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碧云與洞庭龍君敖瀲,大太子敖霖、二太子敖霜、龍女敖離一道,合力將天藍神砂、靈沙融入龍宮禁制。
真龍根性、福緣的確較尋常精怪高出許多,但斗法也近乎是靠肉身與生來就有的水火神通。
龍宮奇珍無數,甚至還有日月珠那等先天孕育之寶,架不住祭煉法門太過粗糙,發揮不出幾分威勢。
這也是大教弟子輕易誅妖滅邪的緣由所在,論修為,精怪千年、萬年積攢,闡、截兩教三、四代弟子卻能借助法術、法寶,施展出超出境界的玄妙神通。
碧云以龍宮禁制做基石,布下神沙,又結合太陰奇門陣法玄妙,呼應艮、震二卦,含山、雷之威。
如此催發起來,山水相合,風雷齊鳴,氣象蔚為壯觀。
敖瀲見了法陣妙處,對碧云印象大為改觀。
至于那兩位龍太子,早就被碧云種種精妙法術折服,主動交談,很快就熟絡了起來。
“今日與寧兄相識,甚是欣喜,若非大敵將至,定要備下酒宴,喝個三天三夜,不醉不休!”
敖霖面如冠玉,唇紅齒白,一身貴氣,待人接物時,卻沒有半點架子。
“這神沙陣變化無窮,看著都覺心驚,寧兄法術玄妙,實在讓人羨艷。”
敖霜看著年輕幾歲,也是青年模樣,湊上前來,朗聲稱贊。
龍女聞得“寧兄”二字,不動聲色撇了撇嘴。
雖然碧云真容修為精進,肉身也長大了些,但看著也就是十七八歲的少年模樣,稱弟更加合適。
敖瀲聽見次子對碧云不吝贊美之詞,有心觀其神色,本以為道人會喜上眉梢,誰知他神色卻漸漸鄭重了起來。
“這法陣倉促祭煉,縱有玄妙,難以倚重…涇河老龍兇名赫赫,膝下九子也非易與之輩,要是傾巢出動,僅靠法陣遠遠不足以御敵。
何況,涇河背后,隱約有截教的影子,要是玄門上仙插手,形勢會更加兇險,斷不能放松警惕。”
碧云知曉驕兵必敗的道理,見二人似有輕敵之意,連忙出言點醒。
這數十日內,洞庭湖風平浪靜,竟比從前還安生,顯然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征兆。
單從東海經歷就能看出,截教與涇河龍宮的關系頗深,能請動羽翼仙,也能請動別的截教金仙。
碧云果斷帶著龍女重返錢塘行宮,煉法、煉劍、煉寶片刻不停,就是要應對即將到來的那場惡戰。
這番話,還沒入兩個龍太子心里,敖瀲、敖離卻暗暗點頭,深以為然。
“你所言不錯,寡人多日前就派了幾波斥候去涇河左近探查,早知老龍厲兵秣馬,圖謀甚大。
我那兩個蠢笨兒子,久居深宮,不知世道艱險,真以為法陣布成便能退敵。
莫非忘卻,涇河大太子敖霽勾結金翅大鵬,攪擾東海龍宮之事?
我看,那條老龍,已然到了不瘋魔不成活的地步,怎么小心都不為過。”
敖瀲言辭犀利,直指要害,也懶得給兒子留面皮,伸手拎起二人衣領,輕飄飄丟回龍宮。
“寡人要臨陣教授那兩個蠢物領兵打仗的機要,離兒,你就留在寧小友身旁,繼續完善陣勢。”
敖瀲瞧見碧云顯露的些許手段,知曉就算事敗,也能護龍女周全,顧不得心酸,咬牙將女兒托付了出去。
嗖。
敖瀲御水,須臾入了龍宮,留下二人面面相覷。
……
湖底,又傳出叮鈴哐啷一陣響動
敖震恢復生念之后,一直借太陽光華消耗陰氣,發覺碧云與龍女前來,立馬來了精神,根本不顧鎖鏈嵌入血肉的痛楚,死死扒著門縫。
“如何,那條病癆老龍要來了嗎?”
敖震心系敖雪轉世之事,恨不得涇河龍宮即刻進犯,好借機逃出生天,金色巨眸之中,滿是希冀之色。
“您怎盼著涇河龍君來進犯洞庭?”
敖離瞪大美眸,鼓起香腮,似嗔非嗔道。
“好你個三娘,為了幫情郎打探消息,竟還用起激將法了?難怪敖瀲急沖沖跑來堵門抓奸……”
敖震破除陰霾之后,心境漸漸開闊,看出龍女心思,故意打趣。
敖離聞言,氣焰瞬間消弭,幾度欲言又止,甚是羞惱。
“哎呀…叔父就是開個玩笑,莫要當真……”
敖震也怕把龍女惱怒之下,決心大義滅親,萬一吹個枕頭風,那就壞事了,連忙出言勸解。
“如此說來,你似乎有完全把握,拿下涇河龍君?”
碧云神色依舊,看不出半點羞怯神色。
敖震見狀,暗暗驚異,心道不愧是哄騙姑娘的行家里手,面上卻沒敢顯露,轉念言說起對戰老龍之事。
“若是旁人,我還要小心幾分,那涇河老龍,千年前就是我手下敗將,差點被我將眼睛抓下來變成獨眼龍,何懼之有?”
敖震提起當年之事,漸漸恢復意氣風發的神采,扯著金鎖,大笑言道。
“我知燭龍火法神異,只是您受困冷宮千載,一直被磋磨道行,即便脫困,怕是也難恢復昔日神通……”
碧云聞言,眉毛一揚,再次出言。
“你說的不錯,我一身修為,被禁制磨去三四成,但對付那涇河老龍還是易如反掌。”
敖震心知,大戰將起,碧云言語定有深意,也沒覺得冒犯,笑呵呵地說道。
不出所料,朱門之前,懸起六十根赤色神旗,依稀能瞧見火炁流溢,互相輝映,甚是奇異。
“這一回,您要對付的,不是涇河老龍,只怕是截教頗有道行的仙人,很可能還是金仙……”
碧云祭起陣旗,神色肅然。
“這六十四根陣旗合巽、離二卦,玄妙無窮,祭起時,少說也能助漲我火法五成威勢,幾乎等同于全盛之時,玄門金仙又有何妨?”
敖震崛起早,隕落也早,卻積攢雄厚家底,建成寶庫,那雙眼眸最是毒辣,一眼就看出都天烈火陣旗玄妙,心中底氣更足。
碧云聞言,依舊有些不放心,施展先天神算,推衍一陣,忽然祭起一口飛劍,朝東海方向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