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來看,這是一起由長期矛盾引發(fā)的案件。
矛盾是什么,警方不知道。
但...可以猜!
“無論什么矛盾,是激情殺人也好,還是謀殺也罷?!?/p>
恍惚間,徐良突然開口道:
“行兇者往往會在殺人后,從殺人后的行為體現(xiàn)出冷靜時的情緒!”
舉個例子。
因為口角沖突,賭氣,激情殺人后的兇手,九成八是悔不當(dāng)初與痛哭。
這種行為,往往驗證雙方之間矛盾僅僅宛如芝麻點大。
“兇手呢?”
徐良喝茶間,眉頭一挑,看向面前的陳長春。
“兇手殺完人,做了什么?”
說話間。
他伸出手,指了指律所門外不遠(yuǎn)處。
陳長春視線向外看去。
那里站著身穿警服的劉金,此時正抽著煙,垂頭盯著地面。
這地面,在幾小時前......
存在一個血肉模糊,在地面爬動許久,宛若蝸牛一樣的尸體!
根據(jù)之前線索顯示,受害者死前,身體僅只有腹部傷痕。
而警方看到時,死者體表卻遭受過慘無人道的虐待!
所以......
陳長春腦海中浮現(xiàn)出什么,脫口而出道:
“鞭尸。”
是的,唯有鞭尸,才會達(dá)成眼下這個畫面。
而鞭尸所代表的含義......
“是恨意!”
“蘊(yùn)含雙方之間,有著不可調(diào)節(jié)的矛盾,這導(dǎo)致即便兇手誤殺,卻不害怕,甚至還來鞭尸泄憤!”
陳長春思索著,喃喃開口。
“沒錯,兇手誤殺后非但不是后悔,反而還對著發(fā)泄?!?/p>
“兇手極其恨死者,恨到哪怕對方死亡,也要對其尸體鞭尸泄憤!”
“記住這一點!”
“隨后,我們提出另一個問題......”
徐良忽的開口。
另一個問題?
什么問題?
陳長春愣住,一旁的王超若有所思,板著臉時不時點頭。
“構(gòu)成一個人情緒的結(jié)構(gòu)是什么?即【兇手為什么恨死者???】”
徐良再次開口。
不給對方思考時間,他便在二人面前,抽出紙筆,在一張空白紙上寫下一行字。
“一個人在自身健康的情況下,其情緒的構(gòu)成,往往與環(huán)境契合?!?/p>
舉個例子。
你看到一個陌生路人,你是否會產(chǎn)生殺了他的念頭?
九成五的人不會。
可若是說,這陌生路人忽然間對你進(jìn)行辱罵,隨后對你懷孕的妻子進(jìn)行毆打呢?
如此,人的怒意便產(chǎn)生!
“如此來看情緒的結(jié)構(gòu),通常為【他人 行為=另一人情緒】”
“套入案子,便成了死者陳偉,做出一些事情形成矛盾,導(dǎo)致兇手對其生出滔天恨意!”
“現(xiàn)在,記住這個邏輯,我們再來思考之前所問,為什么死者做了一些事,兇手便恨上死者?”
徐良開口,將這些字跡寫在紙上。
陳長春眉頭緊蹙,跟著他的思路走。
思考良久。
陳長春篤定開口回道:
“因為在兩者長期矛盾中,兇手處于受害者一方!”
受害者?
這怎么看出的?
王超有些耐不住了,他板著臉,思來想去,用清澈的眼神旁敲側(cè)擊。
“嚴(yán)謹(jǐn)一點,還沒說為什么認(rèn)為是受害者呢!”
陳長春瞥了他一眼,卻也沒說什么。
這小兔崽子裝就裝吧。
徐良耐著性子,開口解釋道:
“還是從情緒看出?!?/p>
“一起矛盾中,加害者往往屬于既得利益者。”
“即便自身不知曉,但潛意識的邏輯卻知曉自身并未受到多少損失,所以哪怕有情緒,多是憤怒,遠(yuǎn)不及恨意。”
“而被害方,卻清楚知曉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有多嚴(yán)重,情緒自然會比對方嚴(yán)重?!?/p>
說話間,徐良話鋒一轉(zhuǎn)。
“死者逃出巷子的監(jiān)控看了嗎?”
