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年沈院長其實留一手,沒讓自己請的那個專家鑒定這些佛像,專家鑒定其他是假,并讓他轉賣,回點本的時候,他當時就略微覺得不對勁,覺得專家人品有點不好,后續沒有讓鑒定這些東西了。
他是乍富,錢多的不知道怎么花,心態膨脹,所以上當,但是也不是真傻。
買佛像是沖動了。
跟傳銷一樣那個氛圍。
當年國寶外流,還專門拍了電影,阻止國寶外流,成龍演的。
這東西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文化,是傳承,當時買的時候還挺驕傲的。
愛國思想爆棚。
覺得自己有點錢,也算做了有用的事情。
誰曾想,愛國也會被騙,專騙這一類人。
后來這些東西也不讓賣,家里要讓人來搞衛生什么的,就放暗室里了。
說實話,這地方,小偷摸來都要被嚇死,猛地到一個黑屋子,黑戳戳的站著那么多人?每雙眼都望著你,真的挺嚇人的。
因為暗室空氣流通不是很好,猛地進來都是鞋油味道。
還有其他化學試劑,這味道是有點沖的。
開門緩了緩。
暗室的燈光還挺好,挺亮。
冷白光。
郭教授看了八尊佛像,其中兩尊馮浩拍照了,剩下的沒有,不過他從視覺去看,反而看到的是另外兩尊。
都說眼見為實,其實古玩里,這句話是錯的。
眼見的不一定為實。
反而是眼睛會欺騙你。
郭教授看了他覺得更真實的兩尊,仔細的研究了一下,造假造的很好的工藝,高仿,外頭的專家,稍微學識不那么完善的,都會當成真的。
主要佛像雕塑這個大類,現在不讓隨便交易,研究的資料,也有些參差不齊。
馮浩說他嗅覺好,聞出來的,他對古玩知識完全不懂,這一點,郭教授反而是認可的。
真懂一點,半桶水的人,就會用自己半懂不懂的知識去論證,造假的坑的就是這類人,完全不懂的話,還坑不上。
純嗅覺,就不會從表面去參考,把那些障眼法反而都排除了。
其他的鞋油和老泥造假的佛像其實功底都挺不錯的,開臉都很好,但是造假的時候,想的是金錢不是信仰,百無禁忌。
沈院長這些佛像也不是同一批買的,畢竟一批能買這么多,傻子也知道不對勁。
大聰明都知道雞蛋不放一個籃子,都是這里一個籃子,那里一個籃子,分開放,但是最后這些籃子在同一輛車上……
郭教授仔細看那尊石佛。
石佛有點太新了,新的不像舊物,很干凈。
這尊石佛樣子有點怪異,不是通常的品類。
在鑒定的過程,郭教授跟馮浩聊天,已經把馮浩從腦殘雇主升級為有點專業的馮小友了。
他鑒定的時候,基本上不看別人,對王助理也沒有討好。
王助理也無所謂,能干活的人就有干活的人的用法,想要被人拍馬屁,有專門會拍馬屁的人,沒必要把技術型人才拿來拍馬屁,把拍馬屁的人才用來搞技術,這樣就亂套了。
領導知人善用,其實就這么一點要求。
郭教授手上戴上手套,輕觸佛像面容。
馮浩:……其實不用這樣講究,我剛剛用干抹布擦來著。
姐姐沈莉:……我用的濕抹布。
“這尊佛像,面相豐腴飽滿,雙目微垂,神態祥和,衣紋流暢自然,仰覆蓮式蓮座,后腦缺部分,應該是挖掘的時候人為損壞了,這個樣式比較少見,可能是天龍山石窟出品,20世紀初遭盜鑿流失。
2018年紐約佳士得拍出一尊唐代石灰巖佛首,高35厘米,成交價120萬美元,原屬龍門石窟賓陽洞。
完整的唐代石佛立像,高1.2米,帶蓮座,市場的估價500萬-800萬。這尊石佛頭部損毀嚴重,面部也有毀損,估價300萬,不過我國現在禁止流通未清退的非法流失文物。”
郭教授說的挺嚴肅的,沒開玩笑,主要是搞文物研究的,遇到這個情況,都很無奈,就是強盜偷你祖上東西,高價賣給你,或者壓根不賣,光明正大放他們那展覽,是歷史也是屈辱。
證書什么的都在暗室里,沈院長拿出來給郭教授看。
他買的是拍賣渠道,有清晰的流傳證明,他還挺謹慎的,就是沒有想到拍賣也有假的,專騙愛國人士。
就像是愛馬仕代購,給你完整的購買記錄憑證,什么都是真的,只有那個包是假的。
郭教授繼續干活。
鑒定多了,其實也習慣了。
青銅佛像很漂亮。
但是郭教授眼里也是一眼假,只是馮小友挑出來,或許是有不一樣的。
郭教授對馮浩道:
“這佛像用的是黃銅,明代才大規模開始使用,但是這個佛像風格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以青銅為主,所以單從這一點的話,這尊佛像是后世仿制的,但是你覺得不一樣,說不定是有玄機。”
郭教授剛剛聽馮浩說了他的嗅覺感受。
就是覺得其他的味道是有些刺鼻的,他挑出來的這些還好,沒有那奇怪的味道,有些味道也不好聞,但是是有細微區別的。
郭教授覺得能挑出這么多不同的東西,就是有特別天賦的人。
沈院長說自己干兒子泡茶很厲害。
所以有人嗅覺有天賦,也很正常,一通百通。
郭教授沒有因為對方不是內行,就瞧不起人,反而很尊重馮浩的意見。
盡管表面看,已經覺得是假的,他還是認真的研究了一下。
高鼻深目,衣紋厚重呈“U”形平行排列,背后雕刻火焰紋,符合南北朝時期佛像的特點。
這個佛像有點重,郭教授讓馮浩一起幫忙。
這尊佛的底部落款是“卍”加上一個“壺”,**型符號,有點像是唐代的。
在和馮小友挪動的時候,感覺到重量好像不太對。
郭教授此刻直接就跪坐地上,撅屁股研究。
包里有些高科技的小道具,不過他一般不怎么用,大多數他自己能鑒定,上高科技,就是有存疑的情況。
這尊佛敲擊的聲音和重量都不對。
銅佛的回聲不是這樣的。
重量感覺好像對不上。
底部那個壺有點奇怪。
郭教授想到自己看到的一本書《大唐西域記》其中記載了“浮屠密藏,機巧神通”的內容,他摸著底部的藥壺,感覺像是個把手,想摳,摳不動。
馮浩說:“郭教授,我的力氣大,要幫忙嗎?”
郭教授點頭。
“你試試,這個能不能扳動,如果可以,旋轉三十度。”
馮浩沒有問三十度是多少,慢慢的壓著摳,好像能摳動,輕輕的轉,果然轉到一個角度的時候,就聽到輕輕的疙瘩一聲響。
在眾人的注視下,青銅層滑軌分離,胸腔緩緩展開,像是墓葬探險,露出里面的一尊三個巴掌高度的金色的內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