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他們進(jìn)來!”
王倫正襟危坐,凝神說道。
很快,便見公孫勝、阮小七、晁蓋、杜遷四人依次進(jìn)入廳中。
四人同時拱手行禮,祝賀道:“恭賀兄長大勝!神威無敵!”
“仰賴諸位兄弟,都坐吧!”王倫微微一笑,神色從容,絲毫不見得意與輕狂。
公孫勝等人分左右坐下,馬上有仆人送上香茶。
公孫勝瞧著精致的茶盞,喝了一口,訝然道:“咦?這茶?怎么有些不同?”
其余幾人也是疑惑,紛紛喝了一口,都露出訝然之色。
“兄長,這什么茶?怎么是紅色的?”
“味道如何?”王倫笑吟吟問道。
公孫勝盯著茶紅色的湯汁:“茶香濃烈,回甘而暖胃,好茶,實在是好茶!”
晁蓋也道:“哥哥,這茶湯當(dāng)真好看,又是從何處而來?我想弄個一斤喝喝。”
阮小七和杜遷喝了,也是點頭,不過小七年輕,他對品茶的興趣不大,只是咂咂嘴,倒不曾說什么。
要知道,中國的茶文化歷史極為悠遠(yuǎn),而且有很高的地位。
尤其是北宋時期,喝茶變得非常普遍和頻繁,最關(guān)鍵一點,喝茶已成為上至達(dá)官貴人,文人僧侶,下至商人市民,普通百姓,都喜愛喝茶。
便是水滸傳中,都時常會出現(xiàn)茶攤之類的場景,不過,宋朝時候的茶飲,與現(xiàn)代是有明顯區(qū)別的。
宋朝的茶,并沒有后世那么多品類,而且制作工藝當(dāng)中,并沒有發(fā)酵一說,主要的品類跟后世的綠茶類似。
宋朝的茶制作工藝,沒有“萎凋”與“發(fā)酵”兩大環(huán)節(jié),因此沒有紅茶和黃茶?。
這個年代茶葉制作工藝主要包括殺青、揉捻和干燥等步驟,沒有現(xiàn)代茶學(xué)中的發(fā)酵過程。
宋朝的茶葉主要是通過蒸青法制成的綠茶,這種工藝在唐宋時期非常流行?。
大部分飲茶,都是片茶和散茶。
其中片茶包括團茶和餅茶,而散茶則是直接曬干或蒸干的茶葉?。
所以,當(dāng)這紅彤彤的茶湯出現(xiàn),四位頭領(lǐng)都是吃了一驚,又被這茶湯奇異的香甜所吸引,那種強烈的回甘,讓人有一種欲罷不能的感覺。
這也是王倫繼雪鹽之后,另一個計劃搞錢的項目。
販賣紅茶,因為這種經(jīng)過發(fā)酵的茶葉,不僅口感好,最關(guān)鍵一點,便于保存,不僅容易保存,還是普通百姓都能夠飲用上的茶葉,當(dāng)然,前期還是作為奢侈品,匹配上高端包裝、。
讓宋朝士大夫提前過上送禮必送茶葉的日子。
高端大氣上檔次,給他們安排的明明白白。
再來幾句很有逼格的文案,
不,
讓京城的文人,專門寫幾首詩。
保管能火!
烹湯騰紫氣,入碗滾彤霞。
嗯哼,有內(nèi)味了。
王倫回過神,胡謅道:“實不相瞞,我父親以前最愛飲茶,便專門研究各種制茶手法,這也是他精心研制,此茶名喚紅茶,此物易于保存,往后可以販賣!”
此話一出,眾人都是大驚。
公孫勝戀戀不舍地道:“這茶乃是天上才有,兄長實在是天神也。那個.....往后若是立功,哥哥能否用此物作為獎賞。”
晁蓋也激動地道:“便是我的俸祿,兄長就拿些紅茶與我便是。”
王倫原本還有些忐忑,下意識道:“兩位兄弟,當(dāng)真覺得茶水可以?”
“何止是可以啊,簡直是太完美了!這種茶想辦法先賣到京師去,必能轟動京城!”晁蓋興奮說道。
一旁杜遷道:“兄長,送一些到滄州去,讓柴進(jìn)大官人到京師走一圈,也許這生意就能做起來。”
“我于春日采摘一些茶,后面反反復(fù)復(fù)試驗多次,才有今日之功,既然兄弟們喜歡,看來此事能辦。”王倫懸著的一顆心,緩緩落地。
眾人都是大喜,公孫勝端著茶杯,盯著茶湯,陷入深深的思索,這王倫哥哥,簡直無所不能,實在是不敢想象。
王倫很享受這群兄弟沒見過世面的樣子,古代人的歡樂,其實還是不多的。
不管是食物,還是飲品,遠(yuǎn)遠(yuǎn)沒有后世豐富。
至于制茶方面,與后世不同,山東的茶文化能夠追溯到唐代,山東一樣產(chǎn)茶,而且還有很多典故留下。
當(dāng)然,有著紅茶制作工藝,李素婉家族在泉州,福建本就是產(chǎn)茶的好地方。
妙哉!
實在是妙哉!
“等劉正回山,此事便讓他出面,去一趟滄州,負(fù)責(zé)紅茶售賣一事。”王倫當(dāng)即下了決斷。
眾人紛紛點頭,晁蓋順手又喝一大口,求道:“還請兄長賞賜我一些。”
公孫勝也道:“兄長,最近我經(jīng)常熬夜,研究圖紙,也需要這紅茶,提神醒腦。”
杜遷和阮小七對視一眼,也要開口。
“行了,你們兩個也別說了,一人一兩,再多也沒有了。讓你們來試茶,你們倒好,便是把我的茶葉本都拿走。”王倫笑罵道。
眾人都是大笑,氣氛格外融洽。
王倫環(huán)視一圈,目光落在公孫勝身上。
“此番剿滅何清,公孫先生尋找到猛火油,功勞不小,不過,上次繪制的圖紙,還有那些材料,只怕還要先生費心了!”王倫夸贊說道。
公孫勝苦笑道:“原本有些手忙腳亂,不過,黃安竟然對鍛造頗有興趣,有些輔助工作,我也讓他參與一二,不知道妥當(dāng)與否?”
王倫想了想:“問題不大,不過,他的家人一直在濟州,回頭若能將他家人送到山中,此人必定能完全歸心。”
“那此事恐怕還要落在洪誠身上!”一旁阮小七嘿嘿一笑,臉上滿是狡詐之色。
王倫道:“那件東西,對我梁山至關(guān)重要,若能早些研制出來,往后對付官府,我們會有更多把握。”
“貧道明白!”
王倫說完,目光落在阮小七身上。
“小七,你這次陰差陽錯,倒是弄了一個洪誠這個棋子,你打算要什么獎賞?”王倫沉聲問道。
阮小七笑嘻嘻道:“山中有軍功條例,小人就按照這個來,若是哥哥還要再賞,便將何濤兩只耳朵都賞賜小人。”
“哈哈哈哈!這有何難,他的兩只耳,我都賞賜給你,作為你的戰(zhàn)利品!”
阮小七喜滋滋拱手:“多謝哥哥!”
王倫又道:“晁天王,這次過來,又是為了何事?”
晁蓋道:“此番來,實在為兩件私事,想要請兄長的意思。”
“喔?哪兩件事?”
“第一件事,當(dāng)日生辰綱事發(fā),鄆城有一位宋押司,搶先來通報消息,對小人有救命之恩,小弟想派一個兄弟下山,酬謝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