王超點點腦袋。
他們都看過了,死者遇害前夕,曾在巷口好似看到什么熟人,主動向內(nèi)走去,隨后遇害,又逃出巷子,在脫離監(jiān)控視角的地方死亡。
“死者當(dāng)時情緒嚴(yán)重嗎?”
徐良反問。
“不嚴(yán)重。”王超搖搖頭。
“兇手呢?”徐良又問。
王超看了看不遠(yuǎn)處,死者曾被鞭尸的地方。
“挺嚴(yán)重的。”他老實回答。
“你看,問題這不就解開了?”
徐良笑了笑。
作為一個律所金牌律師,他秉持著顧客都是上帝的原則,哪怕對方是傻子也是如此!
除非對方是精神病。
收起思緒。
徐良繼續(xù)順著之前的話語開口說道:
“所以,兇手之所以恨死者,是因為雙方矛盾中,他處于受害者一方!”
“而死者即是既得利益,即,他對兇手造成矛盾能令他獲得一些好處,也正是這好處,驅(qū)使他加害他人!”
“也就是俗稱的動機(jī)?!?/p>
一個陌生男人對你懷孕的妻子毆打,你會產(chǎn)生情緒。
但,即便是唐氏兒,也不會莫名其妙對另一人毆打!
人做事,都要有理由的!
你喝水是渴了,吃飯是餓了,睡覺是困了。
兇手殺死者也是如此,他的理由是長期處于受害者的矛盾。
死者加害兇手亦有利于!
只是...理由是什么?
“一個人主動對另一人加害,無非兩種理由。”
“一,情緒,二,利益!”
徐良直言道,沒有任何長篇大論的意思。
意思很好理解。
以兩種案件所代表。
所謂情緒,可以用校園霸凌案來思考,霸凌者是否無理由霸凌他人?不,理由是有的,是所謂情緒!
對方以碾碎他人尊嚴(yán)為行動,獲取情緒上的愉悅!
這便是動機(jī),也是霸凌理由!
常見的還有互聯(lián)網(wǎng)地域黑,以黑他人鄉(xiāng)巴佬的形式抬高自身身份,以求這種高人一等的爽感!
至于第二種,‘利益’就更好解釋了。
如搶銀行,又或是因財謀殺,這便是利益導(dǎo)致。
當(dāng)然,動機(jī)也有可能同時具備兩種原因。
而將線索全都整合......
陳長春突然發(fā)現(xiàn)...原本飄忽不定的案子,這一刻竟有了個模糊的框架!
不過一旁的王超打斷他的思緒。
“我明白!”
“這個我真明白,早說是殺人拿錢嘛,怎么還繞那么一大圈!”
王超眼前一亮,他興奮開口。
嘰里咕嚕說了半天,終于聽懂一句話了!
陳長春感覺有點丟臉,他再次小聲尷尬道:
“別在意,他是傻的?!?/p>
“理解?!?/p>
徐良點點頭。
“胡說,我很聰明的!”
王超大怒,他覺得自己擁有超級大腦與超級肌肉。
只不過平日里超級大腦告訴他使用超級肌肉更好,所以平日才不顯山不露水的!
陳長春卻更加羞愧。
他瞪了王超一眼,這才回歸正事。
“可...還是不好查啊?!?/p>
陳長春遲疑著。
對方的意思他很清楚。
無非是順著死者這兩方面調(diào)查兇手身份,又或是當(dāng)年所發(fā)生矛盾的本身事件。
可難度終究極大,短時間完全查不到信息。
“不,很好查?!?/p>
徐良看了眼時間,發(fā)覺還沒到鐘,便繼續(xù)開口解釋。
“從剛才的推論來看,本案屬于什么性質(zhì)?”
“長時間的情緒遞增,所導(dǎo)致的激情殺人!”
一旁的王超搶先回答。
“是的,長時間的情緒遞增!”徐良點頭。
長時間的情緒遞增,是個很有說法的東西。
但......
說法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