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君山之下。
碧云布下太清禁制,將園內假山、怪石、松柏、曲水護住,祭起那座精巧玲瓏天工爐,忽然落在地上,化作徑長十余丈的龐然大物。
這是他頭一回與人聯手煉寶,倒也覺出幾分新奇。
今日之前,他已借龍女火法,將天工爐煉至一轉,寶爐有了變化大小之能。
“你稍后聽我號令,施展火法,我再將火引入爐中,將那十余樁法寶一齊淬煉。”
碧云盤坐蒲團之上,隔著寶爐,施法傳音。
“好。”
敖離聞言,鄭重地點了點頭。
天工爐開啟,陰陽魚分離,忽然掠出數十道流光,鉆入爐內,五顏六色,似彩虹一般。
這卻是將大半團太乙五煙羅、金光烈火、冰魄云光、天遁鏡、十二口劍胎、三十六顆元珠、六十四根都天烈火旗、天藍神砂、連同龍女赤陽劍、太陽神針一股腦丟了進去。
煉形、煉質,需將法寶煉回元炁,再打入無數法篆,重新凝聚,增添威力。
為了避免元炁混雜,難以厘清,很少有劍仙會同煉多樁法寶。
碧云身肩蜀山玄門、旁門無數法門,又將天工爐煉到一轉,方能變化爐體大小,還多出隔絕法寶的效用。
此外,尚有個火法精妙的龍女協助,才決定將全副身家投入爐內。
新煉的太乙五煙羅,幽寒印,還有落寶金錢沒算在其中。
這三件法寶,或是用封神法祭煉,或是天地孕育,煉成元炁,道韻也就散了。
碧云默念五臺秘傳口訣,天工爐兀得發出光華,分出數十份,裹住法寶。
“火來!”
碧云將法力凝成一線,繞過寶爐傳音。
龍女眸中光華凝聚,剎那掠出,化作一片赤霞,乃是濃縮成實質的真火,又抽絲剝繭成火線。
碧云兩指并攏,暗運法力,攢就三昧將火線引入爐中火竅。
轟!
爐火噌地躥起,其色純赤,熾熱無匹,經由一百零八孔竅,將爐腔裹住,又分別凝聚,朝那數十法寶匯聚。
碧云身上還裹著些許煙羅,指尖依附三昧真火,依舊被那燭龍陽火烤得皮膚微燙,足見火焰威勢。
本來,煉寶、煉劍應是修行閑暇進行,與道行齊頭并進。
奈何災厄臨近,不得不加快進程。
如今的碧云,神通大半都在飛劍上,祭煉劍器耗費的功夫也最多,一水一火兩口飛劍愈發神妙,成仙之后,三轉之下的法寶,稍稍落伍,未經煉形質的就徹底不夠看了。
好在,有天工爐助力,又有世間最上乘的火法,省去了煉器成炁的大半光陰。
只見爐內數十法寶,皆被真火隔著一層神光煅燒,半個時辰后,六轉煙羅、五轉冰魄云光劍紋絲不動,金光烈火劍光華稍黯,天藍神砂、都天烈火陣旗開始發軟,赤陽劍、太陽神針化液,十二劍胎、三十六顆元珠卻是直接變作元炁。
蜀山火法多是斗法之用,對五金八石之類,效果較差,不似封神火法那般,肉身、元炁、天材地寶一視同仁,才能在半個時辰,達到蜀山劍仙十多日、甚至數月才能煉就的功果。
碧云捏印掐訣,將九天玄經與廣成天書上的符篆打入劍胎元炁之內,又施三昧真火、太乙神雷、運轉太清陰陽劍氣,融入元珠元炁。
如此又是半個時辰,十二劍胎成型,升至一轉,三十六元珠,經由一次祭煉,變作太乙雷火劍丸。
一日之后,赤陽劍、太陽神針升至二轉。
七日之后,都天烈火陣旗三轉。
十日之后,天藍神砂四轉。
如此,品質稍低的法寶皆已升階,需用法力溫養些時日才能再祭煉,爐中僅剩兩口飛劍,以及太乙五煙羅。
“這三者,或材質非凡,或多年祭煉,就算有世間第一等的火法加持,也需數十日才能再升一轉。
正好,先幫龍女煉就雷火雷音劍,再用那蚌珠、珊瑚、天一貞水煉那固元靈膠。”
碧云心念微動,便將華山煉寶法篆傳給龍女,還沒來得及取出葫蘆里藏著的仙金,龍女便丟過來一塊磨盤大小的太陽精金。
“這葫蘆是木行,用不得火煉,倒是能試著用燭龍水法慢慢打磨……”
碧云念頭一動,祭起飛劍。
嗖。
冰魄云光分化劍氣,切豆腐般斬下七條尺許長的太陽精金,丟入爐中,很快煉成金炁,剩下的精金,照舊沒收。
敖離依照華山法門,捏印掐訣,往那團金炁內打入無數法篆,又有碧云在旁往內增添神雷。
不消一個時辰,七口赤金飛劍出爐,流光溢彩,劍身電弧跳動,依稀有風雷之聲,甚是奇異。
雖是一轉,卻有七口,龍女劍術也日漸成熟,合在一處,威勢也甚是驚人。
“如此一來,我一人便能組一套劍陣…哎呀,怎忘卻,你還有十二口飛劍,定然更加厲害……”
敖離新奇地看著那七口懸空紛飛的烈火雷音劍,笑著說道。
“你火法精妙,又煉就龍珠,法力、手段都較我十七年前高了許多,縱無天工爐助力,料想花不了幾年,便能將飛劍煉到四五轉。”
碧云言罷,平復心緒,施法取了一滴天一貞水,又將煉靈膠材料投入爐中,與兩口飛劍、太乙五煙羅一道祭煉。
一月之后,金光烈火劍四轉。
足足七七四十九日,冰魄云光才升至六轉。
六十四日,太乙五煙羅終于七轉!
“這便是有火法驚絕之人輔助煉寶的好處,若是靠我那三昧真火祭煉,縱有天工爐,水、火兩口飛劍,也需三年五載方能再度拔高品質。
不過,龍女修為短時間內難有大的進境,就算再陪著我煉寶,要耗費的光陰也是數倍增長。
只待她渡過災厄,我便要尋一處較黃沙洞天赤焰火山更佳的煉寶所在,以長眉真人秘法,借天地之火祭煉。
如果能說動太陽前輩,花個幾日施火法,法寶還能再升一兩轉。
可惜…難度太大,我渾身上下也無甚能吸引他的東西,總不能又吃軟…又靠龍女的關系謀好處吧?”
碧云將法寶收起,見識上乘火法在煉寶時的妙用,念頭攢動。
“我五行屬水,煉火法甚是艱難,尤其是玄門火法,不同根性使出來就是天壤之別。
若想提升真火威勢,怕是還要從燭龍傳承入手,有水法打底,觸類旁通,有望修成。
我記得,九龍島四圣坐騎,其中之三,乃是上古萬獸朝蒼之時,與龍交合生出的異種…得了古龍之炁,便能嘗試修煉。”
碧云將蹦出來的念頭暗暗記下,很快收斂心神,將視線落在爐中那團漸漸成型的藥液上。
此藥屬水,需用地闕金章法門淬煉,火勢需控制在極其微妙的境地,不能多也不能少。
這般又過了七八日,終于煉就,寶爐開啟,浮現出一團似水非水、琥珀般的靈藥,正是那固元靈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