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在重重壓力之下,終究是扛不住了。
只得收拾了行裝,滿心不甘地搬進了沈府那清冷偏僻的佛堂。
沈月華雖然不頂事,倒是個孝順的。她緊隨母親步伐,一同蜷縮于佛堂幽暗的角落,與王氏并肩而坐,母女倆同聲共氣,滿腔怨懟地詛咒著沈星沫的名字。
沈云曦則是一路梨花帶雨地去找父親沈青山。
她抽抽噎噎,言語間極盡避重就輕之能事,將公堂上的種種“委屈”添油加醋地訴說了一番。
其核心主旨,自然是控訴沈星沫如何“得理不饒人”,如何“心腸歹毒”,硬生生將母親和舅舅王廣斌構陷成了“謀財殺人”的惡徒。
對于王氏侵吞亡妻嫁妝這等行徑,沈青山內心也是鄙夷不齒的。
因此,王廣斌被流放,王氏被罰入佛堂,他心中并無多少波瀾,甚至覺得是咎由自取。
然而,沈青山最是個極好臉面的人。
這等內宅陰私竟鬧到了公堂之上,王氏的誥命也被褫奪,成了全城的談資,這簡直是當眾狠狠扇了他沈青山的耳光!
他心中一股無名火起,盡數燒向了沈星沫:
自己明明已發話,讓王氏三日內將嫁妝如數奉還。一家人關起門來,多點少點,何至于如此斤斤計較?偏要把家丑外揚,鬧到官府去,簡直是有辱門楣,丟盡了他沈府的顏面!
他想狠狠地訓斥一番這個不省心的二女兒。
無奈去叫沈星沫的下人,唯唯諾諾地回復:“二小姐一直在忙,說等得了空了,再來給老爺請安。”
沈星沫在公堂上說要宴客,并非虛言。
一回到暖星閣,她便雷厲風行地吩咐下去,列出單子,命人即刻采買所需的上好食材,著手準備。
“父親,二妹妹這才剛拿到嫁妝,就如此大手大腳地鋪張揮霍。終究是年紀小,尚未及笄,不懂得持家之道。”
沈云曦適時地在一旁溫言軟語,將一副善解人意、顧全大局的長姐風范展現得淋漓盡致。
“女兒身為長姐,或可替二妹妹分憂,代為管理一二?”
沈青山看著大女兒如此“懂事”,心中倍感欣慰,覺得總算還有個女兒是貼心知禮的。
沈云曦見父親神色松動,趁機又上了一劑猛藥:
“況且,她一個未出閣的姑娘家,竟要學那男子做派大擺宴席,還公然邀請處男入府……”
“父親,此事若傳揚出去,于二妹妹的閨譽,于我們沈家的名聲,恐怕都……不太好聽啊!”
“真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逆女!”沈青山果然被點起了怒火,一拍桌子喝道,“看我不去好好教訓她!”
話音未落,他已一甩袖子,怒氣沖沖地直奔暖星閣而去。
沈云曦緩緩步至后方,輕聲細語地對柑桔吩咐道,讓她安排人手,暗暗留意暖星閣的一舉一動。
一腳踏入暖星閣,沈青山卻不由得一怔。
眼前的院落,與他記憶中似乎大不相同了。處處整潔,井井有條,仆役們各安其位,步履輕快,忙而不亂。
雖依舊不見奢靡鋪張,但整個氛圍卻透著一股沉靜而有力的秩序感。
沈青山隱隱覺得哪里變了,卻又具體說不上來,只覺得一股無形的屏障讓他那“沈府主人”的氣勢竟有些無處著力。
這莫名的感受,倒讓他胸中那團火氣不知不覺消散了幾分。
更令他意外的是,他竟在院中看到了身著宸翰殿侍衛服飾的人!
那可是皇家侍衛!沈青山心頭一凜,方才那點因環境改變而產生的微妙不適瞬間被敬畏取代,他不得不收斂起那副興師問罪的家主派頭。
這時,一向機靈的青榆上前,見到沈青山,非但沒有畏懼,反而朗聲道:“沈大人安好!那日您醉酒酣眠,未曾驚動,真是萬幸。”
“也多虧了我們殿下恰巧路過,察覺府中殺氣濃重,當機立斷出手相救。否則,只怕今日這沈府,早已是……白帆高懸,舉家哀痛了。”
救命大恩!這頂帽子扣下來,沈青山的身形頓時又矮了三分。
他連忙拱手,臉上堆起感激之色,連連道謝:“是是是,大皇子殿下救命大恩,下官銘感五內!改日定當登門叩謝!”
恰在此時,沈星沫聽到院中動靜,推門而出。
她一眼便看清了形勢,從容上前,接口道:“父親來得正好。此番確實全賴大皇子殿下神勇相救。女兒思來想去,救命之恩,不可不謝。”
“只是女兒身為閨閣女子,不便拋頭露面外出致謝,故打算在家中略備薄宴,聊表心意。只是……”她頓了頓,面露恰到好處的難色,
“女兒沒有兄弟可以出面作陪,思慮再三,想請聞家表兄代為相陪,不知父親意下如何?”
這番話條理清晰,理由充分。
大皇子身份尊貴,再是傳聞紈绔,終究是皇族血脈,更是沈家滿門的救命恩人,于情于理都該鄭重道謝。
若能借此機會與皇子建立起良好關系,對沈府的前程更是大有裨益。
沈青山聽著,覺得女兒這番安排既周全又穩妥,分寸拿捏得極好,甚至顯出了幾分過去未曾留意的懂事與練達。
他不由得連連點頭,臉上露出贊許之色:“好,星兒考慮得甚是周到!如此甚好!就這么辦吧。”
沈星沫隨即以事務繁忙為由,得體地告了退,并差遣小廝恭敬地將沈青山送出了暖星閣。
直到回到主院,沈青山坐在椅子上,才猛地回過神來。
自己這一趟去暖星閣,本是要做什么來著?不是要去教訓那個“逆女”的嗎?怎么……怎么就被三言兩語打發回來了?
沈星沫那句“沒有兄弟”像根刺,精準地戳中了他無子的隱痛。
更可氣的是,沒有兄弟作陪,難道他這個堂堂家主父親,就不能親自出面陪大皇子了?
這逆女,分明是存心不給他這個父親臉面!
想到這里,沈青山只覺得一股郁氣堵在胸口,比去之前更添了幾分惱怒:
“果然是逆女!氣煞我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