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復合材料的誕生,其實還頗有戲劇性。
剛開始的時候,姜驕隨身空間大小有限,穿越也有時間限制。
那會兒營地一窮二白,很多物資補給不到位,好多戰士連瓶花露水都要省著用。
但獸人世界的花皮蚊子又毒又辣,被咬上一口,皮膚立馬腫脹充血,駭人極了。
更別提這東西留下的印子,要足足一個月才能消除。
所以很多戰士苦中作樂,有時候會把蚊子的翅膀撕下來,拿這玩意兒喂營地周圍的青蛙。
但喂著喂著,花皮蚊子那些亮晶晶,柔韌性十足的翅膀就被裝在一只竹碗里,留了下來。
更巧的是,姜驕當時本著不能浪費的心理,把那碗“蚊子翅膀”當做實驗素材帶了回去。
花皮蚊子生命力頑強堪比蟑螂。
繁衍速度快,不怕低溫,哪怕是在極端低溫天氣下,也能藏身雪冬茍活。
由于姜驕帶回的素材太多,所以這一碗蚊子翅膀,只是被簡單地登記后,存入實驗室。
中科院一位專門研究材料學的大佬,得知這件事后,表示他對能夠抵御低溫的蚊子很感興趣,想申請素材進行研究。
蚊子再小也是肉。
有棗沒棗反正先打一桿子。
當時恰好有一大筆財政收入入賬,官方干脆大手一揮,直接批準:
批!
只要能出成果,要經費給經費,要蚊子給蚊子!
——所以后續很長一段時間,官方向獸世購買物資的清單上,都特別標注了“花皮蚊子50000只”。
這還惹得姜驕納悶了很久:
難道官方打算向地球引進花皮蚊子,填補北方冬季沒有蚊子的缺憾??
原本這件事早就被她拋在腦后。
但就在幾個月前,這位材料學大佬不聲不響,給了官方和姜驕好大一個驚喜。
研究表明,“花皮黑腰蚊”(暫命名)的翅膀含有一種極其特殊的天然膠質,類似樹脂,能起到防水,保溫的作用。
科學家利用這種提取物,合成出一種新型復合材料“蚊膠一號”,其質感厚度,和市面上常見的塑料差不多。
但“蚊膠一號”延展性極強。
小小一克,就能壓出十個平方面積的合成塑料膜。
這種合成塑料膜,不但延續了防水保溫的效果,還能有效增強透光,牢固性也得到了驗證。
盡管合成塑料膜還在探索實驗階段,產量并不高。
但給獸人世界的冬季大棚,還是綽綽有余。
于是,兩個月前,獸人世界第一座冬季溫室大棚面世。
一個月前,第一批溫室大棚種植的多拉果開花,進行人工干預,施肥管理。
半個月前,人類和獸人通力合作,十座總占地面積一萬平方米的溫室大棚竣工,第一批溫棚蔬菜收獲。
多拉果就是異界版本的番茄。
只不過這東西生長周期短,再加上現代農業技術,以及化肥的產量加成,兩個月不到,這一批多拉果就進入了采收期。
……
……
走進溫棚內部,一股濕熱的氣息迎面而來,這里的溫度,和外面的極寒簡直一個天堂一個地獄。
潮濕的土壤總帶著股特殊的味道。
空氣里彌漫著泥土、肥料,還有植物嫩葉的清新香氣。
幾名穿著荒漠作訓服,外面套著白色實驗大褂的工程兵和技術員,正在田里忙碌。
娜塔掀開兩層用來隔風的獸皮門簾,穿過兩道消毒門,洶涌熱氣直撲幾人面門。
——姜驕昨天已經粗略參觀過幾個種植大棚,今天早上翻了一遍產量報告,徹底坐不住了。
獸人世界的土地,肥沃的不是一點半點。
地面常年累積腐殖土,加上獸世還沒發展到能步入農耕社會,隨便抓起一捧土,放在手里攥一攥,好似能流出油來。
土地樣本的質量,一度讓援建的農業專家夢回幾十年前的大東北。
到處都是種什么活什么的黑土地。
官方派遣的二十多名農業專家,簡直恨不得吃在大棚,睡在大棚,生怕錯過任何苗情。
十座保溫大棚,其中有四座用來種植多拉果,紅樹瓜這類本地瓜果。
剩下六座,一座用來育種,三座用來種植綠色蔬菜,還有兩座,姜驕專門拿出來,作為研究華夏高產稻苗的培育基地。
聽尼拉說,這個世界也是有類似“稻”、“麥”的植物存在的。
譬如愛好和平的白象部落,他們的主食“庫巴”,就是從一種高三米,外形和高粱相仿的禾本植物上采集下來的。
“總指揮!”
“指揮來了?”
