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云說自己很忙可不是說說而已,他是真的很忙。
他大多時間都待在劇組里,不過大多時間不是拍戲,而是等著拍戲。
因為路云為了整體的電影效果把本應該集中給他的“主角時間”讓給他其他人,好讓他們拍的更連貫、更順一些。
他的實力太強了,可以隨時配合他們,所以需要隨時在劇組等著。
不過路云等待的時間一點也不閑著,基本都是在查資料寫論文。
那論文真是一篇連著一篇的出,并且一篇比一篇牛批。
所以長征五號科研團隊看到并研究他的論文一點也不奇怪。
路云寫論文也不是漫無目的的寫,而是能跟萬戶火箭的技術(shù)呼應上。
比如應用在長征五號遙三火箭上的箭體減重技術(shù)。
其實路云已經(jīng)開始通過公司的渠道申請專利了,其中就有萬戶火箭的箭體減重技術(shù)。
運載火箭都有一個載荷系數(shù),數(shù)值越大就代表同單位燃料能送更多的載荷上天。
比如獵鷹九號的載荷系數(shù)是4.15%,而長征五號的載荷系數(shù)就是2.9%左右。
長征五號載荷系數(shù)比較低的原因有不少,主要是發(fā)動機不夠先進,還有就是安全冗余太多導致箭體死重太大,拖累了運載能力。
如果不考慮別的,只是簡單粗暴的做數(shù)字計算,要是長征五號也有4.15%的載荷系數(shù),那么它就可以運載36噸的貨物進入太空,而不是實際的25噸和另一種理論上的32噸。
萬戶火箭就使用新技術(shù)減輕了箭體重量,加上比較先進的發(fā)動機,讓它的設(shè)計載荷系數(shù)達到了4%左右。
這還是路云需要以目前國內(nèi)的航天技術(shù)為基礎(chǔ)快速把萬戶火箭造出來。
要不然讓他多研究幾年,他可以把箭體減到更輕,發(fā)動機的效能也推到更大,讓載荷系數(shù)更高。
不過就是這樣“一般”的箭體減重技術(shù)長征五號也不能用,不說直接搬過去用吧,就是刪減著也不能用。
一是捆綁式和光桿式的構(gòu)型不同不能亂用。
二是長征五號已經(jīng)是成品火箭了,無法大刀闊斧的進行升級改造。
三是它還肩負著很多重大任務,不能無故增加風險。
所以長征五號科研團隊只能從論文出發(fā),然后研究出一個合適長征五號的邊邊角角技術(shù),減輕一些邊邊角角的小重量。
而路云的各種航天工程都是從設(shè)計圖開始的,不用這么小心翼翼,所以立刻開視頻把月球小車的事告訴了自己那幾個考上研究生的沙雕舍友。
“什么?!”
“你接了一個真正要飛往月球的月球車研制任務?”
“臥槽!”
舍友們酸的面目全非!
明明他們都在航天系統(tǒng)里深造了,還各自跟了有航天課題研究的導師,也昏天黑地的給導師干活,可他們都沒有參與過這樣的探月任務。
甚至別說探月了,就是入軌的任務都沒有,頂多參與過一些模型任務,或者射一射探空火箭。
結(jié)果路云這個去當明星的本科生竟然拿到了一個真正的月球車任務!
哦,路云開了自己的航天公司,還狂發(fā)他們導師看了都贊嘆不已的論文,那沒事了。
甚至他們的導師還經(jīng)常看著他們問道:“哎,對了,你不是路云的舍友嗎,怎么你就這么……嗯,沒有沾沾人家的才氣呢?”
“……”
他們能說什么,說本科期間大家都差不多,路云是畢業(yè)之后才突然開竅的嗎?
不過對路云現(xiàn)在這種“茍富貴不相忘”的狀態(tài)他們還是相當開心的,之前動力外骨骼道具的事讓他們賺了一筆,現(xiàn)在又帶他們研制真正的月球車……
這哪是舍友的,這簡直就是義父啊!
