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就來到了這周日。
近日,程丹琴為了忙碌店鋪里的事情,已經將之前在服裝店里的工作辭去了。
姐弟倆現在的工作重心就是店鋪。
現在一切都準備妥當,就等著曹學雅這的湯頭做好后,就可以開張營業。
星期日一大早,曹學雅與媽媽起床后,一家三口簡單吃了份早餐,母女倆騎著自行車,很快就來到了店鋪。
雖然他們來的也是不晚,但此時店鋪門口可是堆積了許多的東西。
曹學雅從她媽那邊獲悉,她舅舅與舅媽在在思索了多日后,終于決定還是將他們家搬到店鋪這邊,以方便后續打理店鋪。
店鋪樓上用于住宅的位置,面積并不大,僅有一間房間。
下面一樓的后半部分作為已改造成面館的后廚。
本來一家四口準備在那二樓的唯一一間房間里住下,雖說擁擠,但一家四口覺得這都不是事兒,只要能將這店鋪開起來,哪怕他們再受些委屈都沒所謂。
但程丹琴過來后卻不同意。
她心疼她那兩個懂事的小侄兒,而且兩侄兒現在年紀也不小,都是讀書的關鍵期,可不能因為下面生意的吵鬧而影響了他們的學習。
在程丹琴看來,沒有什么比學習更重要。
若是因為開了這家面館而影響了兩個侄兒的學習,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在程丹琴的強烈建議下,無奈,程丹陽與妻子兩人只能又在附近找了一處單間,用于母子三人的居住。
而程丹陽則獨自一人住在店鋪的樓上。
程丹琴見此,雖說一家四口分住兩處到底不方便,但無奈弟弟一家四口實在不愿花這冤枉錢。
任憑她如何勸說,他們都堅持不同意后,也就作罷。
周日早上也正是程丹陽一家四口搬家的日子。
他們起的極早,在之前出租屋的行李已在幾日前都打包好,早上一大早起床后,一家四口簡單對付了一口,就開始陸陸續續的將行李拉過來。
程丹陽叫了兩位與他相處不錯的朋友,拉著兩輛三輪車幫忙搬家。
人多力量大。
雖然一家四口東西不少,但因東西都已整理妥當,放置在一個一個包袱里,搬起來倒也快。
等到程丹琴與曹學雅母子倆趕到店鋪時,行李已搬的七七八八。
見此,曹學雅與媽媽程丹琴兩人也沒閑著,立馬上前幫忙處理新搬過來的行李。
中午幾人也沒顧得上正經吃飯,曹學雅去附近的包子店鋪買了些包子、油條,讓大家隨意的對付一口。
等到東西安置妥當后,晚上兩家人再一處吃個喬遷飯。
他們人多,歸置的倒也快。
下午3點鐘左右,所有的行李都已收拾妥當。
程丹陽與妻子見著他們新整理出來的寬敞明亮的房子,心中激動莫名。
要知道,他們之前所住的那兩間房子,那可是不僅狹小、還逼仄。
曹學雅在下午3點鐘左右就回去了。
因為之前幾日就已答應了爸媽及舅舅等人,這周日要兩家聚在一起吃頓飯。
主要是品嘗一下他們要開的面館的湯的滋味如何。
畢竟店鋪一切準備就緒,只差東風,而這東風就是曹學雅的面湯的調料。
對這,曹學雅已思索許久。
畢竟她并不可能就直接大剌剌的往那湯頭里滴幾滴靈乳,雖說倒也可以,但到底若是被人仔細追究起來,是存在一定的風險的。
她現在并不想將家人置于哪怕一絲一毫的風險中。
哪怕麻煩些,倒也無礙。
因此她在琢磨了番后,決定在家中專門用一個爐子,一天24小時不間斷的熬制一鍋老湯,也就是湯底。
如今他們家廚房中,前幾日她媽根據她的要求, 就已買來了一個專門為她熬制湯底的爐子。
同時又配了一個碩大無比的鍋。
她媽并不知道曹學雅買來這些東西也只是障眼之法,每日里對這鍋可是寶貝的緊。
她知道女兒做這個湯是為了店鋪所用,因此那可是比養寵物都要盡心。
回到家后,曹學雅來到廚房,看著那鍋里的高湯,取了個小勺子,淺淺的嘗了些。
高湯滋味確實比急火熬出來的要鮮美些,但到底差距不是很大,若是用這樣的水平去開面館賺錢,想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打出名氣做成口碑。
曹學雅此時見家中沒有其他人,就取出一個缽子從空間倒出一些些靈乳,之后又加入開水進行稀釋。
對于靈乳的量的把握,她可是極為謹慎的。
對她來講,這東西可是極寶貴的很。
除了他們家日常會飲用一些外,其他的曹學雅可極少外泄。
將稀釋后的一個大缽子的靈乳緩緩的倒進了爐子上的大鍋里。
瞬間,一股不知名的香味就飄了出來。
曹學雅微微點了點頭,等著火候略上來了,又拿了小勺子嘗了兩口。
眼睛一亮,她知道,就是這位。
以她后世,那些加了許多科技狠活動面館的滋味做出來的,也不如她這高湯味道。
等到晚上,程丹琴與弟弟程丹陽及妻子等一家四口回到院子時,就聞到了院子中傳來的濃郁香味。
眾人皆是一驚,彼此互看幾眼。
他們不知道女兒(外甥女)這半日功夫在家琢磨的怎么樣。
只是這味道著實霸道和誘人了些。
但眾人想著,雖說現在還沒嘗到味道,但聞著這香味,就覺得應是不錯。
程丹琴更是露出了一副極為驕傲的表情。
她知道女兒既然張口說要開面館生意,就知道女兒一定是將事情都考慮妥了的才行動。
沒想到現在果然如此。
雖說她現在還只是聞了聞味道,但以她對女兒的盲目信任,總覺得肯定是極好的。
一時欣喜異常,連忙招呼著弟弟一家四口進到客廳。
程丹陽的兩個兒子甚至聞到了院中的味道,吸溜了幾聲口水聲。
但當他們進到客廳后,發現姑父那屋竟然傳出了電視聲。
頓時就雙眼放光,剛想走,但想到這里是姑姑家,連忙站住,以祈求的眼神看向屋中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