在地里記錄植物數據的技術員露出個驕傲的笑,與有榮焉地招呼道:
“咱們培育的大棚雞毛菜、大棚水白菜、大棚生菜已經可以采收了。
其實前幾天就已經進入最佳采摘期,只不過想著要等總指揮您回來,下令收割第一批冬季綠色蔬菜。”
說罷,年紀不大的技術員擠過來,沖她眨眨眼,小聲補充:
“食堂天天用多拉果和蔬菜干做飯,味蕾上都快結網了。
戰士們天天看著這些菜苗一點點長大,饞的要死,嘿嘿嘿……”
“放心,第一批出產的綠葉菜,我沒打算往老家銷售。”
姜驕看穿對方的小心思,丟下一劑定心丸:“全部留下來,優先部落內部供應。”
天天吃壓縮餅干糊糊,好多食草獸人臉都快跟餅干糊一個顏色了。
況且,往老家進口異界生鮮食品,光輻射檢查,無害確認都要經過幾十道程序。
官方菜有專門的籃子工程,保障居民蔬菜水果供應。
大棚出產的新鮮綠菜,體量別說放在整個華夏,就只單說放在某個三線小城市,都無法滿足當地居民一天的消耗。
但這要看和誰比。
在零下四五十度的獸人世界,冬天里出現這么多違背常理的綠色蔬菜,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果實怎么會在冬季成熟?
為什么地里會長出新鮮的,能夠食用的,無毒的綠色植物?
這些東西不應該只出現在灌木叢、山坡、水源以及鳥群棲息的樹叢下面嗎?
為什么在這個叫“溫棚”的山洞里,這些植物溫順的,就像兔人族的幼崽?
巫想讓它們長在哪里,它就長在哪里。
巫想讓它們結幾片葉子,它就結幾片葉子。
(研究員:給菜苗軍訓而已,你們如果和我一樣有強迫癥,也能做到這一點。)
哪怕是跟隨姜驕認識了不少現代物品,自以為心臟已經很強大的娜塔和尼拉,此刻望著綻放在土地上,那一朵朵綿延的綠意,也忍不住齊齊僵在原地。
水獺尼拉看上去還好一點。
娜塔已經快要哭出來了。
一個身高接近兩米的鹿人女戰士,身上腱子肉鼓鼓囊囊。
可眼圈泛紅,還“吧嗒吧嗒”猛猛掉眼淚的畫面,還是相當有沖擊力的。
鹿人前肢跪在地上,淚珠落進泥地:
“‘大冬季是死亡和沉睡的季節,是先祖之靈考驗子民的時刻。’
‘獲取食物的唯一方式,就是冒著生命危險走出洞穴,捕殺獵物,或者消耗夏季儲存下來的根莖和肉干。”
世代相傳的智慧,以及部落里的巫告訴娜塔,獸人是獸神灑在土里的種子。
所以,地面上的,奔跑的四條腿,兩條腿,以及一條腿的,兩只角,一只角和兩只眼睛的動物,都是他們的姐妹和兄弟。
所以,每個獸人都要敬畏自然。
春天只能食用老葉,避開新生的嫩葉。
夏天要放走懷孕的母獸,小心采集掩埋在地下的根莖。
秋天只能采摘掉落在地上的果實,樹枝之上的,是獸神獎賞給鳥雀的恩賜。
到了冬季,一切歸于雪白。
大地陷入沉睡,獵物減少。
獸人們應該停止向土地索取,用死去同伴的血肉,反哺饑餓的野獸。
但巫姜和她的族人們,卻用行動向她們展示了另一套生存智慧:
人和土地是共生的。
不用等土地自己長出食物,他們自己就可以耕種。
還可以把獵物豢養起來,像母獸哺育小獸,等到獵物變得肥碩,再殺掉制作成食物。
如果天氣冷,那就蓋山洞。
如果蛇神阻攔,就殺死蛇神。
如果地面凹凸不平,就“教訓”土地。
(研究員:那叫起壟,不是和土地干仗。)
鹿人感受到了一絲,難以言喻的恐懼。
她無法理解恐懼的來源,所以只能茫然無措地看向姜驕,宛如迷途羔羊,下意識尋求庇護。
“我很難向你解釋這一切,娜塔。”
姜驕輕輕撫摸著鹿人的耳朵,耐心且溫和:
“你眼前看到的一切,并不是什么巫術,或者是魔法。
這是一門叫做‘科學’的技術,它是幫助我們理解世界,理解自身的鑰匙。
而我的同族,正是因為掌握了‘科學’,才能做到這種程度。”
她笑的和手里拿著糖的狼外婆一樣:
“為了部落的未來,為了我,娜塔,尼拉,你們愿意和我的同族們一起學習,怎樣掌握‘科學’嗎?”
水獺揉了揉臉頰。
鹿人驚愕地張開嘴。
隨即,兩人眼中升起熊熊燃燒的狂熱,鄭重地像在宣誓:
“為了部落!”
“為了巫姜!!”
跟在身后的吳幼儀默默扶額。
——快來看,總指揮又在畫餅送人去上補習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