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太妃張張嘴,在她審視的目光中,僵著笑容回道:
“王后娘娘思慮周全,是妾身多事,那就麻煩您安排。”
溫梨抿著紅唇回她一個大大微笑。
“都是自家人,娘娘無須客氣。”
說著吩咐雅琴和嬤嬤。
“去吩咐后廚,讓他們準備一下東西,到溪邊去等著我們。”
“大家快吃,吃完我們出發(fā)了。”
“老規(guī)矩,今天一樣別穿戴太華美的衣裳首飾。”
“得令!”
眾人歡呼,快速扒飯去做準備。
等大伙兒扛著鋤頭、鐮刀和籃子、簸箕等物離開,黃嘯起身朝東廂主院走去。
崔嬤嬤看到他,立刻笑著招呼:
“公子過來了,娘娘在屋里等您,您請進。”
“多謝嬤嬤。”
黃嘯跟在她身后走了進去,見太皇太后端坐案前,正認真畫著什么。
他恭敬行禮:
“微臣參見太皇太后,太皇太后萬福。”
“嘯兒來了,賜座。”
崔嬤嬤搬了椅子過來給他坐,黃嘯連忙道謝。
“奴婢到外頭守著。”上了茶,崔嬤嬤躬身退下。
黃嘯安靜地端坐在椅上等著,待最后一筆落下,太皇太后這才將剛才畫的東西遞給他。
“嘯兒看看,這東西你可見過?”
黃嘯起身雙手接過,低頭一看,是一塊黑色印記圖。
太皇太后神色嚴肅道:
“哀家也不跟你繞彎子,把你叫來,有件事要與你托底。”
“說之前,想確認一下你身上可有這樣的胎記?”
黃嘯盯著那黑色圖案看了良久,抬頭問道:
“這胎記是有什么緣故嗎?”
太皇太后肯定答道:“有,事關(guān)我侄兒的身世。”
黃嘯臉色變了變,震驚地看著眼前這位至高無上,尊貴無比的女人。
果然他猜中了。
他沉了眸色,再次不確定地問:“您說,您的侄兒?”
“是。”
“您為什么要與我說這件事?”
太皇太后緊緊看著他,認真答道:
“你這么聰明,不用哀家明說,你應(yīng)該想到了。”
“你與九郎長得很像,加上之前問過你的一些情況。”
“諸多原因夾雜在一起,哀家覺得你便是我一直在尋找之人。”
“所以,您認我做您的義子,也是這個原因?”
眼簾微微顫動一下,太皇太后嘆口氣,到底不想欺騙他。
“算是,也不全是。”
“不僅是因為你長得跟我那位逝去的弟弟一模一樣。”
“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你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可我并不是您要找之人,我有父有母有至親。”
“雖然他們已經(jīng)不在人世,但他們始終是我的親人。”
“哀家知道,養(yǎng)育之恩大于天。”
太皇太后認同道:“所以哀家才會問你,你身上可有這樣的印記?”
“若有,那你不僅是黃家的孩子,也是哀家的侄兒,不耽誤。”
“若沒有,也不妨礙你是我義子這件事,你可明白哀家的用意?”
黃嘯神色忽閃兩下后,沉思一二,捏著圖樣的手慢慢收緊,他又問:
“那您的弟弟是誰?”
太皇太后見他竟主動問起,心中燃起的一絲希望已然成了大半。
按捺住顫抖的雙手,她努力壓住狂喜的神色,柔聲回道:
“我的弟弟便是京都定安侯府,霍家嫡孫霍少將軍霍晟毅。”
“當(dāng)年我被人以巫蠱之術(shù)陷害,身陷囹圄,霍家亦被奸佞設(shè)計,主族幾乎全滅。”
“僅剛出生的小侄兒被偷抱出宮,生死不明。”
“這二十多年來,哀家一直在尋找他的下落。”
“當(dāng)年哀家闖進三弟妹的房中時,她彌留之際告知我。”
“她親手塞了一塊霍家傳家暖玉在孩子襁褓之中。”
“最重要的,是孩子后臀之下有一塊這個圖樣的胎記。”
“此胎記是霍家血脈獨有,只是每個人的位置略有不同。”
“所以,哀家能不能讓人查看一下你后臀下是否有這個胎記?”
黃嘯靜默了好一會兒,這才緩緩開口道:
“若是我有,您當(dāng)如何做?”
太皇太后頓時捂著嘴唇,失聲沁出眼淚,哽咽道:
“若是你有,那便不會有錯,哀家,哀家自然欣喜若狂。”
“等九郎調(diào)查出當(dāng)年真相,哀家自然是想恢復(fù)你霍家嫡曾孫的身份。”
“當(dāng)然,哀家也不會強迫于你,一切看你自己的決定。”
“若是你不肯,只想繼續(xù)做你的黃嘯,也沒關(guān)系。”
“那便回霍家祠堂,為你亡故的曾祖父、祖父和父親母親磕一個頭,上一炷香。”
“以便告慰他們在天有靈。”
“要是你愿意,哀家便昭告天下,恢復(fù)你霍家嫡曾孫的身份,承襲侯府爵位。”
“封你官職,讓你入朝堂輔佐你兄長。”
“你的孩兒入宮來與墩兒郅兒和宥兒他們一起進上書房念書。”
“同時追封黃家全族,將你養(yǎng)父母和黃婆婆遷到霍家墓地,安葬在你父母親身旁。”
“請牌位入霍家祠堂,同享你將來子孫萬代的叩拜,你——意下如何?”
黃嘯靜默良久,蹙緊的眉宇像極了當(dāng)年三弟沉思的模樣。
太皇太后屏住呼吸,小心翼翼等待他答復(fù)。
許久,黃嘯慢慢起身,緊皺的眉目舒展開來。
深吸一口氣,他看向太皇太后答道:
“好,臣驗。”
“好,好!小李子。”
太皇太后喜不自禁,連忙招呼外頭候著的李公公。
李公公貓著身子進來,喜笑著應(yīng)道:
“娘娘,奴才在。”
“你伺候公子進去試一試哀家賞的那件錦緞,看看合不合身。”
“奴才遵旨。”
“公子,請您隨奴才來。”
等黃嘯跟著李公公去了隔間,崔嬤嬤進來問道:
“娘娘,如何?”
太皇太后閉著鳳眸欣喜點頭。
“看這孩子的反應(yīng),許是錯不了了。”
“哀家現(xiàn)在懸著一顆心也算落了一半。”
“只是不知他肯不肯歸霍家?”
“您別著急,您能做的都做了,總得給公子一點時間。”
“他愿意驗,說明還是有希望的。”
“若不愿,肯定直接向您跪下請罪。”
“咱們先耐心等上一等。”
“若驗出來,就差王上那里的調(diào)查結(jié)果了。”
太皇太后握著雙手,緊張地朝隔壁的屋子翹首以盼。
不一會兒,李公公跑進來回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