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市市委市政府大院是前幾年修的,還是比較豪華的,尤其是這個會場的吊頂,一排排的頂燈逐層推進,錯落分明,等到會場主席臺的時候,一下子就收緊了。
搭配上主席臺的背景,一邊四面紅旗,中間一個大五角星,更是顯得莊嚴肅穆。
會場的燈光明亮,但是絕不刺眼,可是這個時候,李修遠卻感覺被燈光照的暈乎乎的。
會場門口,伍志強等人救援隊的人已經在等著了,今天他們也是被表彰的人員。
和云彥昌打過招呼以后,李修遠就要和云彥昌分開了,云彥昌是縣長,按照座位的安排,在第一排的中間位置的,電視臺記者,在播放新聞的時候,除了臺上的領導,也就是第一排,和第二排可能會入境了。
而李修遠這邊,則是和救援隊的人員坐在了會議室的右邊一側,這個地方上臺方便一點。
伍志強來的早,不知道還從哪里弄來了一份會議流程通知給李修遠看,整個會議流程首先就是事故通報,然后是反思檢討,第三項是救援總結,第四項就是表彰先進,第五項是領導講話。
李修遠看著會議流程通知,若有所思,琢磨著自己的講話,會安排在第幾個議程里邊,要是安排在第四項表彰先進里邊,那就有些削弱技術創新價值了,和其他被表彰的人差不多了,那自己只不過是個代表發言的。
到時候講話內容就要稍微修改一下。
當然了,最好是放在救援總結階段,這算是這場會議的黃金窗口了。
“李秘,這是托你福了,我干礦難救援也很多年了,這還是第一次參加表彰會呢。”伍志強壓低了聲音和李修遠說道,臉上神情有些興奮。
這礦難救援和其他的救援不一樣,他們這個礦難救援,難度太大,有些時候能把遺體給完整的弄出來,那都算是不錯的了。
像這一次,被困十二人,成功救援十二人,從來沒有過。
“伍隊長太客氣了,這是大家的努力,大家的成果。”李修遠依舊謙虛著。
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場還有媒體記者也到了,臺上的領導們也開始陸陸續續的登場了,九點半的時候,這場總結表彰會正式開始了。
主持會議的是副市長向秀杰,首先就是第一個環節,事故通報,首先就是整個事故,事故發生的時間,事故發生的經過,再加上事故發生的原因。
緊接著是第二個環節,反思和檢討了,這個是由黃塬縣負責分管煤礦張景輝和縣安監局的局長苗安兩人來的,一個反思,一個檢討。
定性的問題,是煤礦方的責任,處理了金塬煤礦集團的一個副總和金鑫煤礦的礦長。
馬上就開始了第三項,救援總結。
“同志們,在金鑫煤礦發生事故后,市委市政府領導指示,在第一時間全力開展救援,經過五十六個小時的生死救援,我們救援隊的同志,創造了一個奇跡,被困井下的十二名礦工,成功救援。
而創造這一奇跡的,是我們黃塬縣縣政府辦年僅二十五歲的李修遠同志,李修遠同志在救援工作中提出的,送氧、供物、通訊,三位一體,構建生命通道救援方案,對整個救援活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下面,有請李修遠同志上臺,為大家介紹本次救援中三位一體,構建生命通道的救援方案。”
會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李修遠站起身,緩緩的朝著臺上走去,面對著正廳級,副廳級,正處級,副處級一群領導的注視,李修遠心里是有些緊張的,手心攥著的講話稿,都被汗水浸濕了不少。
走上臺以后,李修遠先是向著臺上領導的方向鞠了一躬,然后又朝著臺下鞠了一躬。
這才開始對著講話稿念了起來,時間不長,整篇稿子,一共八百字,四分鐘左右就念完了,這樣的場合,你不能占用的時間太長了,壓縮了領導講話的空間。
講完以后,李修遠再次鞠躬感謝,這才走下了主席臺。
第三項就是表彰了,李修遠和伍志強等救援隊幾個在救援中表現突出的人上臺,領導們給頒發獎狀和綬帶,甚至還安排了幾個被困家屬上臺感謝。
最后就是市長和市委書記講話了,這兩項是最長的,不過李修遠聽的很認真,在市委書記漫長的講話里邊,有一句“要學習黃塬縣政府辦李修遠同志的這種創新精神。”
就這么短短的一句話,但是卻是全市一把手的表態。
總結表彰會結束以后,本來準備要走了,但是云彥昌卻去了一趟市委組織部,拿來了市委組織部批復,關于黃塬縣縣政府辦李修遠同志,因突出貢獻提前轉正的申請。
云彥昌上車,拿著文件直接就遞給了李修遠。
會上表彰,會后晉升,這是慣例,李修遠清楚的,但是捧著同意提前轉正的申請,還是心里滿是激動。
他到今天為止,試用期才三個月啊,就提前轉正了。
“謝謝云縣,謝謝云縣。”李修遠止不住的轉頭看著云彥昌感謝。
“哈哈,行了,還有另外一件事要和你說,縣政府辦那邊昨天送來一份方案,提議增加縣政府辦領導班子人選,其中有你的名字,現在拿著你的轉正文件了,這件事我回頭就會和古副縣長溝通一下,開個縣政府辦公會,確定一下這個方案。”
云彥昌緩緩的開口說道,昨天他沒有直接表態羅毅的方案,不是不同意,而是要再等等。
別管羅毅說的李修遠天花亂墜的,但是李修遠都沒有轉正呢,把李修遠放在縣政府辦領導班子成員名單上,這合適嗎?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表彰會開了,李修遠提前轉正了,再加上市委書記提到了學習李修遠同志的創新精神,這就沒有問題了。
李修遠聞言愣了愣,仿佛是在消化這個消息,然后第一時間開口說道:“云縣,這……我……合適嗎?其實能跟在您身邊學習,我就挺滿足的了,還有當這個領導班子成員,我怕再耽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