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
“紹宋?這是個朝代?”老朱看著天幕上的染著血紅的兩個大字,心中很是疑惑。
“咱大明前邊有紹宋這個朝代嗎?”
朱標朱標搖了搖頭,“兒臣也未曾聽聞過。”
“難不成是大宋?”
……
這時,天幕上標題散去,開始浮現出一幅畫面。
入目皆是殘肢斷臂,鮮血在大地上肆意流淌,將泥土染成了暗紅色。
地上的沙土壓根馬蹄的踐踏下揚起一陣濃煙,喊殺聲震耳欲聾,兩方軍隊正激烈廝殺。
天幕下的眾人看到這,眉頭微皺,看著天幕上的宋字的旗幟,有些不理解了。
大宋……不是已經亡了,這什么鬼?
難不成跟大漢一樣又被盤活了?
就在眾人疑惑之際,天幕之上BGM突然響起那激昂的BGM仿佛帶著魔力,讓眾人的心也隨之揪緊。
畫面中,數面巨大的刻有趙字的旗帆在硝煙中是那么的刺眼。
原本奮力廝殺的眾人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議的事情一樣。
一名將軍呆滯的看著前方的那桿大旗,渾身顫抖,一雙虎目瞬間充血。
待沙塵散去,眾人都看清楚了,數匹烈馬拉著馬車,印有“趙”的龍纛旗插在馬車兩旁。
被風吹的獵獵作響!
將軍看著那烈馬拉著的馬車,隱隱約約了能看清,上面坐著身穿紅色龍袍的人影。
轟!
現在他的腦子一片空白,他沒想到……沒想到,官家竟然會御駕親征來救他一介武夫!
敵軍也被震驚的呆立當場……
而看到那龍纛……的宋軍回過神來以后,所有人像是瘋了一樣的跟著那面龍纛沖殺!
因為他們知道那面龍纛旗下坐的是誰!
龍纛沖陣……天子親征……御駕親征!
這一刻……所有人都瘋了,直到沖殺到這名將軍的面前。
馬車里出來一道身影,身穿如鮮血一樣鮮紅的龍袍。
這名將軍,再也忍不住了,身中數刀都沒哭的漢子,此刻哭的像個孩子!
雙腿一軟跪倒在,男子面前。
男子沒說什么……只是把手放在將軍的肩膀上,眼神堅定的看向前方。
“朕以龍纛沖陣,給朕鴨過去……”
……
天幕下的眾人看的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龍纛沖陣代表什么他們比誰都清楚!
眾所周知,做過皇帝的應該都知道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他娘的皇帝來御駕親征了。
雖然能以方鼓舞士氣,但是同樣能鼓舞敵方士氣。
戰場上四大戰功之一就是“奪旗!”毫不夸張的說只要奪了對面的大纛,你就算死也算值了。
族譜單開,入將軍眼的機會,你當給你鬧著玩呢!
但是這居然是大宋?這就讓他們很驚訝。
前邊靖康恥什么樣子他們可記得一清二楚啊,說句不好聽的,要不是后邊小皇帝那一跳,這大宋肯定要遺臭萬年的。
嬴政此刻滿腦子問號,這還是他之前看的那個大宋嗎?
還是前邊視頻上那把“遠交進攻”玩出花的大宋嗎?
這怎么讓朕感到陌生?
……
漢武帝也同樣震驚的瞪大了雙眼,身體向前傾斜,喃喃自語道:“現在都這么流行御駕親征了嗎?”
“還有這是大宋皇帝能有的氣魄?”
大宋。
趙匡胤此時眼睛瞪得溜圓,只因為這大纛上寫著的是他老趙家的姓氏。
而且越看越眼熟……好像是之前在金軍大營開硬弓的
“好……好,好啊!沒想到朕老趙家出了個這么優秀的麒麟兒。”
而且越看越眼熟……待沙塵散去,老趙認出了天幕上的人是誰,那不就是他的好子孫趙構嘛。
“哈哈……哈哈,天不亡我大宋啊,這小子朕打小看你就行。”
……
其他時空位面的宋朝此刻都麻了……
尤其是趙佶以及文武百官人都快傻了。
“朕……這第九子這么勇的嗎?”
這是我們老趙家能生出來的種嗎?
而趙構看到天幕上的自己也是一愣,眉頭緊皺。
自己?
自己什么時候御駕親政了?
而且天幕上的那個漢子咋那么像韓世忠那個老匹夫?
不光他懵了,就連韓世忠、秦檜也懵逼了。
韓世忠:“這是我們官家,老子莫不是得了失憶癥?”
我咋不記得官家,龍纛沖陣救我這事了?
還有……憑啥救我啊?難不成我很菜嗎?
秦檜:“官家……這么勇的嗎?”
而此時正在拿著原本并不存在的第十三道令牌準備出征的岳飛,此刻也是一愣。
“這是官家?”
一時間所有人都懵逼了。
就連后邊的老朱都開始懷疑人生了。
老朱瞪的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不敢置信地說道:“大宋皇帝竟會親自沖鋒陷陣?”
“咱莫非做夢了?”
朱標也滿臉震驚,這與他們印象中那個文弱的大宋皇帝形象截然不同。
“而且還是趙構?莫非孤也做夢了?”
所有人的表情都相當精彩。
就在眾人錯愕之際,天幕之上聲音響起,猶如一道驚雷將眾人喚醒。
【自古功高莫過于救駕,可若駕來救你,又當如何?】
轟!
臥槽!
這還真是,龍纛沖陣,救老子啊?
韓世忠只感覺自己頭皮有點癢,好像要長腦子了。
不對,不對,不是這樣的,有臟東西,有臟東西啊……
而各朝各代的其他武將聽到這句話,頓時都陷入了沉思。
如果……真是自己被困,自己皇帝引龍纛,過來救自己,自己會怎樣?
幻想一下那幅場景,自己被困孤立無援,然后他們家皇帝,以龍纛沖陣之勢,從天而降。
一想到這,所有武將都興奮的滿臉通紅,跟嗑藥了一樣。
只感覺頭皮發麻,要長腦子!!!
上刀山下火海,但凡猶豫一秒鐘,都是對龍纛的不尊重!
真的,多一秒,都會覺得自己不是人!
……
此刻看到這的呂布,也滿臉通紅,要是有人如此待他,多的不說,少的不嘮,直接跪地表示。
“某愿拜為義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當然,不保證以后會不會出現第二個董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