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里的涂山玖一捂臉。
轉頭跟謝時予說:“你做好被圍觀的準備吧,村里的大爺大媽們都比較熱情,我可能有點hOld不住。”
謝時予一愣,然后透過后視鏡看了一眼,已經離遠了卻仍在張望的村民們,瞬間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他笑著把人摟了過去,在她的嘴上啄了一下,低笑了一聲,“還有你hOld不住的?”
涂山玖臉一紅,“鬼來多少我都能行,但是人的話還真不一定。”
謝時予順了順她的頭發(fā),“放心,我早有準備的。”
“早有準備?”涂山玖歪著腦袋疑惑看他。
謝時予勾玩著她的發(fā)尾,“一會兒你就知道了。”
這里是涂山玖的家鄉(xiāng),都說遠親不如近鄰。
更何況她在這里生活了這么多年,這里也是她的半個娘家,鄉(xiāng)親們也算她的半個娘家人,自然要帶一些禮物和小紅包來表示一下他的一點心意了。
車子停在荷花鄉(xiāng)的村口,分叉路口一整片荷花池,正因為這片天然池塘,所以取名為荷花鄉(xiāng)。
過了橋,是這T形路口。
左邊是上山的路,右邊就是村口。
車子停下。
因為村口已經站了很多人了。
不遠處還有人一邊往這邊跑,一邊蹦跶著提鞋跟。
“小玖丫頭,回來了?”
“哪呢?哪呢?我聽說小玖那丫頭帶著女婿回來了?”
“我看看,我看看,起開,擋著老娘的視線了!”
涂山玖看見這架勢,其實她心里早有所料。
涂山家在荷花鄉(xiāng)的地位不是一般的高。
畢竟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大家有個‘小病小災’的可都是上山找賒刀人處理的。
現在整個鄉(xiāng)里,至少有一半的人家廚房的菜刀,可都是從涂山家賒出去的。
至于傳了多少輩,那涂山玖就不知道了。
涂山玖和謝時予下了車。
司機也跟著一起下來了,走到了后備廂處,打開了后備箱。
一群鄉(xiāng)親把涂山玖和謝時予給圍住了。
其中那幾個長輩站在最前面,后面還有小孩子往里面擠,嘴里喊著:“小玖姐姐!小玖姐姐!”
王阿婆家的男人被涂山玖的爺爺救過,和涂山家的關系很好。
涂山玖離開家的那天就是把鑰匙給了王阿婆,山上還有院子,讓她幫忙照看一下。
王阿婆和另外幾個大爺大媽們,都沒有開口,都以審視的眼神打量著謝時予。
涂山玖沒有了親人,但是不代表沒有娘家人。
走的時候他們就不放心,還想著要不要出兩個人送她去南城。
但是后來涂山玖給他們勸住了。
說是以她的能力,一拳就能打倒一頭牛,到那里吃虧的都不會是她。
后來他們想想也是,她要文是神算,要武那就是無敵,于是才放下了心,沒有選擇送她。
謝時予沒有局促,臉上帶著真誠的笑意,跟大家自我介紹,“鄉(xiāng)親們好,我是玖玖的未婚夫謝時予,很遺憾這么久才過來這里和大家見面。”
他牽著涂山玖的手摩挲了兩下,說:“不來不知道,原來玖玖的家鄉(xiāng)竟然這般人杰地靈,我很高興這次有機會能陪著玖玖回娘家,在此我也準備了一點小心意給大家,感謝大家這么多年對玖玖的照顧。”
涂山玖從謝時予說話就轉頭去看他了,她眼底的笑意盡顯。
原來這就是他說的準備好了啊。
從出發(fā)到現在他們一直在一起,所以中途準備是不可能的了,他這是出發(fā)之前就已經想到并且讓人準備好了啊。
她也沒想到,他竟然能這般重視荷花鄉(xiāng)的鄉(xiāng)親們。
涂山玖的手心被撓了撓,回了神,發(fā)現司機已經拎著東西過來了,手里還攥著一大疊的紅包,給眾人發(fā)下去,小孩子除了紅包還有單獨的玩具。
回頭看了一眼商務車,怪不得今天開的是商務車。
王阿婆的臉上也有笑意,不過她是因為看到了涂山玖眼底那微微的驚訝和幸福的笑意。
一個女人去到婆家,過的好不好,一看眼神就知道的。
還有愛與不愛,對于他們這些過來人,一打眼就能看出來。
她和老伴還有另外幾個大爺大媽對視了一眼,準備好的問話,不用說了。
他們只要他對小玖好,其他的不要求。
王阿婆低喃道:“這下可以放心嘍!”
太陽還快要下山了,王阿婆讓涂山玖上他們家吃飯去,山上她走了之后,還沒收拾,等收拾完的話,都不知道什么時候了。
他們都知道涂山玖多能吃,雖然會做飯,但廚藝也就那樣。
以前他們各家做什么好吃的,也都是往山上送一份去,要么就叫她下山來吃。
涂山玖想想也是,也沒客氣,就帶著謝時予去王阿婆家蹭飯去了。
夕陽西下,一群人簇擁著涂山玖和謝時予往村里走。
一群小孩兒每個人手上都抱著一個大玩具盒子,在前面開心的跑著。
身后司機也上了車,慢悠悠的在后面跟著,開進了村里的空地上停著。
村里的路還挺寬敞的,修的質量也不錯。
謝時予本來還想著,來了之后要是有需要投資建設的地方,他作為涂山家的女婿自然是要出一份力的。
可是這一路走過來,他發(fā)現,這個荷花村的各項設施建設的都很不錯。
該有的都有,就連腳下的瀝青路也是通向家家戶戶的,而不是像別的村子一樣只通道村口,里面的路就是很窄的石板路,通過一輛車都很費勁的那種。
他問了涂山玖,她說不止是荷花鄉(xiāng),還有另外三個鄉(xiāng)也是這樣的。
因為何千當初就是在荷花鄉(xiāng),他在這待了好幾年的時間。
后來出去之后,他給鄉(xiāng)里捐了款,修了路。
不止這條路,村里的一些基礎設施都是他出錢建設的。
據她爺爺說,當年這把刀是因為何千和他父親,走投無路,全家都被人下了追殺令,只剩下了他們爺倆躲到了荷花鄉(xiāng)。
何千的父親當時也莫名的得了重病,何千得知山上住著賒刀人,所以求涂山家給個預言賒了刀,結果換來的卻是一句讖語。
陰德散盡,善事來填,舍棄沾染,多活半生,等你家絕戶之時,賒刀人便會登門要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