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直視著陸衡,目光里沒有了剛來時的局促和自卑,只有一種沉淀下來的踏實。
“我確實應該認清自己。我知道自己的情況,不應該去做什么,而是是應該知道我需要干什么?!?/p>
他這番話,說得不卑不亢。
陸衡挑了挑眉,沒再說話,只是臉上的笑意更濃了。
周敘白將那本《縣委大院》翻過一頁,頭也沒抬。
“人貴有自知之明,更貴在知之后,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有些人一輩子都在仰望星空,結(jié)果摔死在腳下的陰溝里?!?/p>
他合上書,終于看向陳麥,臉上是毫不掩飾的贊賞。
“你沒有去看星空,你選擇低頭認真走路,很好?!?/p>
林默始終沒說話,他只是看著陳麥,然后,微微頷首。
這一個動作,比任何語言都有分量。
客廳里安靜下來,只剩下陸衡手機里不斷傳來的消息提示音。
“我靠!數(shù)據(jù)爆了!”陸衡猛地坐直,把手機屏幕轉(zhuǎn)向眾人?!鞍l(fā)布才三分鐘,轉(zhuǎn)發(fā)過五萬,評論一萬多條!”
他飛快地劃著屏幕,念出那些高贊評論。
“‘操!看完拳頭硬了!必須死刑!不接受任何反駁!’“
“‘已轉(zhuǎn)發(fā)!盡一點綿薄之力!小妹妹一定要挺過來!’“
“‘這就是404律所嗎?粉了!不為別的,就為他們敢把公訴受理通知直接甩出來!這才是干實事!’”
“‘大家注意,那個禽獸老師的辯護律師,還有學校,肯定會想辦法用錢解決,想搞庭下和解!我們絕對不能讓他們得逞!’”
陸衡嘖嘖贊嘆:“看見沒,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都不用我們帶節(jié)奏,他們自己就把下一步給預判了。”
這盆輿論的火,已經(jīng)被徹底燒起來了。
就在這時,林默放在茶幾上的手機,突然震動起來。
來電顯示是一個陌生的座機號碼,歸屬地是N市。
客廳里瞬間安靜下來。
所有人的動作都停住了。
林默拿起手機,按下了免提鍵。
一個公式化,帶著幾分小心翼翼的男聲從聽筒里傳來。
“喂,請問是林默,林律師嗎?我是N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的書記員?!?/p>
林默身體微微后仰,靠在沙發(fā)上?!拔沂?。”
“林律師您好。是這樣,關于王某侵女中學生致使跳樓一案,被告人的辯護律師,以及被告人原就職的實驗小學方面,聯(lián)合向本院提交了一份庭前調(diào)解申請?!?/p>
書記員的語氣很客氣,但話語里的意思卻很清晰。
“考慮到本案的社會影響,以及對受害人家庭的實際補償問題,院里的意思是,想征詢一下你們作為受害人代理律師的意見。”
“如果你們同意調(diào)解,我們可以立刻安排時間。如果你們不同意,那么,我們將于下周三上午九點,準時開庭審理?!?/p>
電話那頭說完,便是一陣安靜的等待。
這是最后一道程序,也是最后一次試探。
陸衡臉上的笑容消失了,他盯著那部手機,像是在看一個即將爆炸的炸彈。
周敘白的手指,在書的封面上輕輕敲擊著。
韓清端起了那杯早已涼透的咖啡。
整個客廳的空氣,都仿佛凝固了。
林默拿起手機,將它從桌上拿了起來,關掉了免提。
他把手機放到耳邊。
“我們不同意調(diào)解?!?/p>
他的聲音不大,卻像一把冰冷的錘子,砸碎了電話那頭所有的幻想和僥?。
“法庭上見?!?/p>
說完,他沒有給對方任何再開口的機會,直接掛斷了電話。
電話被干脆利落地掛斷,客廳里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個節(jié)拍,然后才重新開始流動。
陸衡把手機往沙發(fā)上一扔,整個人向后仰,發(fā)出一聲夸張的嘆息。
“爽!林默,你剛才那句‘法庭上見’,簡直比我五殺還爽!”
他一個鯉魚打挺坐起來,又恢復了那副精力過剩的樣子。
“我早就想這么干了!跟他們廢什么話!調(diào)解?調(diào)他奶奶個腿!就該直接上法庭,把那個姓王的釘死在被告席上!”
周敘白合上手里的《縣委大院》,將其工整地放在腿上。
“對方的意圖很明顯。第一,試探我們的底線。第二,像私下解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他看向林默,臉上沒有太多表情。
“他們提出調(diào)解,就證明他們心里沒底。庭審對他們來說,是確定性的失敗。而調(diào)解,是他們唯一的變量。他們想把水攪渾,把刑事案往民事賠償上引,用錢來解決問題,消解公眾的憤怒?!?/p>
韓清端著那杯涼咖啡,走到吧臺,將咖啡倒掉,重新?lián)Q了一杯熱水。
“他們低估了我們,也低估了輿論?!?/p>
她轉(zhuǎn)身,靠在吧臺上。
“這份民意,是我們的鎧甲,也是我們的武器。他們想用錢來腐蝕它,想得太簡單了。”
客廳里,那股因為等待而產(chǎn)生的焦躁感徹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
每個人都清楚,拒絕調(diào)解,就等于徹底關上了談判的大門。
接下來,就是戰(zhàn)爭。
果然,平靜只持續(xù)了不到一個小時。
“操!”
陸衡一聲怒罵,打破了寧靜。
他把手機屏幕舉到眾人面前,上面是一個剛剛沖上熱搜榜末尾的新聞詞條。
#N市一名師的隕落與反思#
點進去,是一篇發(fā)布在某知名自媒體平臺上的長文。
文章的筆法相當高明,通篇沒有否認王某的罪行,卻處處透著一股“惋惜”和“另有隱情”的調(diào)調(diào)。
文章先是大篇幅地描述王某過去是如何的“優(yōu)秀教師”,拿過多少獎,帶出過多少“優(yōu)秀學生”,甚至還配上了幾張他當年在講臺上神采飛揚的照片。
接著,筆鋒一轉(zhuǎn),開始“反思”這起悲劇。
“一個平日里受人尊敬的園丁,為何會犯下如此不可饒恕的錯誤?這背后,是個人**的失控,還是教育體制壓力下的心理扭曲?”
“我們固然要譴責罪行,但更應該思考,如何避免下一個‘王某’的出現(xià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