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熊貝貝的疑問,沈庭點點頭:
"你說的,的確是疑點。
不過也容易解釋!
張富貴攻擊松本子青的整個過程中,可能有人在配合張富貴。
這人幫助挪動松本子青的軀體或尸體,配合張富貴的砸擊。"
"有人配合?
呃,我倒是沒想到這一點。
你之前倒是說過,現場至少還有第三人存在,導致血跡有缺失。
可張富貴為什么要費這勁呢?
殺人就殺人,松本子青失去行動能力,直接原地錘死就行,為什么要別人移動軀體,配合錘殺?"
熊貝貝撓撓頭,一臉疑惑:
"不過,如果有人配合張富貴偽造殺人現場,沈庭你之前所說的那些疑問,就都說得通了。
人死后,軀體僵直,或者人還活著,只是失去行動能力。
這兩種情況,就算有人扶著,也會呈現下墜狀態。
因此相對松本子青本身的身高,他的血跡,相對偏低。
再就是!
這兩種情況,對于攻擊自然沒有本能的躲避、顫抖等細微動作。
只能被人控制著,作出伸手遮擋,向后爬動等簡單動作。
這也符合你說的,從血跡判斷,松本子青的反應,過于簡單直接了。
所以說!
被攻擊時,松本子青,狀態的確不對?
可還是那個問題,張富貴為什么要找人,費勁配合他演這一場戲?
直接殺人、分尸、拋尸,不就行了?
繞這么一大圈,有什么意義?"
"那就要問,在張富貴演戲之前,是誰要殺死松本子青了。
張富貴這番額外動作的意義就在于,可以偽造現場,幫助兇手頂罪。
讓警方認為兇手是他!"
沈庭說著,熊貝貝迷惑的雙眼忽然一亮:
“等等,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如果是張富貴要殺松本子青,或者是他設計了這場殺局,的確沒必要這么費勁。
他找人移動松本子青的軀體,而他自己砸擊軀體,原因只有一個——
制造是自己殺死松本子青的假象,為別人頂罪。
想要松本子青死的,并不是他,而是另有其人。
我們之前討論的兩種情況,松本子青處于失去行動能力的狀態,或者在張富貴錘擊之前,已經被殺害。
前者也根本不可能存在!
因為不管是不是張富貴要殺害松本子青,如果松本子青只是處于失去行動能力的狀態,人還沒死,他只需要原地殺死對方,就能將一切順利攬到自己身上。
因為他的確是兇手。
唯獨松本子青已經被別人殺死了,情況就復雜了。
如果只是原地砸擊尸體,他可能擔心被調查者發現異常?
所以,張富貴才需要別人配合,攙扶松本子青的尸體,盡量真實的偽造自己殺害對方的現場。
讓警方直接認定兇手是他!”
"關鍵是!
有資格讓張富貴犧牲自己的,應該只有他的家人了。
案發時,他的妻子、女兒、外孫女都在場。
孫芊芊當時年齡太小,和松本子青力量懸殊,根本沒有能力殺死他,可以排除。
至于張黎……
張富貴愛女心切,如果05年案發時,這番謀劃是為了張黎作出的,那完全有可能。
可如今張黎已經死了。
張富貴完全沒必要再為女兒,頂這殺人的罪名。
我們抓住他后,他只要實話實說就行。
頂多就是個辱尸罪,沒什么大不了的。
可他到現在都不吭聲,認了自己殺人的罪名,這明顯不對勁。
而且!
在地下室找到的分尸斧頭上,找到了張黎的指紋。
我有點懷疑,那是張富貴故意留下的。
他也不想搭上自己,所以女兒張黎死后,留下斧子,殺人罪名,由死亡的張黎承擔,皆大歡喜。
可惜,張富貴沒想到沈庭你的血跡分析這么厲害,直接鎖定了他。
總之,用排除法,真相只有一個——
當年殺死松本子青的,是張黎母親。
張富貴在為現在還活著的妻子頂罪!"
"現在恐怕也只有這種可能了。"
沈庭想了想,道:
"先找人控制張富貴妻子。
張富貴那邊,你讓許姐提審他,探探他的口風。"
"好,我馬上去辦。
這邊事情差不多了,可以返回調查局了吧!?"
"呃,先不急
這里的血跡,其實還有一些疑點。"
沈庭看向墻面。
而熊貝貝愣了一下:
"啊?
還有疑點?
沈庭,你不是開玩笑的吧?
你之前說的血跡疑點,不是都已經有了解釋嗎?"
沈庭笑著搖頭:
"血跡形態分析師,其實沒有那么神。
犯罪現場的血跡,并不是每一個都能得到精準解釋。
還是那句話——
血跡,總會出現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
不管是拋甩血跡,還是噴濺血跡,血跡離開載體后,大部分會在相近的位置,形成血跡群。
但總有不合群的,因為種種原因,脫離大部隊,出現在完全'不合理'的地方。
在多次噴濺、濺落、拋甩后,這些不合理血跡,很難判斷是出自哪個血跡群。
這些血跡,也就變成了犯罪現場的意外。
它們可能推翻分析師對現場血跡的分析結論。
也可能給進入瓶頸的案件,帶來意料之外的突破口。
它們就像淘氣的孩子,在和你玩捉迷藏,等待你發現它們……"
沈庭想詳細一點解釋,但卻見旁邊的熊貝貝,一臉你在說什么的表情:
"沈大神探,知道你知識廣博啦,但能說點咱普通人聽得懂的嗎?
就說你想留在這做什么,就可以了。"
沈庭笑道:"張富貴都愿意替他妻子頂罪了,要從他嘴中,得知案件的真相,估計是不可能了。
那張芊芊,不知道有沒有當年的記憶。
如果有,應該也會和張富貴打配合。
所以!
張富貴妻子雖然才是真正的嫌疑人,但現在沒有人證,也沒有物證。
她的嫌疑,全都是靠我們一點一點分析出來的。
就是說,現在只有邏輯鏈,沒證據鏈。
你知道的,現在的司法體系,證據鏈的效力,遠超邏輯鏈,是給犯人定罪的關鍵。
單靠分析,說張富貴妻子是嫌疑人,檢察院和法院,基本不會采納。
更何況!
我們判斷松本子青被張富貴攻擊時,已經死亡,是基于我判斷血跡過低,且沒有正常情況下的散亂。
但這種疑點,是非常細微的。
我能看出來,別的血跡分析師,就難說了……"
沈庭其實謙虛了一下。
血跡形態分析賦予他的,對血跡異常的敏銳度,不是其他血跡分析師,能夠擁有的。
連對血跡分布同樣敏銳的漢尼拔,都只能看出,如果兇手是張黎,墻上的血跡分布不對勁。
但如果將兇手換成張富貴,更細微的異常,他就看不出來了。
其他血跡分析師,估計更是如此。
這就是沈庭面臨的難點。
系統的技能很牛,但太牛太超前了一點。
很多結論,沈庭需要用常人能理解的思路,給出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