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璘終于抬起頭,那雙黑色的眸子里,閃爍著瘋狂而愉悅的光芒,“朕要太極殿內外,血流成河,一個活口都不留。”
“記住,是所有人。”
“無論是想逃出來的,還是在外面接應的,甚至是路過的一條狗,殺無赦。”
整個大殿,靜得可怕。
只有李璘冰冷的聲音在回蕩。
白起那雙死寂的眼睛里,終于泛起了微不可查的波瀾,那不是驚訝,也不是疑惑,而是一種……
野獸嗅到血腥味時的興奮。
“喏。”
他只說了一個字,然后轉身,再次悄無聲息地融入了陰影之中,從未出現過。
但那股刺骨的寒意,卻久久沒有散去。
“宣,韓信。”
李璘的聲音再次響起。
很快,另一個身影走進了大殿。
與白起的陰冷死寂不同,韓信的步伐沉穩而矯健,他身著一塵不染的銀色甲胄,身姿挺拔如松,眉宇間充滿了從容不迫的自信與智珠在握的沉靜。
他不是殺神,他是一位運籌帷幄的統帥。
“臣,韓信,參見陛下。”
他的聲音清朗,不卑不亢。
“平身。”
李璘的態度,明顯比對白起時溫和了許多,“京營整頓得如何了?”
“回稟陛下。”
韓信拱手道,“京營十二衛,從將軍到隊正,已盡數換上我們的人。兵冊、武庫、糧草,也已全部清點接管。如今的長安城防,只聽陛下您一人的號令。”
“很好。”
李璘滿意地點點頭,他走到韓信面前,拍了拍他堅實的臂膀。
“朕要你今夜,就將這道城防,收得更緊一些。”
他的手指,再次點向了沙盤。
“以皇城為中心,封鎖所有主街要道。特別是這幾個地方……”
他的手指在清河崔氏、范陽盧氏等幾家府邸的位置上重重一點,“派重兵把守,許進不許出。若有任何私兵異動,或企圖沖擊關卡的……”
李璘的眼中閃過厲色:“格殺勿論!”
韓信的目光隨著李璘的手指在沙盤上移動,他瞬間就明白了皇帝的意圖。
這是要關起門來,甕中捉鱉。
先用一場血腥的屠殺震懾所有人,再用絕對的兵力封死他們所有的退路,讓他們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好狠,好絕的手段!
“臣,明白。”
韓信的臉上,沒有絲毫波瀾。
身為兵家,他理解也認同這種雷霆手段的必要性。
“明日的長安,朕不希望聽到任何不和諧的聲音。”
李璘最后說道,“朕要這座城,像一塊墓碑一樣安靜。”
“遵命。”
韓信領命而去,步伐依舊沉穩,但空氣中,卻多了金戈鐵馬的肅殺之氣。
夜色下的長安城,依舊繁華。
朱雀大街上,燈火如龍,巡夜的更夫敲打著梆子,聲音在寂靜的坊間回蕩。
尋常百姓早已進入夢鄉,對即將到來的腥風血雨一無所知。
然而,在這片刻的寧靜之下,暗流早已洶涌。
一隊隊身著黑甲的士兵,如鬼魅般穿行在黑暗的街巷中,他們沉默地接管了每一處城門,封鎖了每一個路口。
火把的光芒,在冰冷的甲胄上跳躍,映出一張張毫無表情的臉。
五姓七望那高門大院的府邸外,不知何時,已經布滿了層層疊疊的兵士。
他們不動如山,冰冷的目光死死盯著那朱漆大門,一群等待獵物出洞的餓狼。
整個長安,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變成了一座巨大的,天衣無縫的牢籠。
而籠中的獵物們,還在為了那張催命的請柬,做著最后徒勞的掙扎。
明日的太極殿,注定要用世家貴胄的鮮血,來為新皇的染上最華麗的顏色。
一場盛大的死亡盛宴,即將開席。
翌日,晨光熹微。
往日里足以讓長安城蘇醒的鐘鳴聲,今日卻像是被一層無形的棉被捂住了,沉悶而遙遠。
太極殿前,漢白玉的廣場被晨露打濕,反射著灰蒙蒙的天光,寒氣逼人。
一輛輛華麗的馬車,在禁軍士兵冰冷的注視下,緩緩停靠在宮門之外。
車上下來的人,無一不是衣著光鮮,頭戴高冠,舉手投足間都帶著百年世家浸潤出的雍容氣度。
清河崔氏家主崔彥嵩,范陽盧氏家主盧齊卿,滎陽鄭氏,太原王氏……
五姓七望的掌舵者們,一個個走下馬車,臉色卻比這清晨的石板還要蒼白。
他們互相交換著眼神,看到的卻只有彼此眼中的驚懼與不安。
昨夜,城中異動,他們不是瞎子,更不是聾子。
那如同鬼魅般遍布街巷的黑甲士卒,那將他們府邸圍得水泄不通的森嚴壁壘,無一不在宣告著一個事實——新皇要動手了。
而那張燙金的請柬,此刻就如同催命符,揣在他們懷里,冰冷刺骨。
不來,是抗旨,當場就會被府外的重兵踏成肉泥。
來,誰又能知道,這富麗堂皇的太極殿內,究竟藏著怎樣的殺機?
人群中,還有一個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前太子李亨,穿著一身并不合身的親王袍服,畏畏縮縮地跟在眾人身后。
他的臉色蠟黃,眼窩深陷,一夜之間蒼老了十歲。
他不敢看任何人,只是低著頭,腳步虛浮,像個被牽著線的木偶。
他比五姓七望的家主們更加恐懼。
因為,那個毒殺李璘的陰謀,他才是名義上的主使者。
崔彥嵩他們最多是從犯,而他,是板上釘釘的主謀。
這孽子……
他真的知道了?
李亨的心臟狂跳不止,每走一步,都感覺自己正踏向地獄的入口。
太極殿內,燈火輝煌,溫暖如春。
數百支巨大的牛油蠟燭在殿中靜靜燃燒,將鎏金的梁柱和盤龍的玉階照耀得熠熠生輝,光可鑒人。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龍涎香,混雜著佳肴的香氣,本該是令人心曠神怡的景象,此刻卻讓每一個走進大殿的人,都感到一陣從骨子里透出的寒意。
太過安靜了。
除了宮人輕不可聞的腳步聲,整個大殿落針可聞。
李璘端坐在九龍御座之上,一身玄黑色的龍袍,襯得他面容愈發俊朗,也愈發冷漠。
他沒有像以往的帝王那樣高高在上,而是臉上掛著和煦的笑容,在等待親朋故友的到來。
可這笑容,在崔彥嵩等人看來,比白起那張死人臉還要可怖。
“諸位愛卿,都來了?”
李璘開口,聲音溫和,卻在大殿中激起陣陣回音。
“臣……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以崔彥嵩為首,一眾世家家主連同李亨在內,烏泱泱跪倒一片,額頭死死貼著冰涼的金磚,連大氣都不敢喘。
“平身,都平身吧。”
李璘笑著擺了擺手,“今日是家宴,不必拘泥于君臣之禮。來人,給諸位愛卿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