汐帶的夜晚比白天更危險,銀色的海水里會浮現出“能量漩渦”,被卷入的物體都會被分解成能量粒子。沒有技能時,只能靠肉眼觀察漩渦的能量流動——它們在月光下會泛起淡淡的黑影。
“跟著銀珊瑚的方向走!”林舟發現健康的銀珊瑚總是朝著遠離漩渦的方向生長,“它們能感知到能量安全區!”
靠近共生泉時,眾人發現泉眼周圍漂浮著許多破碎的回音晶和云絮草種子。羅輯分析后得出結論:“是玩家帶來的外來物品干擾了能量循環!不同水域的物品無序融合,打破了泉眼的平衡。”
泉眼中央懸浮著一塊渾濁的能量核心,原本應該流轉的三色能量變得雜亂無章。林舟想起水域年鑒里的記載:“生態的融合不是堆砌,是平衡。”他試著將收集的“初心信物”靠近核心,信物散發的溫和能量讓混亂的能量稍稍平靜。
“需要各服的水域信物一起凈化!”君莫笑提議,“就像激活防線時那樣,用各服的本源能量調和。”
林舟立刻聯系跨服頻道的伙伴,二區的浪里白條帶著飛魚號的“速行核心”趕來,四區的深海歌者帶來了“回聲貝殼”,五區的炎冰傳送來了“冰火平衡石”,七區的晶月托人送來“水晶碎片”。當七臺服務器的信物圍繞共生泉擺放成圈,林舟發動“四海歸一”,將所有信物的能量導入核心。
渾濁的核心漸漸變得清澈,三色能量重新開始流轉,枯萎的銀珊瑚頂端冒出了新芽,能量漩渦也慢慢消散。系統提示響起:“跨服水域共生機制穩定,月光潮汐帶成為永久生態區,所有玩家獲得‘生態伙伴’稱號!”
當晚,滿月高懸,銀珊瑚在共生泉周圍綻放出熒光,不同服務器的玩家圍坐在一起,分享著各自水域的生態故事。二區玩家教大家如何用速行核心測量水流速度,四區玩家用回聲貝殼播放各服的水域之聲,林舟則給大家講起現實中河流生態保護的知識。
“原來游戲和現實的生態保護道理一樣啊。”小筏子恍然大悟,“都要尊重規律,不能隨便破壞平衡。”
林舟笑著點頭:“不管是虛擬還是現實,共生的本質都是互相守護。”
離開月光潮汐帶時,云輕揚送給林舟一株銀珊瑚幼苗:“種在起源河吧,讓它成為跨服友誼的見證。”幼苗在陽光下閃爍著七彩的光芒,那是七片水域能量融合的顏色。
星際渡船的船艙里,新一期年鑒的稿件已經堆滿了桌角,其中最厚的一疊是玩家們關于生態保護的建議。林舟翻開筆記本,在新的一頁寫下:“水域的未來,不止于探索,更在于共生。”
船帆揚起,下一站是五區新發現的“冰火濕地”,據說那里的溫泉里生長著能治愈水域創傷的植物。林舟知道,跨服水域的故事還有很多,而他們的航線,會永遠朝著需要守護的地方延伸。
月光下的潮汐帶漸漸遠去,但銀珊瑚的光芒和玩家們的笑聲,卻像星光一樣,永遠留在了海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