而且路云說了自己的“全商業(yè)零件月球車計劃”之后,舍友們不僅不詫異,反而更興奮了。
因為他們都看過路云的論文,知道路云這是在驗證什么。
這可一點也不比他們導師正在搞的課題小啊!
最重要的是導師的大課題他們插不上手,而路云這個事他們?nèi)虆⑴c!
“某飄零半生,若云哥不棄,愿拜為義父!”
“義父,你就說怎么干吧!”
“就是,義父,請下命令吧!”
“忠!誠!”
“……”
路云無語的看著視頻里三條亢奮的哈士奇,說道:“雖然我已經(jīng)有腹稿了,但具體怎么干還得仔細的研究一下,所以你們得等幾天。”
“……”
“淦!”
“叫早了!”
“把我的尊嚴還給我……”
路云不再搭理這些沙雕,關(guān)了視頻開始搞小車的設(shè)計。
之所以不用公司的人,那是因為這個工程不大,沒必要浪費公司員工的時間。
路云確實有腹稿,因為上一世的嫦娥六號就有一個類似的小車。
它本來是嫦娥五號之后的嫦娥六號的一個配重物,但科學家覺得單純配一塊鐵疙瘩太虧了,于是就研制了一款重約5千克的迷你月球車。
甚至這車最初的名字就叫“配重小車”,后來才改名叫“金蟾”。
也算是和“嫦娥”、“玉兔”同一系列。
它的長度不到50厘米,寬度不到30厘米,四個輪子的直徑倒是接近30厘米,就像一個沒啥設(shè)計感的長方盒子玩具車。
它的最大功績就是拍下了嫦娥六號屹立在月球背面的英姿。
在幽暗的宇宙背景之下,深灰色的月壤之上,嫦娥六號鏟取月壤的長機械臂和展開的國旗清晰可見。
要知道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任務都帶了正經(jīng)的月球車,所以它們也有類似的月球車拍攝照片。
但是就嫦娥五號沒有月球車,所以就沒有類似的照片,成為了很多人的遺憾。
上一世的路云也一樣。
沒想到這一世竟然能親自補上這個遺憾。
“重生真好啊~”
路云不擔心被這一世的嫦娥六號項目組告抄襲,因為別看嫦娥六號作為嫦娥五號的備份也已經(jīng)造出來了,但它的完成度其實沒有嫦娥五號高,配重小車的方案還沒提出來。
這一世的世界線已經(jīng)變了,長征五號遙三采用了新技術(shù)讓月球載荷多了幾十千克的載重,讓嫦娥五號都有小車了,那么等之后執(zhí)行嫦娥六號的時候,指不定國內(nèi)的月球運載能力會發(fā)展到哪個程度。
如果各方面都可以的話,路云還想搞一輛更大的小車給嫦娥六號。
不過路云也不打算原封不動的抄襲“金蟾”小車,因為原版小車只貼了一邊的太陽能板,結(jié)果釋放落地的時候落反了,只用自帶的電量活動了幾十分鐘。
所以路云要把兩邊都貼上太陽能板,這樣不管哪邊著地都能曬太陽充電。
他要讓小車在嫦娥五號著陸器周邊盡情的飆車。
畢竟5千克的小身板里就別想著放什么科研設(shè)備的,基本上就是一個裝了輪子的攝像頭,所以不用像正經(jīng)月球車那樣走一步停十分鐘的做研究,盡情的拓展國產(chǎn)月球車的行駛里程就完事了。
已經(jīng)掛掉的玉兔號月球車才走了100多米,而未來的玉兔二號邊走邊搞研究花費好幾年才能走1000米,所以路云的計劃是讓小車一天就跑1000米,十幾天的月晝時間盡情的跑,然后拍攝各個角度的嫦娥五號著陸器組合體。
雁過留聲,物過留痕,嫦娥五號多留一些影響準沒錯!
“這小車這么能跑,該給它起個什么名字呢?”
“狂飆一號?”
“呃,這是一種核武器的名字……”
而在路云忙活的時候,劉春來了信息。
“你讓我留意的《長安十二時辰》有消息了,不過不用咱們自己去聯(lián)系,他們直接給你發(fā)了試鏡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