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說完,李尚明憤怒掛斷電話。
辦公室里,只剩下電話被狠狠砸下后的余音,以及林向東四人呆若木雞,面如死灰的表情。
“所長他…他好像真的生氣了……”王工吶吶道。
林向東握著電話聽筒的手,還在微微發(fā)抖,臉上血色盡褪。
那種面對無法抗拒的權威時的無力感,和理想被強行打斷的憋屈,讓他第一次感覺到鉆心的難受。
最終,四人帶著滿心的失落,走進了余宏的辦公室。
“余總工……我們……明天就得回791所了。”
林向東聲音從喉嚨里硬擠出來,滿是不甘。
余宏放下手中的圖紙,抬頭看著他們四人灰敗沮喪的臉,微微一怔。
片刻后,他便明白了七八分,心中嘆了口氣。
是了,這四個可是791的寶貝疙瘩,能外借這么久已經(jīng)是很給許司令面子了。
如今107改的任務完成,老單位催著要人,也是情理之中。
只是……
他拍了拍林向東的肩膀,眼中也露出一絲惋惜。
人才緊缺,這是自己未來鋪開更大攤子,研發(fā)更多先進武器裝備的基石。
“幾位辛苦了這段時間,351廠能有今天這個局面,離不開你們的辛勤付出。”
“這次的火箭炮生產(chǎn),沒有你們,單靠我和老廠長的幾個老師傅,恐怕現(xiàn)在還在為良品率頭疼呢?!?/p>
“只是,哎……”
余宏輕嘆一聲,感慨道:
“351廠,終究還是廟小啊。我這手底下,能堪大用的人,還是太少了……”
話音未落,他也感受到了這種人才被上級單位一聲令下就抽調(diào)走的無力。
終究還是不夠受重視啊!
這次事件,也更堅定了他要把351廠做大做強的決心!
只有自身強大了,才能留住人才,才能有更多的話語權!
余宏目送林向東他們四人,無可奈何離開的背影。
本來他還指望著有這幾位專業(yè)對口的工程師幫忙,這新單兵導彈項目的研發(fā)進度,少說也能加快一倍。
現(xiàn)在倒好,一下子回到了解放前,又得當光桿司令,凡事親力親為。
他揉了揉發(fā)脹的太陽穴。
算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抱怨也解決不了問題。
眼下的當務之急,還是趕緊把這款70火改的單兵制導導彈給搗鼓出來。
關于這款70火改的技術路線,余宏心中早有腹稿。
發(fā)動機是現(xiàn)成的。
之前費盡心思改良的107火箭炮發(fā)動機,稍作調(diào)整,要將一枚小型彈頭輕松送到十公里開外,那簡直是殺雞用牛刀,綽綽有余。
十公里聽著不多,但放在步兵對抗坦克直升機的殘酷戰(zhàn)場,這個距離已經(jīng)相當安全了。
想當年,被譽為坦克噩夢的蘇制薩格爾反坦克導彈,也就三四公里的最大射程,還被各**隊用了幾十年。
為什么?
因為在視距內(nèi),超過三四公里,人眼基本就很難穩(wěn)定識別坦克的輪廓了,再遠打不著也是白搭。
十公里的射程,意味兔子士兵可以在遠超敵人坦克、武裝直升機的火力打擊距離上,從容開火。
這就等于給戰(zhàn)士們的生存率直接拉滿。
破甲能力方面,余宏同樣不想堆砌復雜的高成本技術。
他在新手禮包里初級材料學精通的底子上,決定在藥型罩的結構和材料上進行革新。
簡單說,就是通過優(yōu)化炸藥錐形罩的設計,控制聚能射流的形成和侵徹效果,用相對簡單的工藝達到更強的穿透力。
不求干翻主戰(zhàn)坦克的最強護甲,只要能穩(wěn)定打穿T72坦克的薄弱側后,或者把米格24這種皮糙肉厚的武裝直升機打殘打掉,那就已經(jīng)足夠應付眼前的威脅了。
花小錢,辦大事,這是余宏目前最核心的指導思想。
所以,眼下重中之重的核心技術瓶頸,落在了制導系統(tǒng)上!
射程再遠,威力再大,打不中也是白搭,還得搭上火箭筒射手的命!
打不著敵人的火箭彈,那就是昂貴的信號彈。
相反,就算威力稍弱一點,射程稍微近一點。
只要能指哪打哪,甚至在惡劣戰(zhàn)場環(huán)境下實現(xiàn)一定程度的發(fā)射后不管。
即便一顆打不爆,老子堆數(shù)量,兩顆三顆,總能把那烏龜殼給它掀開。
制導,才是單兵導彈的靈魂!
是保障步兵能安心跟那些坦克飛機們平等對話的前提!
士兵們完全可以躲在掩體后,露頭發(fā)射導彈,然后迅速轉移,把風險降到最低。
紅外制導。
這個方向在70年代雖然算得上高精尖技術,但已經(jīng)具備了工業(yè)化的基礎。
不像后世那些激光制導,毫米波雷達制導那么天馬行空的昂貴和精密。
他必須攻克這個難關!
……
幾天后,一列綠皮火車晃晃悠悠駛入帝都火車站。
林向東、張工、李工和王工四人,拖著行李,走出了嘈雜的出站口,神情各異。
其他三人多少帶著一絲終于回到熟悉環(huán)境的松弛感。
但想到351廠余宏帶來的技術震撼,以及參與新項目的夢想被生生打斷,都又流露幾分遺憾。
唯有林向東沒有和其他三人一樣,計劃著回去休息。
而是在火車站臺上,直接從隨身挎包里掏出了紙筆。
伏在一個裝貨物的木箱上,便開始奮筆疾書,神情嚴肅專注。
其他三人看得面面相覷,不明所以。
“林工,這是…干啥呢?”張工忍不住好奇問道。
林向東頭也不抬,只匆匆道:
“你們先回宿舍安頓,我這邊有點急事要辦?!?/p>
說完,他埋頭繼續(xù),那張年輕卻透出堅毅的臉龐,此刻只剩下破釜沉舟的決絕!
在返回的路上,他想了一路,做出了一個可能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決定!
等一行人拖著行李走進791研究所那熟悉又氣派的大門時。
李尚明所長已笑容滿面等在了辦公樓下,準備好好慰問一番這些受苦受累歸來的骨干。
“哈哈,林工、張工、李工、王工,一路辛苦啦!歡迎回家!”
李所長挨個和他們熱情握手,噓寒問暖,還特意拍了拍林向東的肩膀,以示對其這名青年才俊的重視和期許:
“向東啊,這次你們在351廠立了大功,回頭所里給你們開表彰會,申請獎勵!”
“趕緊回宿舍好好休息,家里都給你們安排好了新的重點項目……”
可誰知,林向東臉上并無半點輕松愜意,更沒有久別重逢的激動。
他從挎包里掏出剛剛在火車站臺上寫好的幾頁紙,雙手遞到了李尚明面前:
“李所長,這是我的轉廠申請報告,請您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