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劉據回到太子宮,已是下午。
劉進忙不迭迎接太子父親,問道:“阿耶,皇祖父有沒有改變對你的態度?”
劉據冷笑了一下:“他?別人眼中神秘莫測天威無常的大漢天子!他怎么可能對任何人改變他固有的想法?”
“他認定的事誰能改變他?”
“我看他的態度,恐怕連新犁看都懶得看一眼!”
“知道為什么嗎?”
“這犁甚至不如術士一枚丹藥對他重要,他將小民當人看了嗎?他只會和桑弘羊在研究怎么剝削商人,怎么增加徭役,怎么奴役百姓,怎么讓他更有錢的建宮殿買寶馬開兵戈!”
“這樣他才能開疆拓土,他才能完成祖宗完成不了的功業,他要比肩高祖超越文景,他要成為劉家的第一人,他要做秦始皇!”
劉進還沒見過父親如此血性的一幕,這簡直絲毫沒將漢武帝放在眼中啊!
“阿耶,冷靜冷靜點,人多眼雜,言多必失,少說點兒。”
“想罵的話,咱們去書房就咱倆在,你慢慢罵,罵個痛快。”
劉進趕緊拉著劉據朝書房走去。
不過這個時候劉據也冷靜了下來,他并沒有覺得懼怕,甚至覺得很痛快,壓抑在心中許久的怒火,一次性爆發出來,怎么能不痛快?
劉進給他捋了捋胸口,端著茶水給他喝了一口,這才問道:“阿耶,你說說在未央宮發生了什么?”
劉據將未央宮的對話一逐字逐句的告訴劉進,甚至連漢武帝的語氣神態都繪聲繪色的告訴了劉進。
“阿耶,皇祖父不喜歡你拽文弄字,那你下次去直奔主題便是了。”
這種做事果斷只看結果不看過程和理由原因的領導,那就直接給他一個結果,說的太多他反而煩。
劉進將漢武帝這性子默默記在心里,下次和他交流心底最起碼有點數。
不好評價誰對誰錯,劉進也不知道是不是老爹到了叛逆期,若是尋常人家,兒子對父親發發牢騷也沒多大事,但你是太子啊,你披著這層政治身份去談話,他又是皇帝,再談父子情似乎有點多余了。
你說你還不確定能不能當皇帝呢,和他陰陽怪氣做什么,還隱射老爺子直犁能讓他取民之利,這不是當著他的面打他的臉么?
道理你都懂,你也知道漢武帝剛愎狠厲,何必還要說這些話去刺激他呢?
“阿耶,將事情做好,然后將功勞全部推給皇祖父。”
“這比罵他一百句一千句,還要讓他難堪!”
劉進開口,他當然要向著他的父親,盡管父親在未央宮所作所為略顯沖動。但他知道父親愛自己,很愛自己,這就夠了。
劉據疑惑的道:“什么意思啊?”
劉進笑道:“阿耶,當百姓都在為新犁耕種而夸贊當今陛下時,那他今日在未央宮對你所有的呵斥,都將加劇他心中的愧疚和慚愧。”
劉據豁然開朗,爽朗大笑:“說的不錯!”
“那就做好我的治粟使。”
“我這便去大司農擇幾名官吏,隨我推廣直犁!”
劉據滿臉都是干勁,這是鉚足了勁要讓漢武帝難堪。
……
日子一如往常,公孫敬聲娶三十名小妾的事一時間成為長安茶余飯后的談資,每每上朝,公孫敬聲總感覺旁人看他的眼光都有些不同,雖然沒說話,但卻什么都說了,總結下來不過二字:種公。
這讓他每日都處在羞愧和尷尬之中,他也多次向漢武帝請辭,卻都不被漢武帝準許,老爺子這是故意在讓他難堪懲治他,手段惡毒極了。
這段時間劉進并沒有出宮,一直在太子宮默默的幫著劉據出謀劃策,怎么推廣,推廣到何處,地方官府該怎么配合等等,雖然幫不上多大忙,但總不能看著父親一人勞累奔波。
未央宮的花園內,漢武帝命人單獨開辟了一塊農田。
此時他正趕著耕牛,手扶著直犁,安靜的耕著地。
劉髆這幾日來的很勤,才找到漢武帝,便看到如此不可思議一幕,趕緊跑到農田中,對漢武帝道:“父皇,您龍體要緊,如此低賤之事,兒臣替您代勞!”
漢武帝側目看他一眼,反問道:“什么才不是低賤的事?”
劉髆忙道:“兒臣一時嘴快,實在不忍看到父皇操勞,父皇您歇一歇。”
漢武帝將直犁交給他,只是劉髆錦衣玉食,哪里會操作直犁,跌跌撞撞,丑態百出。
不過漢武帝也沒叫停他,背著手站在不遠處,目光盯著劉髆手中的直犁。
這卻讓劉髆誤會漢武帝正在看著自己,于是更加賣力。
“又是個惠民的什物。那小家伙,總是能讓朕感到意外。”
漢武帝瞇著眼,盯著劉髆手中的直犁,深吸一口氣,便開始閉目凝思。
等劉髆再去看漢武帝的時候,不知什么時候,老爺子已經離開了。
“召桑弘羊來。”
宣室殿,漢武帝坐在案牘前,威嚴的對左右開口。
等桑弘羊抵達后,漢武帝才道:“太子正在推廣農具,你看過了嗎?”
桑弘羊趕忙道:“回陛下,微臣看了,此農具著實很好。”
“說點有用的。”漢武帝道。
桑弘羊沉思片刻,道:“耕牛是個問題。”
漢武帝微微頷首,就漢朝當下這經濟狀況,上面看到的所有事物都是美好的,民間一個村落能擁有一兩頭耕牛就算不錯了。
直犁造出來,惠利更多的是大地主權貴,而不是普通小農。
“如何解決?”漢武帝又問道。
桑弘羊想了想,躬身道:“陛下,可在農忙時讓官府租賃耕牛,價格統一。”
這件事不能讓地主權貴染指,不然他們會朝死里問百姓要錢,不如直接國家動用行政能力調控,每年耕種時節就那兩季,租賃費調低點,百姓還是能負擔的起。
桑弘羊太了解漢武帝的想法了,就算到了這個時候,他都想著怎么替朝廷創收。
“當然,直犁也可用人力,就是耕種速度慢了一點,實在窮苦的百姓也可做此選擇。”
漢武帝嗯了一聲,道:“打造一柄農具不算太貴,此物就勿要對百姓收太多錢,讓宗正大卿路充國抓緊制直犁,費用調低,賤賣給小民,保證耕種之家必須擁有一副。”