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浩第一次做藥膳。
其實做湯好喝對有些人來說挺容易的,感覺就像是煉丹,會者不難,難者不會。
會的人,就是把需要的東西,丟進鍋里,然后成了。
不會的人,算著克重,算著時間,算著火候,小心翼翼,丟進鍋里,糊了。
盧教授看小馮手拿把掐,輕松的樣子,覺得他是高手。
他和馮浩在廚房的時候,盧教授就比較好奇八卦的問了馮浩跟他干爸去給大佬看病的事情。
當然不是打聽大佬的病情身體情況。
大佬的身體跟咱們這些升斗小民其實扯不上關系,就算知道了也沒啥用。
他好奇的是其他點。
就像是讀者聽故事一樣,我們就是純好奇,純想漲點腦子,或者漲點姿勢。
這馮浩其實憋了一路了。
跟舍友他也很想說的,但是宿舍四個人,人多而不秘,這說出來等于全部公開。
跟大小姐說的話,有些話其實不好說,比如自己的好奇,緊張,等情緒,畢竟男孩子在女生面前還是有點要面子的。
而盧教授一直給他感覺就是很溫和,捧哏都很厲害,誰跟他聊天都舒服,而且盧教授不會說別人的事情,從來不說,我朋友XXX什么時候XXX,沒有這種句式,哪怕他認識焦老,也很少提。
馮浩對盧教授還有一種對師長的信任成分。
他很敞開心扉的道:“第一次去,太繞了,感覺像是有陣法一樣,走好幾圈,但是位置應該就是跟前,沒有走遠,很神秘……”
盧教授附和:“估計是有特殊的安保措施,所以你感覺時間長?!?/p>
“進到屋子里空氣感覺恒溫恒濕,甚至有一種腦子比較清新的感覺,好像自己比平時更聰明了,有種修仙大能的洞府,更有靈氣的感覺?!?/p>
這個盧教授有聽過:“嚯,我猜是什么新風系統吧,我聽說外國賭場里有這么整,里面的新風系統還加氧,讓人進去,腦子更活躍?!?/p>
馮浩跟盧教授豎起大拇指,盧教授一說就能說到東西。
老少兩人在廚房瞎聊一塊吐槽,老盧還搭把手。
而外頭陽光房,太陽落山,天漸漸黑,房里的燈光也亮起來。
楊處接替了泡茶任務。
他泡茶一般,只是會泡,比較有耐心。
還是一邊泡茶還能一邊跟焦老聊天。
其實焦老退休后,愿意找老盧,也是寂寞了。
人好像一退休,孩子回來就把他當老人,擔心他這里不好,那里不好了,一種照顧病人和小孩的心態。
其實他退休前一刻還是在工作的。
但是這個心態完全變了。
少年的心理問題,老年的心理問題,其實都有問題。
但是今天跟這個小家伙聊天,焦老感覺自己像是回到崗位一般,像是下屬還在認真跟自己請教工作,自己說的,對方認真記錄,在乎,像是有機會都會去執行一般。
越聊還越對胃口了。
他升起一股子惜才的心。
當然也跟他退休了心態變了有關,他如果還在崗位,對人考察的角度又不一樣,可能更嚴格,或者更求全。
但是現在退了,心里會更柔和一些,看小輩也不會那么嚴苛了。
不過這個孩子的家教應該也是官員家庭。
其實差別還挺明顯的。
官吏區別挺大。
吏更追求執行,做事,沒有宏觀的觀念,把自己一畝三分地弄好就行。
但是能被稱為官,視線就不能如此短小,還要放遠看,也不會執著想著這個崗位,福利會更多多少,如何撈油水,而是會更加統籌的想,這個崗位自己能為人做什么,自己能得到什么進步,下一步怎么走。
眼前這個小伙子雖然年紀小,才大四,二十出頭,但是觀念已經超越了吏員,他很有想法,也不會毫無邊際,上學學習,做事,聽他說的,都很認真,一樁一樁,不是假大空的。
焦老喜歡馮浩,覺得這是個有意思的小伙子,親切,好玩,像是自家晚輩一般。
現在看了晚輩帶來的朋友,也很靠譜,完全不同的氣質。
當然中間也有聊到馮浩。
楊處多精明的一個人啊,他從不在背后說人壞話,他在背后都是夸人,比如這人貪玩,他會在背后說這人聰明腦子靈活,比如說這人做事慢吞吞,他會在背后說這人沉穩,沉得住氣,慢吞吞,可不沉得住氣么,別人都急死了,他還慢悠悠的。
他在焦老面前夸馮浩夸的超級真誠。
“浩子是我們宿舍老幺,年紀最小,但是他為人至誠,和我們宿舍每個人的關系都相處非常好,我們宿舍的老大哥肖哥家里條件比較一般,浩子待他其實更好一些,他心軟,心善,他每天學習很認真,很自律,雖然畫畫獲獎,茶藝獲獎,抖音也粉絲很多,但是他每天還是堅持學習,自習室,圖書館,每天還堅持跑步,他生活簡單,至誠至善,跟他一塊,我們都很安心,也不自覺會被鼓勵到……”
焦老點頭,難怪他特別喜歡馮浩,這個孩子就是特別至誠。
而且一個人的朋友是什么樣,其實就是這個人是什么樣的寫照。
馮浩這個朋友也很靠譜上進務實努力聰明。
一老一少聊的也開心。
楊處真誠還熟悉一點官場之道,讓焦老同時感受到少年的活力和官場不成熟的下屬那種相處的感覺,微爽。
馮浩和盧教授在里面準備魚。
清蒸魚材料準備好了,不著急蒸,等煲的羊湯時間差不多再蒸。
阿姨先弄其他菜。
飯前,盧教授又把焦老拉著去他的地下室參觀了一遍小收藏。
其實就是飯前先散散步,騰空一下胃,一會吃的香一點。
不是古玩,可能少部分是,大多數是彭導拍戲收集的東西,有一個屋子,這個小區的地下室很高,有人做了躍層,拆成兩層,但是盧教授家沒有拆,高的空間,人會舒服一點,這個地下室有兩頭采光,不太悶。
彭導收集的東西就很多,大約是各種拍戲道具,可能有些還是經典鏡頭的東西,很有歷史感,盧教授每次都把彭導拿回來的每樣東西,認真的做一個解釋說明,哪部劇的道具,哪個情節,具體是做什么的,什么朝代的,進來看的時候,一點都不亂,有點像是參觀博物館那種感覺。
有這樣一個老公,你撿根蘆葦回來,他都給你寫一篇論文,擺起來,能不喜歡嗎?(馮浩:盧教授不愧是軟飯圣祖,這個軟飯吃的太全面了。)
這參觀一遍,簡直等于熟悉了一遍我國的影視劇歷史了。
這一參觀來回走,步數搞了差不多兩千步了,盧教授就安排可以準備去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