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廠的六號樓又叫干部樓,這里住的都是一些廠領導,三樓301室,韓冬正在和姑丈李棟梁和姑姑韓素梅一起吃飯。
兩口子一個廠長,一個工會主席,孩子還在上大學,平常家里也是冷清,韓冬過來,兩口子高興得很。
“冬冬,今天下車間還能適應嗎?”韓素梅夾了塊紅燒排骨給她,關心地問。
“還行,就是有點吵,說話要用喊的,還有,那些青工愛泛黃腔。”韓冬撇了撇嘴。
“那些人都是大老粗,你指望他們說話能有多斯文。哎,你下午沒被人發(fā)現(xiàn)吧。”
韓素梅低聲問。
韓冬搖了搖頭,想起洗手間外孫浩的那驚訝眼神,模棱兩可的話,也不知道這人發(fā)現(xiàn)沒。
李棟梁笑問:“聽說下午沖壓班那邊挺熱鬧,打破了兩個記錄?”
“嗯吶,都是孫浩破的,引料十七秒,實操九十五!”
“哦,那可真不簡單!那小子不吭不哈地就放了兩個大衛(wèi)星啊!”
李棟梁停下筷子,饒有興致地看過來。
“他分數(shù)其實可以更高的,王主任說他磨洋工,扣了他五分!”
韓冬有點不滿的皺了皺鼻子。
“哈哈!這個王黑臉!”李棟梁笑了起來。
韓素梅對這個卻興致不高,把話題又拉到韓冬身上,“你爸也真是的,不是說好去報社了嗎,在辦公室待著多好,跑我們這兒實習個什么勁。”
“是我想姑姑了嘛!”韓冬摟著她姑姑撒嬌。
“你這個小冬瓜,嘴倒是甜。”
韓素梅笑起來,伸手捏了捏她的臉。
韓冬卻不由的想起下午某人,也是這么叫她,奇了怪了,那壞小子,怎么知道自己這個昵稱?
王峰李曉坐了一會兒便離開了,孫浩躲進自己的小單間,把門反鎖,再度掏出檢測器。
“滴——”
“自檢模式啟動……電量殘余:37%……分析模塊激活……”
屏幕上顯現(xiàn)出主菜單:“掃描/測量,分析/診斷,模擬/優(yōu)化,數(shù)據(jù)庫......”
孫浩眉頭一皺,這界面有點不對啊。
這個檢測器之前用得太多,主菜單早就印在了他的腦袋里。
JC2000主要就是掃描測量尺寸,測量速度快,能替代萬能工具顯顯微鏡,但這分析診斷,模擬優(yōu)化是什么鬼?
他先點開掃描測量看了看:“外觀尺寸,表面缺陷,幾何形變,鍍層測量,材料探傷。”
孫浩怔了下,后面三項是新增的,這是大型測量儀才有的功能啊,這個迷你版的之前可沒有。
他趕緊返回主菜單,點開分析診斷:“材料與應力分析,成分與鍍層分析,逆向診斷。”
孫浩眼神一凝,這檢測器肯定不對,這幾項已經有了智能的意味了。
他又點開模擬優(yōu)化,單是從名稱看就能猜出,這個智能化更高。
它里面只有一項:DA工藝優(yōu)化大師。
孫浩看著那個小熊貓圖標,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DA!居然是DA,那個大名鼎鼎的AI公司。
DA公司可以說是孫浩重生時最傳奇的AI公司了,原本是個做股票的私募,卻不務正業(yè)的搞了個AI軟件,引爆了AI界,干崩了鷹醬的股市,可以說僅憑一己之力,就逆轉了世界AI界的格局。
他哆嗦著點開圖標,里面又跳出三個子項:模具CAE仿真,工藝參數(shù)優(yōu)化,故障診斷專家。
孫浩使勁的捏了捏拳,強迫自己不要叫出聲,這他娘的哪是檢測器啊,分明是臺AI智腦!
他又點開了數(shù)據(jù)庫,里面有兩個子項,公用數(shù)據(jù)庫和私人數(shù)據(jù)庫。
私人數(shù)據(jù)庫里面是空的,公用數(shù)據(jù)庫里面只有一個版本號,上面提示:數(shù)據(jù)更新日期:2022.6.4。
正是自己重生那天!
孫浩把檢測器放下,閉目沉思,顯然這個檢測器在他重生時發(fā)生了變異。
這時他突然想起來,當時自己的兜里還揣著一部手機,可那手機現(xiàn)在卻不見了,那部手機上可是裝了DA的APP。
難道是檢測器和手機兩個東西融合了,產生變異?
他越想越覺得這種可能性很大。
他此時也冷靜了下來,這東西肯定要試一下才行,否則只是光有那些名稱,并不能實際使用,那可就是空歡喜一場了。
他趕緊從抽屜里找了一段廢引線,放在桌上,點開掃描測量中的外觀尺寸。
那個小屏幕上便開始出現(xiàn)一段類似二維碼掃描波的圖像,同時出現(xiàn)提示詞:“請把待測量物品放進掃描區(qū)。”
孫浩將掃描頭對準那個引線,只聽見“叮!”的一聲輕響,界面轉換成綠屏。
一行行字符跳動,隨即便出現(xiàn)了一張引線的圖片,在圖片上用標注線標注出了各種外觀尺寸!同時下方持續(xù)出現(xiàn)數(shù)據(jù),整個過程還不到5秒!
之前那臺檢測器,最快的出結果時間要幾分鐘,而且還不穩(wěn)定。
有些數(shù)據(jù)和萬工顯測出來出入很大,特別是一些相對復雜的尺寸。
結果就造成了那個檢測器測一遍,萬工顯還要再測一遍,反倒是耽擱了時間,變得很雞肋。
后來才知道是掃描頭的成像精度有問題,后面雖然有改良的升級版,但廠子里再沒買過,實在是第一次買的太坑爹!
現(xiàn)在孫浩暫時無法判斷剛才測出來的尺寸的準確度,但這個測量速度實在是驚人。
人工檢測在正常生產中,用萬工顯測量,只是撿幾個主要尺寸測量,即便這樣,測一個產品也要三五分鐘。
如果是新模首檢件,那所有尺寸都要測,動輒要一兩個小時,如果這檢測器準確度能過關,那這個效率就恐怖了,那是數(shù)十百倍的提升!
孫浩定了定神,這是檢測器原有的功能,他現(xiàn)在更感興趣的是多出來的那些東西。
他點開了分析診斷—材料成分與應力分析。
屏幕上跳出提示:“是否選用21:34:17掃描收集的數(shù)據(jù)?Y/N”
孫浩看了下時間,現(xiàn)在是21:39,顯然儀器提示的是剛才那個掃描件。
他選了Y。
屏幕再度出現(xiàn)綠屏,白色的字符跳躍。
這次時間稍微久了點,大概10秒,開始輸出文字:
“材質:194銅帶(劣質)
成分構成:銅(Cu)97.4%,鐵(Fe)2.1%,磷(P)0.15%……
異常雜質:鎳(Ni)0.25%(超標)……
分析結論:雜質含量過高,導電性及耐熱性下降,易熔斷。
優(yōu)化建議:更換符合IEC-60317標準的銅材......”
后面給出了優(yōu)化配比數(shù)據(jù)!
孫浩看得目瞪口呆,這.....二十秒的時間,材料廠家的配方底褲便給扒了下來?還給出了優(yōu)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