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考核合格者,入新兵營,兩餐管飽,月銀一兩。不合格者,入雜役營…”
…
“百多斤的石墩子,還得舉過頭十息,這咋可能辦到?咱都多久沒吃飽飯了…”
“這幫當官的太黑了,使了銀子的人,石墩子最多五十斤…”
大乾崇明三十五年九月初七。
隴西。
牛角山大營。
校場上。
上官早已離去,只留二三百號衣衫破爛的流民新軍一陣噪雜。
魏忠良隱在人群中,不斷活動手腳,感知著身體,默默聽著人群抱怨,眼睛卻迅速露出亮色。
這竟是真的。
他九千歲,秉筆司禮監,督東西二廠,領錦衣衛,為龐大帝國操碎了心,最終卻因新君上任,客死雨夜孤廟。
卻不料…
靈魂漂泊500年,看遍世間變化,穿越一次時空之后,居然又活了過來,而且還是這副只十八歲的身體。
最關鍵的…
寶貝還在,而且還很生猛…
原主也叫魏忠良,自幼跟父親行獵山間,搏殺虎豹,是個武藝高強的獵戶,雖不富裕日子倒也能過。
可十幾天前。
韃子攻克武圣關,到處劫掠,原主家被燒毀,父母兄妹盡亡,只能混入逃難大軍,拼了性命才逃到這牛角山大營。
本以為能當兵吃餉,總算有活路了。
卻不料這牛角山大營里黑的很。
上官明目張膽吃拿卡要。
有錢使銀子的流民,不僅能吃飽飯,似后續考核也會放水。
而沒錢的,非但一天只有晚飯一頓青水野菜粥,考核時也會被卡死標準。
這擺明了要把人往雜役營里趕!
可。
雜役營非但沒有餉銀,飯都吃不飽,打仗更是要被當成炮灰,完全就是后世的緬北……
原主本就染了傷寒,又急又氣下終于沒頂住,去了,正好給魏忠良鳩占鵲巢的機會。
眼前局面雖并不樂觀,可對早就見慣了大風大浪的魏忠良而言,毛毛雨都算不上。
“大難不死,必有后福。重活一回,咱家怎么也得在這九千歲上,再加一千歲吧?”
“不過,必須得手握兵權,若不然跟前世一樣,再多陰謀詭計,那都沒用。”
“尤其是當今乃是亂世。”
魏忠良心中想著,原主雖然眼界一般,但當兵這個路子倒是選對了。
不過。
要想當好兵,得先過這第一關,吃飽飯!
…
“開飯了!”
終于到了晚飯時間。
魏忠良也顧不得其他,拼命擠到前頭,搶奪那一碗青菜粥。
“呼。”
一碗粥下肚,肚子里有了暖意,魏忠良終于有了些精神。
他此時也發現:
這幅身體比他想的還要好很多。
而且。
也不知是不是穿越有著天賦加成,他此時只吃了一碗粥,渾身力量就恢復不少。
不理會身邊還在抱怨的同僚們,魏忠良安靜閉上眼睛養神。
他已經有了吃飽飯的方案。
…
月上中天。
二十七八人的大帳內呼嚕聲連天,外面有更夫播報到了子時三刻。
魏忠良忽然睜開了眼睛。
他下午就把鋪蓋跟人調換到最靠近帳門口的位置,見沒人說話,他故作解褲腰帶小解模樣,出了大帳外。
牛角山距離武圣關二百多里,屬于偏后方。
而魏忠良他們這些新兵營雖有值守,但這個點了,根本就看不到這些值守的人影,早不知道躲哪里休息了。
畢竟。
不到三里外,就是鎮北王麾下愛將王艷昌的楓林鐵騎駐地,誰敢在此造次?
很快。
魏忠良用兩塊破布包住了鞋子,輕盈摸到了他們流民營主官的侄子、專門壓榨流民銀子的總旗張百川大帳前。
頓時便聞到濃烈的酒氣。
見四下無人。
魏忠良仔細在帳外聽了聽,聽里面男人呼嚕聲震天,便小心拉開帳簾,閃身鉆了進去。
帳內還掌著燈。
幾張行軍床被合并在一起。
張百川正一絲不掛,腆著個大肚子呼呼大睡。
旁邊。
還有兩個同樣光著屁股,皮膚很白、曲線曼妙的女人,也不知是妓子還是張百川養的小老婆。
一旁的桌上。
則擺滿了一桌殘羹冷炙,足有六個菜,都是肉菜,還有一大盆羊湯,剩了多半。
下方籃子里,還有七八個白面饅頭。
見事情跟自己預測的一樣,魏忠良稍稍松了口氣。
他輕盈走過去,大馬金刀坐下來,抓起一個饅頭就往嘴里塞。
當然。
他還是很注意節奏的,盡量不發出聲音,并且每個菜只吃一點。
特別是羊湯,他雖很想喝,卻強忍著一口不喝,只挑其中幾塊肉吃。
主要羊湯是很膳的,他若喝了,回去多半能被人聞到這股膻味,就不好交代了。
不多時。
待吃飽喝足,魏忠良又多看了兩個女人幾眼,這才悄無聲息離去。
回到自己的大帳門口,魏忠良也沒著急進去,而是又在外面吹了好一會兒風。
待確認把自己身上味道吹的差不多了,這才回去休息。
…
翌日。
一切如常。
張百川還是那般得意洋洋,在十幾個狗腿子的簇擁中,繼續威嚇流民們出銀子。
但這些流民基本被壓榨的干凈,又有幾人還有銀子?
張百川收獲不大,氣的連連大罵,氣急敗壞離去。
看著他的背影,魏忠良露出一抹笑意。
昨晚吃了不少肉后,他能清晰感覺到他的身體在飛速的恢復著。
…
接連兩天夜里。
魏忠良都成為了張百川大帳里的主人,身體也調理的越來越好。
甚至…
張百川這兩個小老婆哪個地方有顆痣,魏忠良怕比張百川還要更熟悉了……
終于。
九月十日一早,迎來正式考核。
不僅張百川的大伯、流民營的主官張瓊來了,負責法度的肖姓鎮撫官也來了。
很快。
考核正式開始。
可這幫流民已經五六天沒吃飽飯,就算再天賦異稟的,都餓的頭暈眼花,走路都成問題,怎么可能舉得起至少一百五十斤的石墩子?
反之。
那些使了銀子的流民新兵,石墩子最多五十斤…
頓時也讓魏忠良這邊的流民們憤憤不平,卻都拿張家叔侄沒辦法。
那肖鎮撫也有些皺眉。
可他是客軍,落難了才來到這邊,根本不是張家叔侄的對手,最終千言萬語都只能化為一聲嘆息。
“魏忠良出列!”
這時。
終于點到了魏忠良的名字。
“喏。”
魏忠良早就準備多時,大步上前來,抱起石墩子一發力,便高高舉過頭頂,并穩穩堅持了十息以上。
“這……”
本來懶散的氛圍頓時被破壞,無數雙目光,紛紛看向魏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