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影西斜,將影子拉得細長。
林照懷著復雜的心情走出鄉塾院門。
抬眼望了望天色,尚早。
他來得早,輸得也快,一盤棋局不過耗去一個時辰,此刻離黃昏尚遠。
只是心頭煩悶,加之小鎮如今擠滿了外鄉人,連那正陽山的老猿也在此盤桓,林照便失了閑逛的興致,抬步徑直走向泥瓶巷。
從小鎮鄉塾到泥瓶巷,中間恰好路過杏花巷的鐵鎖井。
鐵鎖井的那根鐵鏈也不是個簡單物件,論起價值,怕是比“山魈”茶壺和林照手中的紫檀佛珠加起來都要貴。
林照的目光特意在井口逡巡片刻,主要是想看看那位被戲稱為“強人鎖男”的外鄉木訥男子是否出現。
有些意外的是,木訥男子不見蹤影,井旁卻立著一個熟悉的、提著木桶的纖細身影。
是一個看起來柔柔弱弱、楊柳依依的少女。
李柳。
李槐的姐姐,水神轉世身。
林照在楊家鋪子當伙計,與李槐那小子日日廝混,同李家關系也算熟稔。
尤其李二一家也住在泥瓶巷,離他的小院不遠,算得上是鄰居。
林照心中清楚,離了小鎮之后,最重要的其實不是天賦。
是靠山。
心湖養劍、劍意淬體……確實不凡,但終究還需要時間將其轉化成實力。
劍來世界處處透著算計,說不定一時便著了道,壞了事。
因此他會在鄉塾展示不俗的書法和棋藝。
因此他在離開鄉塾后,會到楊家鋪子當伙計。
也因此在阮邛來小鎮后,他會帶著陳平安時不時就去刷個臉、幫點忙。
這一切,不都是為了尋些倚仗么?
李二一家平日里低調,但李二本人是能壓宋長鏡一頭的九境武夫,女兒李柳更是水神轉世,李槐就更不必說了。
偶爾李槐娘親來鐵鎖井挑水的時候,林照撞見了還會幫著提水桶。
李槐像個跟屁蟲一樣跟在他后面掏鳥蛋、下河摸魚的時候,李槐那位潑辣的娘親不僅沒惱,反而笑呵呵的看著林照,目光時不時在林照山上打量,似乎很滿意。
因此林照和這位水神轉世身也是經常照面。
只是兩人關系遠不如李槐那般熟絡。
林照目光投去,少女似有所感,轉過頭來。
四目相對,那雙眸子清澈如秋水,映著天光。
井旁行人寥寥,少女抬眸便瞧見了他。
見是林照,李柳眼中掠過一絲訝異,旋即唇角微彎,頷首淺笑。
“好巧。”林照走上前,見水桶已然裝滿,便自然而然地伸手提起。
“我來就行。”李柳柔柔一笑。
“沒事,順路。”林照將另一個水桶也提了過來,一手一個,對他而言,這點重量不算什么。
李柳便不再推辭,抱著擔子跟在他身后。
林照邊走邊道:“今天怎么是你挑水,阿姨呢?”
李柳輕聲道:“娘親在家里做飯,我見水不多了,就來挑兩桶。”
林照點點頭,兩人一前一后,閑談幾句,沿著巷弄走向泥瓶巷。
任誰也難以想象,這個說話柔聲細氣、見人總是含笑低眉的鄰家少女,竟是那統御萬水的五大至高神靈之一。
兩人到了李家門前,李二媳婦聽見動靜,轉頭便叉腰嚷道:“你個死丫頭,挑個水也磨磨蹭蹭,鍋都要讓你燒干……”
話音未落,瞧見提著兩桶水走在前頭的林照,婦人語氣登時一轉,臉上堆起笑來,“哎喲,是林照啊!快進來坐坐!”
