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沙嗚咽,卷起郭昕褪色的披風。
老將軍布滿老繭的手突然一顫,緩緩抬起,那是一個久違的長安禮。
二十五載西域風沙未曾磨滅的動作,此刻在他蒼勁的指節間重現。
剎那間,城下鐵甲錚錚。
雙鬢染著白發的老兵們不約而同地抬起右臂,動作略顯生疏卻莊重萬分。
有人指節變形已不能并攏,有人缺了手指仍竭力維持著禮儀。鐵手套撞擊胸甲的聲音如驟雨般響起,最年輕的戍卒不知自己早已淚流滿面。
落在江葉身后的王正青,緩步上前,站在江葉身側。
他們是一千兩百年前的軍人,而他是現代軍人。
王正青凝視著眼前飽經風霜的安西老兵們,右手緩緩抬起,學著江葉的樣子行了一個標準的唐禮。
他的動作略顯生澀,卻格外莊重。
遠處的沙丘上,楊芳下意識地摸出手機。
她將鏡頭對準了這跨越千年的相遇。
江葉與王正青并肩而立,向著鎧甲殘破的安西軍鄭重行禮。夕陽為這一幕鍍上金色的光暈,眾人的身影在手機屏幕中構成一幅奇妙的畫面。
江葉的赤誠,王正青的莊重,與安西軍那身鎧甲斑駁卻脊梁不屈的身影,在這一刻構成了跨越千年的和弦,現代的赤誠與古拙的堅毅,在暮色中水乳交融。
“咔嚓。”
輕微的拍照聲被沙漠的風聲淹沒。
江葉對郭昕拱手道:“郭將軍,還請速速派人將這些物資運入城中。免生變故。”
江葉可擔心萬一吐蕃什么的,突然來襲。
雖然這個幾率很小,但再小也是有那個可能。
郭昕目光一凜,當即轉身喝令:“張虔,帶兩隊人馬,立即搬運物資入城!記住一粒米都不許灑落。”
“得令!”張虔抱拳應聲,立即點齊二十名精干老兵朝物資堆奔去。
當隊伍經過那袋敞開的面粉時,所有兵卒都被那雪白的面粉給吸引住。
他們還從未見過如此雪白的麥面。
這麥面竟比那冬日里的雪,還要白,白得晃了他們的眼。
“這、這恐怕比長安上元節御賜的宮餅用的麥面還要精細。”見過世面的老兵驚訝出聲,他仔細地收攏袋口,動作輕柔得像在整理稀世珍品。
其余人收斂心神,開始將沙丘上的物資逐一搬運至輜重車上。
陳學林注意到幾名老兵正欲搬動那些鐵箱,上前一步提醒:“這些鐵箱子要小心,里面的東西威力巨大。務必輕拿輕放,將它們單獨放在一個車上。否則,一個不慎,咱們所有人小命不保。”
老兵聽得驚詫,低頭看著手中的不大的鐵盒子,“這東西,有這等厲害?”
陳學林點點頭,“對。到時候讓王哥給你們展示看看,你們就知曉了此物的厲害之處。”
周圍的兵卒們聞言,對鐵皮盒子里的東西越發好奇,搬運時也變得越發小心。
郭昕對著江葉一行人做了個“請”的手勢,親自引著江葉六人向城門走去。
身后的安西老兵們推著吱呀作響的木質輜重車,載滿米面油糧緩緩跟隨,車輪在沙地上碾出深深的轍痕。
穿過厚重的城門,眼前的景象讓江葉一行人呼吸為之一窒。
很巧的是,江葉一行六人都曾在現代游覽過龜茲古城遺址,見過那些被風沙侵蝕的殘垣斷壁。
而此刻,真實的龜茲城就在他們的眼前。
夯土城墻內側布滿煙熏火燎的痕跡,幾處坍塌的缺口用碎石填補著。
曾經應該繁華的集市,如今凋零,零星的攤位,貨架上擺著一些干癟的胡餅和發黑的肉干。中央廣場,那里本該是熙熙攘攘的商貿中心,現在卻堆滿了修補中的兵甲器械。
幾個衣衫襤褸的婦人正縫補著破損的皮甲。
她們身旁,幾個不超過十歲的孩童在用木棍練習槍術,瘦小的身影被夕陽拉得老長。
一陣風吹過,卷起街道上的沙塵。
楊芳捂住口鼻,卻仍被空氣中彌漫的焦土味嗆得咳嗽。
她看見幾個衣衫襤褸的孩童躲在斷墻后,好奇地張望,卻又不敢靠近。
王正青低頭看著腳下的鋪路石,那些原本應該平整的石板如今碎裂凹陷,縫隙里鉆出頑強的駱駝刺。
他注意到街角一口古井旁,排隊取水的百姓手中陶罐大多殘缺不全。
最令人心酸的是城池中央那座將軍府,門楣上的漆早已剝落,木質立柱被蟲蛀得千瘡百孔,卻依然頑強地支撐著大唐的旗幟。旗面褪色破損,但那個‘唐’字依然清晰可辨。
遠處,一座佛塔的殘垣斷壁上,還能依稀辨認出精美的飛天壁畫,只是如今因戰火而變得門可羅雀。
江葉伸手撫過一面土墻,指尖沾滿了歲月的塵埃。
這座在二十一世紀只存在于考古報告中的城池,此刻正在他掌心之下微弱地‘呼吸’著。
郭昕敏銳地察覺到,當這六人跨過城門的那一刻,他們的神情驟然凝固。
那些年輕的面龐上浮現出一種難以名狀的復雜情緒。
恍惚間,竟像是歸鄉的游子,目睹故園凋零時的悲愴。
最讓老將軍心驚的是他們眼底那抹深沉的哀傷,那絕非初見此地之人該有的神色,倒像是早已預見這份荒涼,卻仍為親眼所見而心痛。
這些人流露出來的情緒,讓這位久經沙場的大將軍都為之一顫。
在六人沉靜在見到早已消失在歷史中的古城時,古城中的百姓,因為他們的到來,引起了不小的騷動。
原本忙碌的百姓停下了手中的活計,修補兵器的士卒抬起了頭,就連玩耍的孩童睜著好奇的眼睛,偷偷打量著他們。
這些陌生來客的裝束,是他們從未見過的奇景。
江葉一塵不染的白襯衫,在滿城灰撲撲的粗布麻衣中格外扎眼,袖口精致的紐扣隨著他的動作閃爍著金屬光澤。
楊芳的淺色休閑褲勾勒出修長的線條,腰間那條帶著亮片裝飾的腰帶,引得幾個婦人好奇的交頭接耳。
他們這一行人,無論是陳學林腕上的名表,還是何旭那副金屬框眼鏡,甚至于王正青的短發,楊芳隨意披散的秀發,都成為城中眾人的議論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