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以后,小日子雖然表面上安定了不少,但是心里始終沒有打消對大清入侵的想法!】
【開始瘋狂的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和思想,發展科技,廢除武士階級特權,取消等級制度,允許平民擁有姓氏,推動社會平等化(但保留天皇權威和貴族階層)。】
【同時制定民法、刑法等近代法律,建立近代官僚體系。】
【引進西方技術和設備,建立國營工廠(如富岡制絲廠、八幡制鐵所),后低價轉讓給民間財閥(如三井、三菱),推動輕工業(紡織)和重工業(造船、采礦)發展。】
【改革土地制度:廢除封建領主土地所有制,承認土地私有,征收貨幣地稅,增加政府財政收入,為工業化提供資本積累。】
【發展近代交通與金融:修建鐵路(1872年第一條鐵路東京至橫濱開通),建立郵政、電報系統,設立國立銀行,統一貨幣(日元),促進國內市場形成。】
【一切都為朝著工業化的方向轉變著!】
【面對清朝北洋水師的壓力,日本天皇舉國之力開始海軍建設,通過天皇撥款、國民獻金等方式籌集資金。】
【然而再怎么發展,資源始終是有限的,土地、人口、等等都是有上限的!】
【想要打破這個上限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入侵……】
入侵?
天幕下的眾位帝王看到這,都不約而同的握緊了拳頭,因為他們知道天幕說的不錯,確實只有這一條路可走了!
而且根據天幕上透露的信息,那時的西方已經崛起!
那么這群彈丸之地的人想要繼續擴張就只能是妖清了。
【雖然日本國力經過這一系列改革之后強盛了不少,可是奈何清朝實在太有錢了,盡管有慈禧這個敗家娘們,也不是一個區區彈丸之地能比的!】
【更何況北洋水師已經組建完成,如果不出意外日本是沒有機會入侵華夏的,等待他的只有資源用盡這一條路。】
【小日子也知道雙方實力差距,一直在暗地積蓄力量,同時還不停的試探大清的態度!】
【1874年以武力入侵臺灣,1879年吞并琉球(改為沖繩縣),1882年、1884年兩次介入朝鮮半島事務(壬午兵變、甲申政變),逐步挑戰清朝在東亞的主導地位。】
【就在日本一邊試探一邊蠢蠢欲動之時,清朝朝堂之上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有大臣認為日本不過是跳梁小丑,北洋水師足以震懾,不必過于擔憂!】
【但也有大臣憂心忡忡地站出來,說日本近年來改革成效顯著,野心勃勃,其不斷試探之舉不可小覷,建議出兵鎮壓!】
【慈禧很明顯相信了前者……】
“廢物!廢物!”康熙氣的又是一口老血噴了出來。
而那些為他扎針的御醫大多都是年過半百的老中醫,正是氣性正大的時候。
已經有幾個被氣的躺在了地上!
沒躺在地上的,握著銀針的手也顫抖個不停。
沒辦法……實在是太氣人了!
……
【直到十九世紀末,歐洲迎來了最強落榜美術生,開啟了他的戰爭美學,導致西方列強也沒時間啃食大清這塊肥肉!】
【而日本很明顯抓住了這次機會,1890開始備戰甲午戰爭,正式將清朝視為主要對手。】
【通過軍事演習、情報收集、戰術研究等,全面對甲午戰爭做準備!】
【反之再看清朝,由于歐洲動蕩西方列強互相內斗時,慈禧覺得沒有了威脅,北洋水師的強大又使她又有些坐立不安!】
【沒了外在威脅,內在的漢人太強她也同樣睡不著覺。】
【于是下令減少北洋水師的軍費,把用來國防建設的錢全部用于自己過六十大壽,修院子!】
【全然不顧日本的虎視眈眈,一心只想著如何大肆慶祝。】
【那一天,頤和園里張燈結彩,奢華至極,從京城到頤和園的道路兩旁,搭建了無數的彩棚、戲臺、牌樓。】
【為了這場壽宴,耗費白銀達千萬兩。】
【慶典所需的各種奇珍異寶、山珍海味源源不斷地運往京城,官員們為了討好慈禧,紛紛獻上厚禮。】
【而北洋水師那邊,炮彈短缺,船只年久失修,卻無人問津。】
【軍費被挪用后,北洋水師的發展逐漸滯后,在艦船性能、彈藥儲備等方面與日本海軍的差距拉大,這也成為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水師戰敗的原因之一。】
【慈禧也憑借著自己的神之一手,徹底給小日子送去千年國運!】
“草!草!”
雍正憤怒到了極點,氣血上涌,一口鮮血猛地噴出,整個人踉蹌后退幾步。
一旁的老御醫本也氣得七竅生煙,見到這一幕,急火攻心,也跟著吐出一大口血,直挺挺地倒在地上,當場身亡。
其他御醫個個臉色通紅,被氣的渾身顫抖,嘴上說著“萬歲爺息怒,保重龍體”實際他們也被氣的不輕。
一個個開始互相給身邊的同僚施針!
雍正雙手握拳,全身顫抖,怒聲咆哮:“如此昏庸誤國,我大清豈有不亡之理!”
“慈禧這老妖婦,實乃我大清罪人!”
一個壽宴花費千萬兩銀子……這等同于他大清國庫一年的稅收了。
而且還是挪用軍費……
……
乾隆也被這巨大的數字給嚇到了,一個壽宴,一千萬?
什么感念,這么說吧夠他乾隆下3次江南了。
“該死,慈禧,朕要滅你滿門!”乾隆滿臉殺氣的咆哮著。
他堂堂九五至尊十全皇帝都沒這么奢靡,她慈禧一個老妖婆怎么敢的啊?
其他位面的皇帝,算是明白為啥這慈禧被稱之為抗清名將了。
人家小日子拼了命的發展國力,慈禧這倒好,直接給自己家刀給扔了……
簡直是離譜他媽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了……
大清不亡,天理難容!
抗清名將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