林照深知婦人這張嘴的厲害,也猜得出她方才想說什么。
他禮貌地客套幾句,只道是“恰巧碰見”、“順路”,幫著將水倒進院中的大水缸,放下水桶便告辭離去。
婦人熱情挽留了幾句,望著林照挺拔的背影,越看越是順眼。
長得俊就不說了,家里有錢,還是個讀書人,看著長大的孩子,品行也放心,對自己家一直很有禮貌,也不嫌棄自家窮……婦人心里那點小算盤撥的噼啪響。
李柳在一旁小聲提醒:“娘,鍋要糊了。”
婦人猛地回神,慌忙往鍋里添水,轉頭瞥見身旁溫順的女兒,忍不住用手指戳了戳她的額頭:“你啊!要是能找個……”
話到嘴邊,看著女兒那副嫻靜模樣,后半句卻莫名地沒了滋味,只化作一聲帶著埋怨的嘆息,“算了算了,大傻丫頭,跟你那沒出息的爹一個德行!看看你弟弟多機靈,你這當姐姐的,也不知道學著點。”
李柳抿唇淺笑,并不言語。
她知道娘親想說些什么。
但是……她是絕對沒有那方面想法的。
……
林照步回家中,行至巷口,腳步卻驀然一頓。
前方,一個說書先生打扮的老者,臉上掛著笑瞇瞇的神情,身后跟著個面色蒼白、神情怯怯的孩子,正迎面走來。
倒是巧了……林照眸光微斂,視若無睹般與兩人錯身而過。
然而,就在林照背影消失在巷尾的瞬間,那老者似有所覺,猛地扭頭回望,口中發出一聲輕“咦”。
老人和小孩,自然是劉志茂和顧粲。
因少了顧粲娘親那番暗示,劉志茂并未對陳平安痛下殺手,自然也就未被齊靜春驅逐出驪珠洞天。
凡事皆有初因,林照悄然抹去了那個“初”,后續的軌跡便也隨之偏移。
劉志茂未曾觸犯洞天規矩,在尋得顧粲這份大機緣后,依舊選擇滯留小鎮,希冀著再挖掘些潛藏的福緣。
小臉蒼白、看樣子被嚇得不輕的顧粲聽到劉志茂輕“咦”一聲,心中一緊,聲音微顫:“怎么了?”
劉志茂收回目光,嘖嘖稱奇:“不愧是……此方天地,果真藏龍臥虎。”
“什么?”
顧粲沒聽清劉志茂說什么。
劉志茂卻沒回答,而是反問道:“先前走過去的人你認識嗎?”
顧粲低下頭,囁嚅道:“認……認識,他也住在泥瓶巷很久了,時常碰面。”
劉志茂抓住關鍵:“他不是泥瓶巷土生土長的孩子?”
顧粲茫然搖頭:“不是,他是桃葉巷林家的,聽人說是林家的私生子,被丟到了泥瓶巷,據說當時鬧得挺大嘞。”
聞言,劉志茂眉頭微皺。
桃葉巷林家,雖然不入四姓十族,但也是小鎮的大家族,背后大概率也有高人。
“倒是可惜了。”劉志茂嘆息。
顧粲看不明白,劉志茂剛開始也沒看出什么。
他不是劍修,在小鎮這種地方,一身能夠斷水截江的修為也盡被壓制。
直到林照走遠,劉志茂才隱約發覺異樣。
他不動劍意淬體,也不明白其意味著什么。
但是來自散修的敏銳直覺讓他感受到少年的不一般。
只可惜……
可惜是桃葉巷林家。
林家的子弟,未必能讓他隨便撿漏。
況且,按照小鎮的規矩,他帶走顧粲和小泥鰍,身上僅有的兩袋銅錢已經用完了。
他如果施展手段,怕是會有不小的代價。
尤其是林家大概率也有山上同道,不宜出手。
劉志茂搖頭嘆息,顧粲不明白,只是回頭看了一眼,咬了咬牙。
……
搬山猿出手的時候,或許能用一用他……林照走到院門前,拿出鑰匙,回想起剛才的偶遇,心中念頭微轉。
推門走進院子,林照直接進了屋子,來到墻角,將水缸上的竹木蓋子掀開。
金色鯉魚似被驚動,扇動魚尾,在水缸里濺起水花。
林照目光在鯉魚越發金艷的鱗片上頓了頓,隨后看向缸底的幾塊蛇膽石,若有所思。
他從一旁的竹簍里挑了一塊品相上佳的蛇膽石,倚在水缸邊,拿著蛇膽石在缸前晃了晃。
金色鯉魚的身影頓時不動了,一雙魚眼緊緊盯著林照手里的蛇膽石,滿眼渴望。
“你現在應該也能夠聽懂我的話。”見金魚點頭,林照笑了笑。
金色鯉魚可不簡單。
同為五行機緣的小泥鰍,到青峽島才多長時間,小泥鰍就已經能殺九境練氣士,還能反哺顧粲體魄神魂。
如今林照天天用蛇膽石喂養金色鯉魚,其天賦和潛力絕對不弱于小泥鰍。
“也不知道以你的跟腳,未來能不能和其他的山水精怪一樣化形,總是金魚金魚喚你也不好聽,便想了想,給你取個名字,你聽著看看滿不滿意。”
金色鯉魚扇了扇尾鰭,仿佛在說:說來聽聽。
林照道:“你屬金行,白為金之色,太白這個名字不錯,然其勢過大,我無齊先生那般通天手段,恐難承其重。古人云‘金鑠則流,金之流動不居’,便取名‘白鑠’如何?”
