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千凝雀躍的歡送顧千寒離開,等他一走,她就拉著沈晚棠往回走:“餓死我了,快,阿棠,讓我瞧瞧你們王府有什么好吃的!”
沈晚棠也很高興,她甚至希望顧千凝能在王府多住幾日。
有她在,王府都變得不那么死氣沉沉了。
“放心吧,寧王府別的不行,吃食上絕對在京城都是首屈一指的,包你滿意!”
兩人喜笑顏開的回了梧桐苑。
丫鬟們開始上菜,碧玉絲瓜湯,櫻桃小酥肉,酸筍青豆雞,紅油云絲,香螺燴,蟹釀橙……
各種佳肴香氣撲鼻,顧千凝光聞味道就已經食指大動。
等開吃的時候,她才知道,沈晚棠真的沒吹牛,她這里的每一道菜都格外鮮美。
她在家的時候,晚膳都是只吃七分飽。
結果在沈晚棠這里,她吃圓了肚子。
沈晚棠也因為有人作伴兒,吃了不少。
所以吃完之后,她就拉著顧千凝去花園里散步消食。
遠遠看到蕭清溪的院子里有人進出,顧千凝不由問:“阿棠,你小姑子還在王府里住著嗎?她是不打算回霍家了嗎?她有沒有再找你麻煩?”
沈晚棠一邊搖著團扇,一邊輕笑:“她最近自顧不暇,沒心思找我麻煩了。至于回霍家,她倒是想回去,但她回不去。”
“為什么?霍云舟不準她回去嗎?”
“霍云舟確實不希望她回去,不過霍家是攔不住蕭清溪的,她以前都是想回就回,想走就走。她現在回不去,是因為太后命她在王府給王爺王妃侍疾,只要他們一日沒醒,她就一日不得離開。”
顧千凝皺了皺眉頭,壓低聲音道:“沒想到太后還做了件好事,我打從出生起,就沒聽說她做過什么好事,我姑母剛嫁給皇上的時候,沒少受太后磋磨。”
沈晚棠點點頭:“太后和皇后不大對付,這事兒我也有耳聞。”
“哎呀,何止是不對付啊,那簡直都是想要對方的命了!太后厭惡我姑母,連帶著也厭惡我和顧家,每回我進宮,還不等見到姑母,半路就會被太后的人硬生生叫走,然后她就會故意挑我錯處罰我,要不是太子表哥維護我,我都不知道要受多少……”
顧千凝的話說到一半,等她意識到自己說了什么之后,便戛然而止。
她怔怔的看著遠處的湖面,慘然一笑:“我又提到他了,我實在不知道,我到底什么時候才能忘記他。我有時候半夜被噩夢驚醒,會恍惚的覺得現在的一切都是一場夢,等夢醒了,我還是會跟表哥回到從前,他還是會像以前一樣,護著我,心疼我。”
沈晚棠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么安慰她,只好輕輕摟住她的肩,給她一點依靠和力量。
她自己沒有過這樣濃烈深厚的感情,上輩子嫁給廖有赫,跟他一起過了十年,重生后,她也是說忘就忘,另嫁蕭清淵她都不帶一點兒猶豫的。
相比之下,她似乎都顯得太冷酷無情了。
沈晚棠不想讓顧千凝沉浸在悲傷的情緒里,她拉了拉顧千凝的手:“阿凝,咱們去湖上劃船摘蓮蓬吧,還可以摘一些荷葉荷花,明早做荷葉粥,荷花卷。”
顧千凝自己也不想成天一副哀哀切切的模樣,她知道沈晚棠是想幫她轉移注意力,便欣然答應:“好!咱們去劃船!”
等真的上了小船,她果然就真的把太子給忘了,又是忙著劃船,又是忙著采蓮蓬,重新快樂起來。
忙活了半個時辰,沈晚棠和顧千凝滿載而歸。
荷花很美,又帶著一股獨特的清香,兩人決定先在屋子里插瓶一晚,欣賞欣賞,明早起來正好吃了它。
洗過澡,兩人便躺在一張床上,一直聊到深夜才沉沉睡去。
第二日,顧千凝又在寧王府玩兒了一日,到了傍晚才回了顧家。
轉眼間,一個半月過去了。
這期間,顧千凝沒有再來過寧王府,事實上她哪里也沒再去了,她在家里備嫁。
沈晚棠也沒有再出門,一來她守孝本來也不好出門,二來她也忙著給顧千凝準備添妝。
除了成套的寶石頭面之外,她還給顧千凝準備了一些去江南之后能用上的貼身衣物、藥膏藥丸等等。
因為顧千凝對醫術感興趣,沈晚棠還專門為她寫了本入門醫書,其中還包括如何調經護絡,如何避子,如何易受孕等等等等。
沈晚棠自己雖然沒有行房經驗,但避子和受孕的方法、藥方,她都學過不少,兩輩子都沒派上用場,如今一股腦兒的全教給顧千凝了。
等顧千凝出嫁后,她若是想早些懷孕生子,那么這本醫書里一定有她能用上的方子和法子。
但她若是一時半會兒不想生子,那么醫書里也有避子的方子和法子。
總之,沈晚棠為她準備的十分周全。
全準備好之后,沈晚棠就派人送去了顧家,顧千凝收到東西后,直呼沈晚棠簡直比她親娘準備的還細致。
九月十六,這一日是顧千凝出嫁的日子,也是太子迎娶太子妃的日子。
沈晚棠因為有孝在身,既不能去宮里參加宮宴,也不能去顧家給顧千凝送嫁。
宮宴沈晚棠本來也不愿意去,但不能去顧家親眼看著顧千凝出嫁,她心里十分遺憾。
不過,不能去顧家,卻不代表沈晚棠不能上街。
她換了身不打眼的衣裳,戴了面紗,帶著丫鬟們出門看顧千凝出嫁。
永安街上,已經站了很多看熱鬧的百姓,男女老少們全都放下了手頭的事,伸長了脖子張望著。
國公府的嫡女出嫁,宮里的太子娶親,撞到了一起,誰不好奇場面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很快,兩邊的新郎都帶著迎親隊伍去女方家接人了。
迎親的聲勢自然是太子那邊更浩大,但百姓們討論的更多的卻是國公府的女婿。
“哎,聽說了嗎?顧家大小姐嫁的是咱們的新科狀元郎!”
“切,還用你說,咱們早就知道了!而且人家兩家在狀元郎還沒中狀元的時候,就已經定下婚事了,鎮國公果然應了那句老話,姜還是老的辣,有眼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