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喲,老三這是開竅了?難得呀?”
趙太妃原本氣惱她拿自己兒子出來作比,正要開口找補兩句。
結(jié)果話還沒出口呢,兒子的書信就到了,喜得她驕傲地懟了錢太妃一句:
“誰說我家三郎沒有孝心的,看看,這不是也來信了嗎?”
“錢姐姐是沒辦法體會有兒子的這種樂趣的,對吧娘娘?”
“快拿上來與我瞧瞧,我兒都跟我說了什么思念和祝賀之言。”
小太監(jiān)欲言又止,為難地看她一眼,又看向王后身旁的三王妃。
錢太妃嫌他磨磨嘰嘰,出聲催促道:
“快呈上來,你這小太監(jiān),忒沒眼色。”
見她要生惱了,小太監(jiān)只能乖乖雙手奉上,鞠一禮,連忙躬身退下去。
趙太妃拿到書信,興致勃勃拆開書封,清清嗓子,打開書信直接當(dāng)眾念了起來:
【吾妻如晤:
邊關(guān)寒風(fēng)凜冽,朔雪紛飛,又是一年歲暮。遙想家中,應(yīng)是燈火通明,暖意融融。
然吾身為邊將,職責(zé)在身,未能歸家與汝共度佳節(jié),心中愧疚難言。
自別家以來,日夜巡防,不敢有絲毫懈怠。邊關(guān)雖苦,然念及家中汝與稚子,心中便生暖意。
汝素來賢淑,持家有道,吾雖遠(yuǎn)在千里,亦知家中一切安好,皆賴汝之辛勞。
每每思及此,吾心甚慰,亦深感虧欠.........】
趙太妃臉上掛著的得意之色漸漸垮下來,聲音也越念越低。
念到此處,她再也沒臉繼續(xù)念下去,急忙將手中書信塞進(jìn)兒媳手中。
信寫是寫了,可惜是寫給妻兒的,獨獨沒提及她這個親母。
趙太妃又酸又羞。
沈秋婉捏著書信燙手得想扔出去。
錢太妃哈哈大笑地湊過來,瞄她手里的書信。
“怎么不念了,我們還想繼續(xù)聽下去呢?三郎終于出息了,也知道給媳婦和母妃寫信了呢。”
“哎喲,真是要酸死我們了。”
“可不是,像我們這樣沒有兒子傍身的,只有羨慕的份兒。”
眾人偷笑不已,趴著椅背低下頭去揉肚子。
剛才有多得意,現(xiàn)在就有多丟臉。
趙太妃之所以念不下去,估摸是掃了一眼,信中壓根就沒問候她一句。
這三郎也真是,這樣的節(jié)日,好歹提一嘴。
或者像三郎這樣,單獨寫一封,這樣就不會讓婆媳二人陷入尷尬。
聽說他在學(xué)著怎么疼愛自己的妻子,努力追求三王妃,請求她改變和離的想法。
現(xiàn)在看來,這竅是開了,但是開得有點歪。
眾人起哄讓她繼續(xù)念下去,沈秋婉可不是趙太妃。
臊得她一把將信塞進(jìn)嘴里,直接嚼爛。
所有人看得一愣,連忙上前阻攔。
“哎喲蒼天,快吐出來,這東西能吃下去的?小心吃壞肚子。”
“三媳婦,跟你開玩笑的,快吐出來,吃不得。”
“我們不看,不看了,你快吐出來,真是要了命了。”
“讓你們看笑話,看把我媳婦惹得,她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找你們算賬。”
“三王妃您快吐出來。”
...........