金色鯉魚扭了扭頭,隨后又點了點。
林照竟從那雙魚眼中讀出幾分滿意之色。
一道細微卻純粹的金光自白鑠身上射出,倏忽沒入林照眉心。
林照身體后仰,退了半步,雙眸緊閉。
楊家鋪子后院。
楊老頭睜開眼睛,看向西邊的天空,嘴角扯出一絲譏誚:“還算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若真取了那名字,齊靜春留在你身上的那點手段,也未必能擋住多少因果。”
沒見識的鄉野之人隨便取名字也就算了,偏偏那條金色鯉魚有些跟腳,取了這個名字,反而真的會牽扯些因果。
若是齊靜春全盛時期,自然不必擔憂什么。
但是現在齊靜春自己本就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又能分出多少心力在這群孩子身上?
他嘴里低聲嘀咕:“劍意淬體,生而知之……”
旋即冷哼一聲:“莫名其妙!”
每次看見林照這臭小子,楊老頭心情就不會很好。
正如齊靜春見林照,猜測是歷史上哪位十四境純粹劍修轉世。
楊老頭見林照,想的卻是古天庭的哪位神靈轉世。
但是飛升臺在他手中,仙名真諱,一眼可辨,林照就在小鎮長大,可以說在他眼皮底下,他怎么會認不出來?
又怎么會認錯?
偏偏就是這般怪異,讓楊老頭每每想要布局時多了幾分顧忌。
不知道林照是誰的轉世,更不知道是誰的棋子,這熊孩子不在算中,又喜歡出來攪局,將他落在人間的線東扯西拽……都打了個結!
要不是這小子聰慧,在暴露之前先去了鄉塾見了齊靜春,楊老頭都想直接把他關起來。
……
房間中,林照林照緩緩睜開雙眼。
他感覺到有什么連接起來了,心底忽然生出一道明悟。
這是結契!
也就是說,從今天起,他和白鑠真正性命相息,榮枯與共。
他也真正成為金色鯉魚的主人了。
“這樣就成了?"
林照眉梢微挑,神色間帶著一絲意外。
他原以為至少需滴血畫押之類繁瑣儀式。
然而,念頭方起,一股沛然劍意自心湖深處勃發。
他眼神一凜,當即盤膝坐地,凝神內視。
心湖中,湖面平靜無波,一望無際,宛如明鏡。
林照睜開眼睛。
一道冷冽光華驟然劃破湖面的寧靜,懸停在他眼前。
劍身介于明晦之間,正是【飛光】。
但是相比較昨夜,此時【飛光】的劍身要更加凝實了幾分。
“這是……要養成了?”
林照伸手握住【飛光】。
長劍與他性命相關,伴他而生,可以說【飛光】就是他的本命飛劍。
林照能夠感覺到,在結契后,【飛光】的劍意瞬間強盛了幾分。
他日夜用【飛光】劍意淬體,十五年來注視著它的成長。
對于這柄劍,他再熟悉不過。
尤其是在他的感知中,【飛光】的劍意相較之前,多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屬于金行的純粹鋒銳之氣。
“沒想到結契之后,還能有這種好處。”林照低語,“白鑠屬金,【飛光】劍意變化,應該與這方面有關。”
林照看向手中這柄神異之劍,忽然握緊劍柄,用力下劈喝道:“苦晝短!”
沒有絲毫變化。
劍依舊是劍,湖依然是湖。
飛劍還未養成,飛劍的本命神通自然也成不了。
林照摸了摸鼻子,收回了劍,也不尷尬。
小鎮諸法禁絕,這十多年也沒能找到靠譜的劍經,唯一知道的劍經消息反而是劉羨陽的家傳劍經。
但畢竟是人家的家傳劍經,事關傳承,林照也不方便觀看,尤其是那本劍經需要先死后生,林照更是練不得。
齊靜春只教讀書和下棋,楊老頭那邊更是什么也沒給,一段口訣還是偷師陳平安的。
別說修行功法,林照連凡人劍客的劍術都不會幾招。
不過林照也不著急。
飛劍即將養成,劍經還會遠嗎?
總有一天,他會成為真正的劍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