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闕多次抗議,無效。
梁幼儀不給他爭辯的機會。
當天夜里,她叫疊錦、畫樓、伴鶴給三軍吃飽,歇息好。
傳信子墨、千予、姜落衡、上官雪衣,在楚州、蘇州、臺州等沿海州府,準備好糧草補給。
七月二十六日一大早,梁幼儀已經戎裝在身,大軍準備開拔迎戰東啟國。
“報~”一名校尉飛奔過來,“報告云王,輔國公一家求見?!?/p>
鳳闕沉默了一會兒,看看梁幼儀:“輔國公上次逃離京城,已經在青州起義,要不要見?”
“見!”梁幼儀干脆地說,“帶他們進來?!?/p>
不多久,便看見一身戎裝的顧錦顏、李桓獻、輔國公、輔國公夫人,騎著高頭大馬奔來。
四人到了梁幼儀和鳳闕的跟前,雙方隔著十丈遠,輔國公一行人,下馬、下兵器。
離一丈,輔國公帶頭,全體跪地稱臣。
“國公爺快快請起。”鳳闕去扶輔國公,梁幼儀去扶輔國公夫人。
看到梁幼儀已經戎裝在身,輔國公笑哈哈地說:“看來,我們來得還算及時?!?/p>
“國公爺在青州還順利嗎?”
“一切都好,還要感謝云王給了機會?!?/p>
“我和錦顏是摯友,一切都是應該的?!?/p>
青州與萊州挨著,謝搖光從萊州打出來,按理第一站要么是密州,要么是青州。
謝搖光把密州攻下來,換了自己人,但是聽聞輔國公父子在青州起義,謝搖光請示了梁幼儀。
梁幼儀說了一個字“放”。
“老臣今年身體尚算強壯,還能干它十年,請問云王、武帝,需不需要老臣打個前鋒?”輔國公笑哈哈地問道。
梁幼儀說道:“國公爺,青州是最富饒的州府之一,您暫代青州刺史,把青州守好,萬不可讓東啟國賊人鉆了空子,您看如何?”
“好!”輔國公馬上懂了,說道,“那老臣把桓獻和錦顏交給云王和武皇帝,老臣和夫人就把青州給你們守好。”
梁幼儀大喜。
若說東洲大陸,最善戰的大將,青州出得最多。
青州人不僅打仗英勇,還特別忠心,就是脾氣軸了些,如果摸不透他們的脾氣,那是很難收服的。
青州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輔國公又是青州本地人,若能由他守住,那青州妥了!
顧錦顏聽聞梁幼儀要去攻打東啟國,馬上說:“幼幼,我與你一起去?!?/p>
李桓獻哪里放心,也表示隨他們一起去。
梁幼儀對顧錦顏說:“我有一件要事,正好需你們倆去做?!?/p>
“幼幼,你只管吩咐?!?/p>
“俞成忠大軍被濁河淹了個七七八八,他的十五萬大軍估計還剩下一些。他吃這樣的大虧,勢必魚死網破,可能會把濁河其他支線扒開?!?/p>
顧錦顏怒道:“一個兩個都不顧百姓死活,真他娘的該死,我若捉住他們,一定把他們按在濁河水里喝飽?!?/p>
“如今大水過去半個月,他剛好緩過來,我得到消息,他們可能去絳州,在那邊鑿開支流,你們立即出發,活捉了他們,應是大功一件?!?/p>
李桓獻看著輿圖,說道:“那我和錦顏今日就立即出發?”
“好,我給你五千兵馬?”
“不必,我從青州帶了一萬人。”李桓獻說,“抓住他之后怎么處理,押回來?”
“不必,將領頭的直接殺了,其余的愿意回故鄉的就放回去?!绷河變x說,“處理了他們,你們立即前去鄴建城,與武皇帝共同堵梁言梔。”
“啊,她會去鄴建城?”
“錦顏,你還記得吧?我與你說過,她想一箭三雕,淹死叛軍,遷都繁榮富饒的鄴建城,還想拿百萬百姓的性命,逼出鳳家隱藏的勢力,一網打盡?”
“記得!沒想到她果真這樣的好盤算,竟是拿數百萬百姓的命來為自己的野心和無恥鋪路!”顧錦顏咬牙切齒地說,“幼幼,我此生一定要她不得好死!”
七月二十六日,梁幼儀帶兵二十萬繞道前往沿海楚州一帶,抗擊東啟國敵軍。
李桓獻、顧錦顏去絳州堵截俞成忠叛軍。
鳳闕帶兵攻陷大陳皇宮。
*
天奉城,皇宮。
京城成了汪洋,隨著時間推移,濁河在城外一瀉千里,漸漸沖刷出一條新的河道。
蕭千策病了好多天,聽到外面有人在劃著木筏救人,他立即爬起來,對太皇太后說:“皇祖母,朕要出去救百姓?!?/p>
太皇太后把他按下:“救人的事哪里輪到你去?外面水流湍急,你跟著,大家還要分心保護你?!?/p>
七月十五日,太后同意將大船開出去營救百官及其家眷。
蕭千策看看被救回的人里,竟然沒有定國公府的人,悄悄對太皇太后說:“皇祖母,定國公府的人都淹死了嗎?”
太皇太后笑而不答。
七月二十日,皇宮劃船出去采購,蕭千策死活要跟著一起去,太皇太后拗不過他,再三叮囑夏泰照顧好他。
船一出皇宮,蕭千策就對采購的人說:“去定國公府?!?/p>
夏泰笑著說:“陛下這么做,太后娘娘一定會很高興的。”
蕭千策抿唇不語。
大船小心地避開障礙物,往定國公府所在的朱雀大街駛去,禁軍大聲喊:“國公爺在嗎?還有人嗎?”