場面一度失控,亂哄哄的,最后沈秋婉是吐出來了,但那信也是沒法再看。
眾人無奈,沒敢再開玩笑。
有了這兩封信,所有人懸著的心終于安定不少。
到了酉時正,平安門的煙火炸響夜空,眾人紛紛爬上御花園的靈犀樓去看煙火。
待看完煙火,眾人又踏著厚厚的積雪回到鳳祥宮。
大伙坐在一起烤火吃茶聊天,幾個小輩取了棋盤直接盤腿坐在小壯墩的軟墊上對弈。
王嬤嬤怕他們凍著,命人去取了幾床厚被過來,讓他們蓋在腿上。
太皇太后躺在軟榻上,看著一屋子熱熱鬧鬧的,嘴角一直掛著笑意。
戌時,小廚房搟好面皮,在廚房將餡料備好,端了東西到偏殿讓大家伙一起包餃子。
本來這種活兒讓廚房里的宮女下人做就行。
但溫梨還是想給大家找點事情做,自己動手包,吃起來才更有意思。
眾人一看包餃子,頓時困意全消,立刻來了興趣,紛紛圍到一起包餃子。
熱鬧的氣氛再次被渲染起來。
“這是王后命奴婢洗干凈放到沸水里煮過的銅板。”
“一會兒各位娘娘和主子包的時候,順手包幾個進(jìn)去。”
“不多,就十枚,意蘊十全十美,一會兒看誰運氣好。”
“吃到銅板的,來年覺得好運連連。”
“這個有意思,快快,給我來一枚。”
“你就算了吧,就你這口子都捏不緊的,一會兒漏出來白白浪費一枚好運。”
“哈哈哈……”
眾人一陣起哄。
人多力量大,餃子一會兒就包好了。
雖然包好的餃子參差不齊,但自己包,丑的也是香的。
等餃子下鍋煮熟,桑婆婆直接用大銅盆裝,想吃多少自己盛。
煮好的餃子一上來,大家一窩蜂搶著盛。
溫梨盛了一碗,先端給軟榻上的太皇太后,這才又折回去盛自己的一碗。
徐姑姑本來想等大家都盛好,再過去給太皇太后盛,不想王后給她盛過來。
她笑著夸道:“娘娘好福氣,王后時刻念著您,您快嘗嘗看。”
“這可是王后娘娘給您搶過來的頭碗餃子,彩頭可好了。”
太皇太后笑瞇了眼,目光中全是得意之色。
“你自己也去盛一碗,今兒個不講主仆之分,就當(dāng)普通人家過年。”
徐姑姑笑著將勺子遞給她,“奴婢知道了,等第二鍋上來,奴婢就去盛。”
太皇太后吃了三只,第三只的時候咬到了硌牙的東西。
徐姑姑連忙掏出錦帕接住,捏出來,果然是一枚銅幣。
徐韻立刻笑著說道:“娘娘福氣當(dāng)頭,吃到第一枚銅錢了。”
“恭喜娘娘,賀喜娘娘。”
眾人羨慕不已,連忙低頭開始扒自己碗里的餃子。
蕭麟郅一口一個餃子,一連吃了十只,卻沒吃出一個帶銅板的。
倒是宥兒,第二個就吃到了,就是這銅板夾進(jìn)了他的牙縫里,疼得他淚水直流。
瞬遂吃第十六只的時候,也吃到了一枚。
溫梨舀第二碗時,盆底已經(jīng)不剩幾只,她索性都舀進(jìn)自己碗中。
她一邊走回座位,一邊舀起一只就吃,接過第一只就吃出銅板。
再吃一只,又是一個。
“這運氣也是沒誰了,雙喜臨門啊。”
所有人尖叫連連,再次低頭苦干。
桑婆婆將空盆端走,去裝第二鍋。
蕭麟郅不干了,他吃完了一碗,結(jié)果一枚都沒吃到。
氣得他直跺腳。
待第二盆上來時,他直接換了跟瞬遂一樣的大海碗。
溫梨笑著勸阻,“你這小肚皮不怕?lián)纹频模苛苛Χ鵀椋瑒e吃吐了。”
小皇帝拍著胸脯保證,“嬸嬸放心,我自有分寸。”
大眼一瞪,歪了頭直接開干。
“就不信吃不到一枚福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