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姜瑤來到清朝已經(jīng)十六年。
在現(xiàn)代,十六歲還只是個還在上學的孩子,懵懂無知。
而如今,十六歲的姜瑤已經(jīng)成了家里的頂梁柱,操心著一家的生計。
姜家沒有因為姜瑤這個穿越者變得大富大貴,他們家依舊是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這十多年,姜瑤不是沒想過,利用上輩子記得的一些小知識賺點錢。
比如,她之前想過的,釀葡萄酒,火鍋底料,手工香皂等小秘方賺錢。
不過這些,在她親眼見到幾家沒有靠山的鋪子,被奪祖?zhèn)髅胤剑⑶冶槐频米咄稛o路甚至家破人亡時!
姜瑤害怕了!
她們家沒人脈,沒資源,姜氏一族一表三千里都沒有一個當官的,就連祖里姻親親戚里都沒有一個大富大貴的人。
所以,就不要做什么一夜暴富的夢。
姜瑤這輩子腦子好了,但見識也只是上輩子接觸到的底層生活,上流社會她邊都沒碰過。
學識、見識,再加上時代的限制,都注定她在清朝翻不起任何風浪。
還好姜瑤不是那種心比天高的人,她滿足于現(xiàn)狀。
最大的人生理想就是,身體健康,平平安安過上吃喝不愁的生活。
而且,這十年,姜家也算是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靠山村的人看來,姜家已經(jīng)很了不起了!
從一個一無所有的獵戶,能在鎮(zhèn)上安了家,置辦了田地,這是他們怎么都做不到的。
族長還有幾個知道姜翠山這一支特殊的族老,心里暗罵老祖宗不公平,為什么只給姜翠山一支傳神力。
姜瑤摸著懷里沉甸甸的銀子,心里無比的滿足。
心情好,連走路都輕快了幾分。
路過巷口時,瞧見幾個常年在街上游手好閑的小混混蹲在那兒,便笑瞇瞇地抬手打了個招呼:
“喲,哥幾個今兒沒去賭坊啊?"
誰知那幾個混混一見她,臉色驟變,跟見了鬼似的,拔腿就跑。
其中一個跑得慢了些,被姜瑤一把揪住了后領。
"跑什么呀?"姜瑤歪頭,笑得和善,"我又不吃人。"
那混混卻嚇得直哆嗦,腿軟得幾乎要跪下去:
"姜、姜姑娘饒命!我們最近可沒干壞事啊!"
姜瑤挑眉,心想自己平日也沒怎么著他們啊,不過是看他們欺負人時,說了幾句公道話,怎么怕成這樣?
她松開手,那混混立刻連滾帶爬地逃了,邊跑邊喊:"多謝姜姑娘高抬貴手!"
她搖搖頭,繼續(xù)往前走。
路上遇見幾個乞丐,原本想討錢的,一抬頭見是她,立刻縮回手,低著頭往墻角躲。
姜瑤:"......"
她無奈地嘆了口氣。
——怪只怪她力氣太大,打架太狠,還是鎮(zhèn)上唯一敢殺豬的女人!
剛搬到鎮(zhèn)上那年,有個不長眼的地痞想調(diào)戲她,被她單手拎起來扔進了臭水溝;
后來有小混混還想搶她的獵物,被她一腳踹飛了八丈遠,打得他們爹娘都不認識他們。
更別提她曾經(jīng)一拳打死野豬的事,早就在鎮(zhèn)上流傳開了。
如今別說混混怕她,就連那些想討媳婦的窮漢子,見了她都繞道走——畢竟誰也不想娶個能單手掀翻自己的媳婦回家。
姜瑤倒也不在意,反正她是要招婿上門!
說到她的婚事,現(xiàn)在可是家里頭等大事,隨著姜瑤打獵越來越厲害,方圓 幾十里,只要知道她名聲的,就沒有一個愿意上門。
這可難為死了姜翠山和王氏,還有鎮(zhèn)上的媒婆們,就連姜瑤的三個姐姐都跟著犯愁!
這十年,姜瑤的二姐、三姐都已經(jīng)嫁人生子!
二姐姜蘭嫁的是鎮(zhèn)上"福滿齋"點心鋪的獨子李明遠。
這鋪子開在富人區(qū)邊上,每日來往的不是大戶人家的管事,就是出來采買的丫鬟婆子。
二姐性子溫婉,又有一手好廚藝,嫁過來后把鋪子里的點心花樣翻新了不少,生意越發(fā)紅火。
這讓一直看不上二姐身世的李家二老滿意不少。
后來二姐給李家生了三個兒子,這讓幾代單傳的李家把姜蘭當祖宗一樣供著,再沒任何不滿,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三姐姜竹沒有嫁給殺豬匠,反而嫁給了鐵匠!如今也是兩個孩子的媽了。
加上大姐姜梅家三個孩子,姜瑤已經(jīng)是八個孩子的小姨了!
而且,不知道什么原因,所有姐姐全部生的是兒子,這讓以前嫉妒王氏,覺得姜家?guī)讉€姐妹會和娘一樣只會生女兒的人,傻眼了!
不過,小姨不好當,每個外甥出生,姜瑤都一視同仁,每人一個五兩重的銀鐲子。
姜瑤到二姐家點心鋪時,還沒進去,就聞到一陣誘人的甜香。
“二姐!”姜瑤在門口喊了一聲。
門簾一掀,二姐姜蘭抱著一個包裹嚴實的孩子出來,看見姜瑤,臉上就溢出笑容。
她生得溫婉秀氣,說話總是輕聲細語:“幺妹下山了!快進屋,外面冷,家里蒸了一鍋桂花糕.....”
話音未落,二姐夫李明遠一個箭步?jīng)_過來,接過姜蘭手里的孩子:“娘子你剛出月子,別抱孩子,別累著了。”
姜瑤忍不住翻白眼!
當初她們姐妹幾個陪王氏上鎮(zhèn)上來給大姐姜梅置辦嫁妝,去李家糕點鋪買糕點時,李明遠剛從私塾回來,對長相秀美的姜蘭一見鐘情。
不顧父母反對,硬是要娶家境很差的二姐。如今兩人成婚九年,還是這幅“戀愛腦”的摸樣。
“姐夫,你干脆請一個婆子上門伺候我姐吧!”姜瑤對于既是媽寶男又是戀愛腦的李明遠很是無語。
“要請的,要請的,娘說開春就請一個婆子上門 。”二姐夫一臉深情的看著姜蘭。
“不用請,我都出月子兩月了,可以自己照顧,你別去磨娘。”
姜蘭紅著臉輕拍一下李明遠,轉(zhuǎn)身進了灶房,裝了滿滿一盒新做的點心,“帶回去給爹娘嘗嘗,這次的餡是我按你說的改良過的。”
“.......”姜瑤沒想到,到了古代,不僅要吃爹娘的狗糧,還要吃姐姐們的。
留了兩條大魚,還有一只野雞,姜瑤就離開點心鋪,轉(zhuǎn)道去鎮(zhèn)西邊的鐵匠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