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們,您乘坐的是由鄭市發(fā)往燕京的第61次特快列車,明天上午八點到達(dá)我們偉大的首都燕京,人民鐵路為人民,我們是鄭市列車段三八青年包乘組.....”
汝縣沒有直達(dá)燕京的火車,得到鄭市換車中轉(zhuǎn)。小縣城這段路火車基本上沒什么人,汝縣是小站,運煤的火車比較多。
從鄭市火車站上車,劉一民才知道什么叫做擁擠,簡直要比上春運了。
車廂內(nèi)十分擁擠,站著的人幾乎是沒辦法落腳,有的人被踩住了腳,一個勁兒的“哎呦”。
“誰踩著我腳啦?”
“明明是你鞋大,耽誤我腳落地了。”
劉一民肩背手提的帶著行李,嘴里面叼著車票,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的硬座。硬臥不好買,至于軟臥就別想了,需要一定級別的才能買。
上車的時候是晚上11點多,駛出車站的時候,外面黑乎乎的。綠皮火車伴隨著“嘎吱嘎吱”的聲音,刺穿晚上的霧氣以時速50公里/小時的速度朝著燕京駛?cè)ァ?/p>
這速度,在70年代已經(jīng)算是快車了!設(shè)計的速度是高于50公里的,但是因為停靠等各種原因,平均下來也就50公里左右。
這還是特快列車,不停靠小站。從到鄭市到燕京的慢車,有的要停靠三四十個小站,要花費一二十個小時。
最喪心病狂的是要停靠七十多站的,劉一民打死都不坐,一二十個小時下來,屁股估計都要壞死了。看到密密麻麻的時刻表,劉一民真得為鐵路工作者鼓個掌。
劉一民坐在硬座上,晃了晃屁股感受了一下硬度,這硬座確實夠“硬”,是長條木板椅子,硌的他屁股難受。他找出一些衣服,墊在自己的屁股下面,才慢慢地靠在車廂上睡著。
凌晨五點左右,劉一民經(jīng)過一夜無數(shù)次調(diào)整坐姿之后,終于被火車?yán)锩骐u打鳴的聲音給吵醒了。
劉一民準(zhǔn)備起身去下廁所,剛一用力就感覺到腳下面不對勁,低頭一看,有個人的手迅速地收了回去,下面?zhèn)鱽戆ミ虾捅г沟穆曇簟?/p>
“同志,不好意思,不知道下面有人睡覺!”劉一民抱歉道。
躺在下面的人知道自己不占理,也不再說些什么。
去了個廁所,又到餐車?yán)锩娉粤艘活D飯,這飯的味道可真不錯!
說是八點到站,實際上真正到站的時候已經(jīng)是九點半了。伴隨著廣播聲音里響起到站廣播,劉一民朝著火車下站口瘋狂的蠕動。
“旅客們,我們偉大的首都燕京到了!我們來自五湖四海,我們從事不同的崗位,希望我們學(xué)習(xí)勞模精神,在自己的崗位上發(fā)光發(fā)熱,為祖國的四化建設(shè)添磚加瓦!”
有時候感覺自己沒有動,愣是被前后的人架著往前走。
前面的人背著行李,鼓鼓囊囊的包在他的腦袋上蹭來蹭去,公雞在耳朵旁邊咯咯叫,接著就有人咆哮道:“誰的雞拉屎了?拉屎了?”
“叫什么叫?屎來運轉(zhuǎn)不知道啊!”
等走出了火車站,劉一民才能好好的呼吸一下新鮮空氣,燕京站的廣場上還有一些工人正在施工,有國營照相館的攝影師在這里給人拍照。
背后是高大的燕京站和巨大的鐘樓,建筑上面掛著領(lǐng)袖畫像,還有各種各樣的革命標(biāo)語,一些來燕京出差的和開會的干部最喜歡在這拍照留個紀(jì)念。
接下來,劉一民找到通往《詩刊》編輯部的公交車,公交車上更擠,老式的鉸接式公交車,兩節(jié)車廂連在一起,里面擠了一二百人。
后面的車廂十分不穩(wěn),不少人都坐的難受。尤其是一些老同志,被擠的唉聲嘆氣,一個勁兒的說暈車。
好在劉一民并沒有坐多久,不到十分鐘后就在朝陽門內(nèi)大街上下車,順著這條大街繼續(xù)西走能直接到故宮的北門,北門后面就是南鑼鼓巷。
《詩刊》編輯部在東四南大街85號,下車后走不到五分鐘就能到。《人民文藝》在朝內(nèi)大街166號,這里距離《人民文藝》也很近,大概也是五分鐘的路程。
《詩刊》編輯部就是在文聯(lián)和作協(xié)里面,鄒獲凡在信里面告訴他,將他的住宿安排在了作協(xié)的招待所。
劉一民背著重重的行李走到85號樓門口才重重地松了一口氣,對著門衛(wèi)室里面的老門衛(wèi)笑著說道:“大爺,《詩刊》編輯部在哪里?這是我的介紹信,鄒獲凡同志邀請我過來的。”
穿著合身工裝的大爺上下打量了一眼劉一民,露出狐疑的目光。接過介紹信看了一眼,驗明正身。
“你是詩人?”
“算是!”
“這么年輕?你等著,我給編輯部打個電話確認(rèn)一下。最近很多冒充詩人想進(jìn)去見編輯的,你要是真的,他們一會兒過來接你。里面院子比較多,你不好找。”
門衛(wèi)快速地給編輯部撥去了電話,對面問叫什么名字?門衛(wèi)大爺沖劉一民喊道:“你叫什么民?”
劉一民還沒說話,電話對面的人驚喜地喊道:“是不是劉一民?劉一民同志,是不是你來了?”
“對,是叫劉一民,你們趕緊過來領(lǐng)一下!”
三分鐘左右,鄒獲凡就跑了出來,一邊跑一邊用手巾擦了擦眼鏡。
“劉一民同志是吧?我是鄒獲凡,一路坐火車來,辛苦你了!”
“鄒編輯好,我就是劉一民!”劉一民伸出手笑著說道。
鄒獲凡接過介紹信看了看,高興地從劉一民手中接過行李,不斷地對他說著辛苦了。
“我們編輯部的同志們早都想見你了,里面還有你一個老鄉(xiāng)。我先帶你去招待所,給你安排下住宿。”
招待所條件比汝縣招待所好多了,房間里面的各種用品齊全。
“這里前幾天住的是個作家,給《人民文藝》改稿的。劉一民同志,來這里食宿我們編輯部包了,稍后給你幾張飯票,憑票到食堂吃飯,不需要錢,有什么需要的你就跟我說。咱們住的這片很方便,旁邊就是王府井。”
鄒獲凡熱情地給他說道。
“咱們?”劉一民挑眉問道。
“對,我剛到《詩刊》工作不久,前幾天住文化部招待所,但是那里是防空洞改的,太過潮濕。我也就搬到作協(xié)的招待所了,就住你隔壁。”
鄒獲凡想幫助劉一民收拾房間,被他給阻止了。
“那行,你先收拾。收拾完你休息一會兒,中午我過來喊你吃飯。”
鄒獲凡臨走還不忘吩咐一下服務(wù)員,照顧一下劉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