很快,就聽見幾道參差不齊的聲音:“在這里,我們在這里,感謝太后娘娘來救我們。”
梁老夫人十分激動,她就知道,太后不會丟下她。
蕭千策看過去,原來在定國公府的觀景臺上有一大群人,梁勃夫妻、梁知年夫妻、梁景湛等。
他心里一陣失望,真討厭,怎么都還活著?
“你們怎么樣?”蕭千策問道,“你們好像都過得不錯,是不是母后提前告訴你們了?”
梁老夫人不待梁景湛說話,便說:“是啊,是啊,多虧太后娘娘體恤臣婦,老祖宗告訴我們消息,我們就屯了糧食、水,一切都好,一切都好,多謝太后娘娘。”
她原本的意思是感恩太后對他們的照顧,哪怕消息是老祖宗帶回來的,哪怕他們過得并不好,她也要號召全府感恩太后。
蕭千策氣壞了,不由地罵道:“母后昏聵,鑿開大堤,淹死百萬生靈,卻獨獨提前告訴了你們,眼睜睜看著百姓去死,你們的心比狼還狠!”
說著,小皇帝就開始哭,他本來身體就不好,一哭就要昏過去,嚇得夏泰一迭聲地呼喊。
梁老夫人沒想到馬屁拍到馬腿上,這個外孫真是白疼了!
梁景湛被人扶起來,大喊道:“各位大人,我和祖父祖母、父親母親,苦苦掙扎十天,已經數日水米未進,老人家都快不行了,請速救我們?!?/p>
蕭千策怒道:“數日水米未進,還中氣十足?是吃老百姓的血肉吃撐了嗎?”
正當禁軍想過去把他們都接過來,忽然聽到有氣無力的喊聲:“救我,救救我……”
蕭千策微微扭頭,就看見歸乘院那邊書房上掛著一個女人,看不出來是誰,反正不是他最討厭的那幾個。
他對禁軍說:“快,過去,先把她救下來?!?/p>
禁軍指著梁景湛一伙人說:“陛下,老公爺他們都在觀景臺。”
“他們有吃有喝,那個女人快撐不住了,先救她。”
蕭千策望著梁老夫人,咧開小嘴,露出八顆小白牙,啊,不,五顆小白牙(掉了乳牙,恒牙未萌出),毫不猶豫地指揮大船去救柳南絮。
梁景湛急忙喊道:“請先救我們,我們的糧食早就被大水沖走,我們吃的都是漂浮來的尸體?。 ?/p>
他說著就想嘔吐,為了活下去,他們吃的何止是飄來的尸身?大便都干過!
他們把姜霜身邊的侍書活活打死,吃的是侍書的肉??!
但是,蕭千策根本不搭理:我病了,不是嗎?
把柳南絮抬到船上,她已經撐不住了,虛弱地說:“水,水……”
蕭千策叫人給她喝水,柳南絮昏迷過去。
“定國公他們早就儲備好水米干糧,不用救,我們走吧!”
大船,在梁景湛、梁老夫人的呼天喊地中,走了!
當采購船回到皇宮,宮人替柳南絮洗臉換衣,才發現她是世子夫人。
御醫給她檢查后,說她才落了胎,又在污水中浸泡,能不能活過來,只能看天意了。
外面大水漸漸穩定,太后準備離開天奉城,按照原計劃,遷都鄴建城。
太后把千杰叫來,問道:“城中最近怎么樣了?”
“太后想問什么?”
“百姓怎么樣了?逆賊云裳那邊可有信息傳來?”
“因為京城附近都是大水,驛站也毀于一旦,并沒有收到北方傳來的任何信息?!?/p>
太后臉色陰沉了一下:“其他的官員呢?他們都在做什么?”
千杰笑得有點邪肆:“他們能干什么?大概和閻王爺在喝茶吧,畢竟才剛過了頭七!”
“千指揮使,你莫不是覺得朕不敢殺你?”
“嗯,臣建議你別動這個腦筋,不然,臣可能會反!”千杰冷笑著說,“太后娘娘,您知道鑿開大堤,淹死多少人嗎?整整一百萬!現在濁河改道了,又有多少百姓喪失家園?就連寧國的百姓都跟著遭了殃。”
“千杰,你大膽!”
“不想讓臣干了?您不是想知道裴焰將軍征討云裳郡主的結果如何嗎?吶,云裳郡主辦的信息報?!?/p>
報紙是程云錦專門給他送來的。
天奉城還是一片汪洋,大陳的官府邸報已經斷好多天了。
太后接過來《豐州報》,臉色漸漸地發黑。
梁幼儀稱云王。
梁幼儀大敗裴焰,三十萬大軍投降。
不僅投降,還掉頭反殺回京城!
一路幾乎暢通無阻,凡過州府,皆全體開城門迎接,獻上降表!
截至七月二十五日的《豐州報》,梁幼儀已經過衛州,距離天奉城,只隔著一個州了。
“逆賊,逆賊!”她憤怒地把報紙拍在龍案上,冬順嚇得不敢抬頭,努力減少存在感。
大殿里困著二十幾個大臣,頭都沒有轉過來。
他們原本忠于太后,忠于皇帝,但是千杰說大堤是太后娘娘讓暗衛鑿開的,死了整整一百萬百姓!
這樣的皇家,還有追隨的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